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大吼大叫傷害孩子一生!學會這3種方法,從此告別暴脾氣爸媽!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大吼大叫傷害孩子一生!學會這3種方法,從此告別暴脾氣爸媽!」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蘇格拉底曾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一過。眼睛觀察到的世界,往往是膚淺的表像,只有用心去體驗和反思,才能觸及事物的本質。想起過去渾渾噩噩的人生,我由衷地感謝我的兩個孩子,是你們,讓我開始探索生命的意義。是你們,讓我開始練習控制脾氣,能夠好好說話。是你們,讓我看到了問題小孩可愛的另一面。

某天早上,魯尼不到七點就從床上爬起來要我給他讀書,而我當時急著要去刷牙,沒有理會他。
他生氣了,跟著我跑到洗手間,氣急敗壞地大叫:“媽媽,你就不能等會再刷嘛?你快點過來給我講書!”邊喊邊跺腳,顯得非常焦躁。

如今,當我面對魯尼的暴跳如雷時,通常都會採取柔和的態度將其大事化簡,小事化了。
我是如何發生轉變的呢?

總結起來,是做了以下三點:

第一,改變認知,接納孩子

同樣是看到半杯水,有的人高興地歡呼“耶,杯子裡還有水呢”,有的人卻失望地感歎“唉,只剩下半杯水了。”這就是說,水的多少並非是影響你情緒的決定因素,你對這杯水的認知和評價才是讓你高興與否的直接原因。同樣,面對孩子的叛逆時,以前我會想:“這孩子真固執,一點都不聽話。不行,得好好管管,不然大了就更難搞了。“
這樣的認知讓我對魯尼越看越不順眼,總是想著要糾正他、壓制他,一旦我敗下陣來,就開始否定自己:“我真失敗,連孩子都管不了。”

接著便陷入深深的焦慮、自責和挫敗中。
改變了認知之後,再次面對魯尼的叛逆,我會告訴自己:“這是好事,叛逆說明他又長大了啊,他並不是故意要跟你對著幹,而是因為發展的需要。”
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我就開始仔細觀察魯尼的變化,每一次他的據理力爭,都能讓我看到他心智水準的提升。

原來令我煩惱的性格特點比如固執、好動、急躁等,被我重新解讀後,變成了意志堅定、腦袋靈活、反應快等難得的優秀品質,因此再次面對他大發脾氣時,我便試著接納、理解他。
我看向他的目光也從嚴厲、厭惡變成了柔和、欣賞。
漸漸地,皮格馬利翁效應產生了,魯尼無理取鬧、沒事找事的次數越來越少,配合度越來越高,即使對我的安排有不同意見,大多數時候他也能以商量的口吻與我溝通。

第二,放空自己,活在當下

放空自己,就是放下所有的雜念和對未來的恐懼。很多時候,我們的焦慮都源自於對未來的恐懼,比如孩子稍微晚睡了一點,我們就擔心他睡眠不足,影響身體發育和學習;孩子磨磨蹭蹭不肯刷牙,我們便擔心他的牙齒會蛀掉;孩子剛說一句對朋友不滿的話,我們便立刻聯想到他未來的人際關係。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活在當下的,他們沒有大人那麼多的擔憂和焦慮,因此總是能找到生活的樂趣,如果我們也能徹底放下這些無謂的擔心和妄念,全身心地與孩子活在當下,那麼我們根本沒必要掌握那麼多的育兒方法和技巧,也能輕而易舉地做到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感受,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第三,捕捉瞬間,不斷反思

有一段時間,我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麼知道很多育兒道理和方法,依然帶不好孩子?
在與魯尼衝突最激烈的時候,我深刻體會到“知易行難”這句古話。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的哭鬧,我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即將噴湧而出的怒火,也知道這時候自己需要找個角落冷靜下來,可是最終依然控制不住沖孩子發了火,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是缺乏大量的練習。

任何一項技能,要內化成自己的本能,都離不開大量的練習,情緒管理也是如此。
每一次與孩子發生衝突,都是一次難得的練習機會。
我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我為什麼會失控?我的焦慮從何而來?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況,我該如何回應?”當我內心一團亂麻時,我就開始寫作,回憶我當時的所思所想,梳理分析情緒產生的根本原因。漸漸地,我控制住了我的暴脾氣,孩子在我眼中也從之前的問題小孩變的乖巧懂事。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大吼大叫傷害孩子一生!學會這3種方法,從此告別暴脾氣爸媽!」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cnread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