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窮養、富養都比不過教養!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5種苦

真正的愛孩子,不是把他放在蜜罐裡。
讓他適當地吃苦,孩子才能經歷住漫漫人生的風雨。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
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五種苦。

1.離別的苦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總會點綴些這樣那樣的離別,
小到與親朋好友或者熟悉的地方的短暫分開,
大到寵物死亡,親朋好友離世的永別。

離別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面對離別,
我們要教會孩子的是:珍惜、自立和成長。
對於很多孩子而言,學校是孩子面對的第一場重大離別。

每年的九月開學季,我都會在幼稚園門口看到一幕幕的“生死離別戲”
——爸媽前腳走,孩子後腳跟,哭喊著、扯著爸媽衣服不讓走。

看到孩子這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很多家長都偷偷的抹眼淚,
他們徘徊在幼稚園門口,半天也沒能把孩子送進園裡。

其實,這樣做只會導致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更加適應不了集體生活。
所以,面對孩子離別的焦慮,我們做爸媽的首先要做到不跟著焦慮,
要堅定而有方法的讓孩子正確面對離別。

這一點,我的一位很有育兒經驗的朋友就做的很好:
她送孩子進園時是這樣做的:
她和兒子來了個鄭重的告別儀式,與兒子擁抱並親吻他的額頭,並告訴他:
“放學後媽媽就來接你啦,媽媽不在的這段時間,
小甜老師會像媽媽一樣關心你、愛護你,你有什麼事情就找小甜老師;
另外媽媽把最心愛的小熊掛件給你,它代表媽媽,如果你想媽媽了,
就和小熊拉把手,媽媽相信牛牛是最棒的小超人!”

然後朋友把孩子的手交到老師手上,讓孩子看著她徑直的走出去。
朋友在給予孩子安全感的同時又讓孩子承受離別的苦,堅定而不拖沓,
她的做法著實讓人佩服。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正確的面對離別。

所以她兒子在入園第二周的時候就適應了幼稚園生活,開啟了瘋玩模式。
當孩子用稚嫩的小手向你揮手告別,微笑地說出“媽媽,再見”時,
你就知道,孩子實現了他自己人生的一次飛躍。

就像李宮俊說的那樣:
“所有的分離,都會留下一個人的背影,總有人會願意成為目送背影的那個人。”

而“那個人”裡一定有父母。

2.讀書的苦
在社會上工作的時間越久,我越覺得讀書很重要,
它決定了你的社交圈,決定了你認知的高度,甚至決定了你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很多孩子都不理解父母勸他們多讀書的良苦用心,
只覺得讀書的日子太苦、太無聊。
讀書苦?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還記得轟動一時的“白卷考生”徐孟南嗎?
現在,距離他故意在高考卷上考取零分已經過去了十年,
如今的他,是一名離異的父親,他待在家裡,每天花上兩到三個小時,
替淘寶店進行線上維護,這是他現在主要的收入來源,
偶爾,還會和父親一起外出擺攤。經歷了這些,
徐孟南知道了不讀書的苦,今年的三月份,他決定邊打工邊學習,再戰高考。

十年前的衝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如果當時他沒有交白卷,
肯定就是另外一番境遇,但人生哪有那麼多的如果呢,只有現在和未來。

告訴你的孩子,當才華撐不起野心、決心拗不過現實時,先好好讀書。
世間唯有讀書不會辜負你的辛苦。

3.批評的苦
人活著就會犯錯,孩子也是如此。
在孩子是非道德觀念還未完全形成之前,少不更事,總會惹事犯錯。
當孩子犯下錯誤時,家長有時候不忍心批評或選擇無視,
這樣只會讓孩子肆無忌憚地重複之前的錯誤,不辨是非。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
剛上四年級的小陳,晚上放學後回家,在3樓下電梯前,
將樓層上所有按鍵全都按了一遍,一個叔叔看到後,
很不爽,狠狠地批評了他,孩子回家時眼圈紅紅的。

