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面對搶玩具的孩子,媽媽只需一招,孩子不哭不鬧解決問題,寶貝開心媽媽放心!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面對搶玩具的孩子,媽媽只需一招,孩子不哭不鬧解決問題,寶貝開心媽媽放心!」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不哭不鬧解決問題

今天帶小寶去參加二叔的壽宴,期間有很多小朋友聚在一起玩耍。
這時,比小寶大一歲的小哥哥跟著他的媽媽進來了。他手裡握著一把玩具弓箭,看到有點“混亂”的現場,他靜靜地待在旁邊觀看著。
機敏的小寶不知什麼時候發現了小哥哥手中的弓箭,一副很想玩的樣子。
她沖到小哥哥面前,伸出手去摸弓箭。小哥哥猛的一轉身,把弓箭緊緊地捂在懷裡,生怕它會被妹妹搶去。

“吉吉,如果想玩哥哥的弓箭的話,要先問問哥哥可不可以哦?”我在一旁說道。
小寶用她剛學會不久的請求語言禮貌地對小哥哥說道:“可不可以給我玩一下?”
小哥哥的媽媽聽見了便對他說:“你把弓箭給妹妹玩吧?你最棒了!”
可是小哥哥還是把弓箭緊緊地抓在手上。
我見狀便對小寶說:“哥哥現在還不想把弓箭給你玩,你玩其他的玩具好嗎?”
說完從桌子上拿起一個玩具手機給她。
可小寶似乎還不死心,她把玩具手機遞到小哥哥手上,另一隻手便去拿小哥哥手上的弓箭。

小哥哥還是把弓箭緊緊拽在手上,並沒有接小寶遞過來的玩具手機,身體還一邊往後退。
我只好又找了另外一個小風車給小寶,吸引她拿著在另一邊玩:“弓箭是哥哥的,他很喜歡呢,我們來玩這個吧!看,它轉起來多漂亮啊!”
小寶終於放棄了弓箭,在一邊高興地玩著小風車。

小哥哥的媽媽似乎還沒有放棄,她也找了另外一個玩具,還在一旁勸說他要把弓箭拿給妹妹玩。
我笑著跟她說小寶現在在玩風車,叫她不要強求孩子。
過了一會兒,小哥哥的媽媽手拿弓箭走到小寶身旁,把弓箭遞給了小寶,小寶非常開心。
小朋友們繼續玩得不亦樂乎,我們大人們則繼續在那裡閒聊。
一會兒,小哥哥沖到小寶面前,要把弓箭拿回去,小寶把弓箭往身後一藏,把另一隻手上的風車遞給了他。
小哥哥沒有伸手接,他媽媽看見急忙勸他再給妹妹玩,不能這麼小氣。
小哥哥一臉委屈的表情,在媽媽的勸說下眼圈已經開始紅了。
我蹲下來對小寶說:“這把弓箭是哥哥最愛的玩具,他現在要拿回去玩了,小寶不還給哥哥的話,哥哥會很難過的。你看哥哥都要哭了。”

小寶抬頭看了看小哥哥的眼睛,很然後把藏在身後的弓箭遞給了他。
我急忙肯定了她的表現,房間裡其他的大人也都表揚小寶很懂事。
小哥哥的媽媽可能覺得不好意思,又對他說教了一番:“你看妹妹多懂事,你實在是太小氣了!”

在小哥哥和他媽媽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大多數媽媽們在分享教育中的焦慮。
超越界限的強求。
玩具是孩子的,要不要給別人玩,只有孩子自己才有決定權。
而現實中很多家長都認為玩具是自己買給孩子的,所以自己可以代替孩子把玩具拿給他人玩,還美其名曰要孩子“學會分享。”

