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摟哈摟親愛的大家~~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Ant!今天要來說說關「孩子為何比同齡人矮原來不是遺傳,而是家庭氛圍!」的事件!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孩子的身高,有一種納悶叫做:“爸爸媽媽矮個兒,孩子卻挺高!”而有一種鬱悶卻叫做:“爹媽都是大長腿,孩子卻不見長高!”今天的文章,感觸於前些日子接觸到的一個鄰家小孩。
這是我兒時的鄰居邵嬸家的孫女。那一日,在菜市場相遇,邵嬸讓孩子叫“姑姑”,孩子一聽卻緊張地躲在了奶奶的身後。
“這孩子,不懂叫人,以後還能有什麼出息!”邵嬸顯然很不滿意小孫女的表現,狠狠瞪了孩子一眼,嚇得孩子更加掖在身後不敢吱聲了。
我見狀,想緩和下氛圍,蹲下身來問小女孩:“告訴阿姨你幾歲啦?在哪讀幼兒園呀?”孩子只是緊緊靠著奶奶,看著我不說話。
邵嬸見狀說:“下半年就要讀二年級的孩子了,個頭比別人矮一大截,不像爹不像媽,不知道是不是出生的時候在醫院抱錯了?”
邵嬸只是隨口一說,孩子卻聽得有些眼淚汪汪。簡單聊兩句之後,我們就作別了。回家的路上,在媽媽的補充說明中,我漸漸猜出了邵嬸對孩子不滿的怨氣源頭。
邵嬸的兒子與我同齡,隨了爸媽良好的基因,長得高大帥氣。但這兒子並不省心,前幾年豪賭一場,輸了幾萬,債主上門,老婆鬧離婚,邵嬸為了息事寧人自己墊錢給還上了債。好景不長,安分沒兩年,這兒子又欠下一屁股賭債,一走了之了。丈夫不見了,日子沒法過,媳婦說是出去打工,一年到頭也沒什麼音訊。孩子由邵嬸帶,債務由邵嬸還,邵嬸是有苦說不出。
小女孩嬌小的身子和那雙委屈卻不言語的神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個缺愛的孩子。所以,當我後來在翻閱一些資料,突然看到“心理性矮小症”這個詞語時,眼前一下子就浮現出小女孩的身影,逐條去比對,越讀越令人心疼。
“心理性矮小症”這個名詞,是由美國著名精神病學家霍勞博士提出來的,指的是:孩子長期生活在精神壓抑、無人關心或經常挨打受罵的家庭環境中,就會引起體內激素分泌的減少,導致生長髮育障礙。
被確診為“心理性矮小症”,這只是個案,但“心理因素”影響孩子的身高,卻父母們不可忽視的方面。現代醫學明確指出:人的情緒對大腦和內分泌系統功能產生影響!
邵嬸的孫女個頭明顯矮於同齡人,雖然並不被確診為“心理性矮小症”,但影響其身高的原因,我想應該與她長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關愛有關!
爸爸媽媽不管,爺爺奶奶不疼,孩子長期生活在壓抑的氛圍下,即便有著良好的遺傳基因,即便一日三餐營養有加,但孩子內心得不到安全感、滿足感、幸福感,這種抑鬱、焦慮,在不知不覺影響了孩子的睡眠和飲食,從而導致其分泌人體生長激素的腦垂體受到抑制,生長激素分泌量減少,孩子的發育也自然受到了影響。
“爹媽都是大長腿,孩子卻不見長高!”如果排除了遺傳基因、排除了疾病、排除了營養三大原因,孩子個子明顯矮小,父母們不妨對照以下幾種情況:是不是這些原因,影響了孩子的心理,並導致影響身高呢?
A、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年到頭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很短,又因為長期疏於對孩子的照顧,在短暫的相處中,始終看到孩子的不足和缺點,指責多於關愛,讓孩子體會不到父愛與母愛。
B、父母雖然與孩子生活在一起,卻因為感情不合,不顧及孩子,爭吵打鬧不休,孩子長期生活在家庭分裂的陰影之下。
C、父母工作忙碌,早出晚歸,只提供物質關心,很少過問孩子的心情感受,讓孩子體會不到家人相處的溫暖幸福感。
D、父母對孩子高要求嚴標準,孩子一有不對,要麼棍棒相加,要麼指責辱罵,很少給予正面的鼓勵和安慰。
E、父母離異,雙方對孩子疏於關心,讓孩子從小缺乏安全感,變得孤僻,不願意與人交流。
我們常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那麼什麼樣的陪伴才是“高質量”的陪伴呢?什麼樣的培養,才能讓孩子體會到幸福感呢?其實父母們記住兩個詞語,就能夠做到了,那就是“專心”和“輕鬆”。
專心 專心一小時的陪伴,遠超於過不專心一天的陪伴!的確,爸爸媽媽很忙,需要工作、需要家務,無法做到每時每刻的相伴。那麼就從“專心1小時”做起,當你決定要陪伴孩子的時候,暫時放下手頭上所有的事情,眼中看著孩子,心裡想著孩子,這樣的“專心致志”才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給予他的溫暖,他才能夠在情感上得到滿足。 與其心不在焉地一邊陪一邊忙,不如和孩子來場約定:“媽媽陪你玩一小時,接下去你自己玩,好不好?”你的全情投入,將收穫到孩子的全力配合。
輕鬆 陪伴是一種自然的狀態,輕鬆的氛圍,能讓孩子和大人都獲得愉悅的心情。父母帶著寬容的心情來陪伴孩子,切不要看到孩子的不足,就厲聲指責,讓孩子隨時糾正過來。如果是這種“壓迫感”的陪伴,孩子的內心依然是壓抑的,仍然無法獲得情感的滿足。 就在這短暫的全情陪伴時間裡,把規矩放一放,放手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兒吧,不居高臨下,不做監督官。
孩子的身高,是父母非常重視的成長內容之一。作為父母,我們往往會想盡辦法通過各種外部條件給孩子增高:營養進補、按摩鍼灸、祕方偏方等等;我們卻常常忽視了內部因素對孩子的身高的影響。為了孩子的茁壯成長,那麼先從自己做起,給予孩子內心的幸福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