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寶寶愛看小手,婆婆說會生病,要阻止嗎!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Ant!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愛看小手,婆婆說會生病,要阻止嗎!」!背後到底藏著什麼秘密吧!

自從生完孩子,每一個寶媽幾乎都在“老一輩的說法”與“科學育兒法”之間不斷做選擇:真還是假?聽還是不聽?有時候真的很糾結!
堂妹生完孩子不久,孩子五個月了,當她有什麼事兒拿不準的時候,喜歡來問我。那一天,她發來微信問:
“姐,小寶喜歡看自己的小手,可我婆婆不讓看,說那樣不好,看了容易生病,真有這麼一回事兒嗎?”

原來,每當孩子舉起小手時,婆婆總會非常緊張地給按下去。一個想看,一個不讓看,次數多了,堂妹就覺得有些心慌慌。其實堂妹本來沒什麼想法,但是被婆婆“老一輩的說法”一提點,心裡就開始有些不是滋味了。
那麼,孩子看自己的小手,到底有麼有邪乎呢?會不會生病呢?要不要引起重視呢?今天諾媽結合自己的經歷,和身邊寶媽們的看法,來跟您聊一聊“寶寶看小手”這件事兒,您也可以在留言中聊聊你的看法。

寶寶愛看自己的小手,有問題? 寶寶出生以後,差不多到3、4個月開始,你會發現,他們躺在床上,經常喜歡看自己的小手。 為什麼?

其實真的沒有那麼多為什麼,這是孩子大腦和肢體發育正常的一種表現。試想一下,這個月齡的孩子,在他的視線範圍內,只有兩隻小手是他最能自由支配的,他可以想拿起就拿起,想放下就放下,想舉得近一點就近一點,想揮得遠一點就遠一點。除了舉小手,他還能幹嘛?父母不可能全天候陪伴、逗引寶寶,在寶寶獨處的時候,他其實是拿自己的小手“解悶”呢!

“老一輩的說法”,要不要聽? 至於“老一輩的說法”,寶寶看了容易生病?可能是巧合吧。老人身處的年代,介於對科學現象的不瞭解,導致他們有這樣那樣的猜忌。如果你去問他們到底為什麼,估計他們自己也說不上來。 但是,老人也有老人的價值經驗談,而我們年輕的父母,也需要有自己的判斷力。該聽的聽,該堅持的堅持,這才是最恰當的育兒法!
在寶寶舉手會生病這個事兒上,諾媽始終找不到兩者的聯絡點,所以,這種“老一輩的說法”,被排除在聽取範疇之外。

這種情況下,寶寶看小手,要引起重視! 寶寶愛看自己的小手,那就讓他看個夠?有些寶媽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但凡事不能走極端,以下這兩種情況,父母們一定要引起重視了! A、寶寶長時間看小手
六個月前的寶寶,行動不自由,活動範圍以躺在床上為主。有些寶媽可能會以為寶寶自己待床上看看小手,不吵也不鬧,那就安心做自己的事情吧。或者一邊刷手機,一邊有一搭沒一搭逗一下寶寶,讓寶寶長時間沉浸在看自己的小手過程中。
你會發現寶寶看自己的小手,非常認真,非常執著,非常可愛。

但是,長時間之後,你卻發現不對勁了,寶寶的眼睛似乎有些“鬥雞眼”了,主要原因就是眼睛長時間停留在一個點造成的。
所以,寶寶偶爾看看小手不是問題,但不要長時間讓寶寶看,多與寶寶互動,讓寶寶的視線進行不同方位的轉移,讓寶寶對其他事物漸漸產生興趣,這才能較好地促使寶寶大腦的發展。
B、寶寶“痴痴”看小手

當寶寶在看自己小手的時候,父母也要留心觀察。一般而言,寶寶六個月後,漸漸能翻身能爬行,他會對身邊的各種事物產生好奇。由此,當寶寶的興趣點增多,那麼他對於看小手的熱情就會降低下來。

但是,如果六個月以後的寶寶還是沉浸在看自己小手的狀態,並且非常“痴迷”,對家長的引逗提不起太大興趣,那麼父母們就應該引起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會不會有障礙?
雖然不能僅憑這一點去下斷論,但是孩子的人生不可逆轉,多一份重視少一份擔憂。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強,即便有問題,如果能夠及時進行早期干預,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深遠。
最後,諾媽附上0~12個月寶寶基本行為對照表,供各位寶媽們做個比對參考。(寶寶的個體發展有差異,附表只是做基本概況說明。)

(家有男寶,致力於男孩成長研究,為父母們提供有價值的男孩養成法則!歡迎訂閱頭條號“諾媽家有男寶”)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Ant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寶寶愛看小手,婆婆說會生病,要阻止嗎!」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