學會分享

這就好比老公送了一條金項鍊給你,你特別喜歡。有一天小姑說這條項鍊好漂亮啊,我可以拿去佩戴嗎?
然後你的老公說妹妹你喜歡你拿去戴吧!然後你心裡非常不痛快,跟老公理論。老公卻說這項鍊本來就是我買的,借給妹妹戴幾天都不行嗎?你這麼小氣!
這時你會有何感受呢?相信你肯定會和老公大吵一番的。
只是我們的孩子還很弱小,他還沒有能力與大人抗衡,所以只能通過哭和發脾氣來表達心中的委屈。
犧牲自我並不偉大。
什麼是最愛?我們之所以愛某個人和某件物品,肯定是因為對其有真摯的感情。
玩具對孩子來說也一樣,之所以喜歡它,肯定是它給孩子帶來過很多很多快樂的情感體驗,所以才成為他心頭之愛。
自己最愛的東西,不願意拿給別人玩這是人之常情。就好比你心愛之人,你也不會願意把她分享與他人。

那些從小就被大人強迫分享的孩子,長大後在各種關係中都會扮演著一個犧牲者。
比如在有兄妹的家庭中,會潛意識中埋藏自己的真實需求。心愛的玩具要分享給弟弟妹妹,自己愛吃的零食要留給弟弟妹妹,甚至把讀書的機會也留給弟弟妹妹……
在親子關係中,總是掩藏自己的真實需求。明明自己愛吃魚肚子,因為孩子也愛吃魚肚子,為了滿足孩子,偏說自己愛吃魚頭,覺得只有這樣才是真愛孩子。
或者明明自己喜歡那條灰色的連衣裙,因為丈夫說了句黃色裙子才最好看,最後卻違背心意買下了那條自己不喜歡的黃色裙子。
在工作中,總是無法拒絕不屬於於自己指責範圍內的任務。比如同事請假留下來的工作,為了扮演老好人的角色而接受同事的請求。
不斷的犧牲自己,最終發現:為弟妹付出的犧牲導致他們一直無法獨立成長,你的犧牲甚至還吃力不討好。

你騙孩子說你愛吃魚頭,孩子長大後天天給你做魚頭宴,結果卻發現媽媽並不高興。
你買回來的那條黃色裙子一天也沒有穿過,丈夫抱怨你為什麼總是喜歡買一堆沒用的衣服,你真是有苦說不出。
你答應幫同事完成的工作,你加班加點,卻因為出了差錯而被領導數落,同事也並沒有真心感謝你。你好委屈啊!

強迫孩子分享玩具,就是在教孩子壓抑自己的真實需求。

沒有了真實需求,孩子的確非常乖,非常懂事,在外人面前還能給家長掙面子。你看那誰,從來不跟人搶玩具,還喜歡主動跟夥伴分享自己心愛的玩具,家長教育得真好。
作為家長的你,此時是不是特別驕傲,看,我經常要求他分享玩具的方式多正確啊!
當看到自己的孩子總是不願把玩具給別人玩時,是不是覺得很沒有面子啊?這傢夥這麼小氣,比別人肯定會覺得是我沒有教育好。

可是,當你知道因為一個小玩具導致孩子長大後因為充當老好人而活得無比委屈,你還會繼續要求他分享嗎?
小寶和夥伴們一起玩時,也經常有爭搶玩具的現象。
而我對他的引導原則就是, 自己的玩具想分享就分享,不想分享絕不強迫她。
如果她要玩別人的玩具,一定要主動詢問對方是否願意,也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去交換。如果對方不願意,也決不能死纏爛打,要尊重對方。
所以今天小寶主動把弓箭還給了小哥哥,並沒有用哭鬧糾纏。
其實,真正的分享是發自內心,絕不是在對抗自己的真實需求中產生的,那些都是面子工程,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
家長首先做一個真實的自己。對孩子真誠,在與人相處中給孩子做好榜樣,孩子在榜樣中自然能學到健康的人際交往模式。

允許孩子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當孩子和夥伴們發生爭搶玩具的現象時,沒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大人不應該干涉其中,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問題。
在哭過搶過之後,他們便會知道:分享玩具可以擁有更多朋友,會讓自己更快樂。從而便會發自內心快樂的去分享,而不是心情鬱悶地割讓玩具。
最後,希望每一個媽媽和孩子都能做一個真實而快樂的人。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面對搶玩具的孩子,媽媽只需一招,孩子不哭不鬧解決問題,寶貝開心媽媽放心!」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cnread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