陳爸爸問他怎麼回事,他不願意說,隨後,社區保安找上門來,
說有業主投訴小陳坐電梯時,把所有樓層的按鈕按了個遍。

陳爸爸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嚴肅批評了孩子,並告訴小陳:
“你這樣做不僅耽誤了別人時間,給別人帶來不方便,
而且還會給電梯造成危險,你這樣做,爸爸也有責任,我們一起寫檢討。”

於是陳爸爸和孩子各寫一份檢討書貼在電梯裡,這一舉動,引發網友的無數點贊。
陳爸爸的做法,完全踐行了言傳身教這幾個字,也是批評的正確打開方式。

批評可以幫助孩子,完成自我反省和自我審視的過程。
而且作為孩子,接受批評也是一件特酷的事兒。
雖然批評,會讓你傷心羞愧,但它會讓你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柴靜說:“批評你不可怕,對你失望才可怕。”
那就勇於接受批評,對得起老師的教誨,對得起父母的期待。

4.失敗的苦
成長的路上,風波不停,失敗不斷。減肥失敗、告白失敗、考試失敗、創業失敗.....
你會發現,失敗是人生常態,而且失敗總在成功之前發生。

但是,身處象牙塔里面的孩子,偶爾失敗一次,
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失敗,就會身受打擊。
其實吃得起失敗的苦,才能嘗得到成功的甜。

《當幸福來敲門》這個電影裡,男主工作不順,窮困潦倒,
妻子受不了壓力離開了他,他和五歲兒子相依為命。

因為房租拖欠太久被房東趕了出去,無處可去,
只能躲在地鐵站的公共廁所裡過夜,甚至靠賣血為生。

這種痛苦,外人難以想像,
但他一直堅持不懈地探索自己的未來,
不能倒下也不敢倒下,電影的最後,
落魄老爸終於應聘成功,這一刻,幸福終於來臨。

而且這個電影取材於真實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當今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
電影裡有句臺詞讓人記憶深刻:“當你認為最困難的時候,其實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時候。”

失敗過後,你需要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失敗了,而是你對失敗是否甘心。
不甘心那就爬起來繼續奔跑,將失敗的苦澀拋之腦後,繼續咬牙堅持夢想。

5.教養的苦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標籤。
但是小孩子也要懂得自由和規則,沒有規則,那自由也沒有意義。
這個需要父母以身作則,並且需要不斷地提醒和引導才行。

例如:
公共場合要克制自己不要大聲喧嘩,懂得尊重別人;
到別人家做客,不亂翻別人的東西,如果想玩,需要征得別人的同意;
看到別的孩子在玩滑滑梯,你也想玩,那在別人玩好之前請耐心等待。
前幾天的一個新聞,一個七八歲男童在地鐵上搶奪陌生乘客的蛋捲。
“你給我,我要吃!”孩子一邊重複這句話,一邊搶奪塑膠袋。

他的父母不但沒有制止,還對孩子說“吃完了再要”。
網友將視頻發到了網上,引來無數跟帖,發現這個小男孩
經常在地鐵站裡問陌生人索要東西甚至多次出現了爭搶的行為。

我們難以想像男孩的父母到底秉持著什麼樣的教育心態,
才會讓孩子這麼肆無忌憚地搶別人東西。不顧他人的想法就隨心所欲,
實在是一件讓人寒心和氣憤的事情。

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我教育的過程。
對於孩子來說,窮養、富養都比不過教養。

與孩子一起共勉。
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來的。
愛孩子,就讓孩子承受這五種痛苦。

你可能還有興趣的文章...
結婚前,爸爸告訴我:“兒子,千萬別幫老婆做家務!一封信火遍全網!
對孩子的教育,意義在於「喚醒」,而不是「塑造」!!
一位母親對女兒的忠告:一個男人值不值得嫁,和他父母吃一頓飯就知道了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