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閱讀可以很好玩,讓1-2歲寶寶愛上看書的幾個小技巧,新手媽媽必看!

大家好,我是葡萄 今天來跟你說說 閱讀可以很好玩,讓1-2歲寶寶愛上看書的幾個小技巧,新手媽媽必看!吧!

 

之前的一篇文章《閱讀直接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簡單幾招讓孩子愛上看書》釋出後,一些網友建議多寫寫如何引導孩子閱讀的文章。閱讀,的確是孩子早期智力開發的重要工具,也是將來上學後競爭力的重要基礎。而愛閱讀的習慣,越早養成越好,家長和孩子都會從中受益。

我女兒現在1歲半,已經很有點小書蟲的樣子了。在亂蹦亂跳之外,她每天花費時間最長的就是閱讀。女兒的閱讀是從11個月正式開始的,最早是跟著哥哥學,坐在哥哥旁邊一本一本地翻書,能翻上半個小時。到1歲時,就開始要求大人給她講書裡的內容了。在這半年時間裡,我通過觀察發現,小寶寶的閱讀培養貴在“興趣”,說白了就是要好玩;不是一本正經地要給她講多少故事,而是讓孩子在遊戲一般的方式中完成一種體驗。以玩的心態和方式引導閱讀,這也是絕大多數兒童早期閱讀啟蒙的規律。

與大家分享下我引導1歲小寶寶閱讀的一些經驗和小技巧。

 

買幾本設計奇特的書

有很多家長很頭疼給1-2歲的寶寶選書。其實,有個很簡單的思路:就像選玩具那樣給孩子選書。給小寶寶選玩具的標準很明確:安全、好玩。同樣,選書要儘量選環保類的紙張,或是印刷質量比較好的書。現在優質的低幼書籍都會標明書籍適合的年齡,以及印刷質量。至於好玩,那可選擇的書就實在太多了。立體書、洞洞書、觸控書、推拉書等,基本都是針對2歲以下小寶寶的。這些書基本都會調動孩子的動手能力,摸、看、玩為一體,滿足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創造閱讀的樂趣。不過,每個孩子的興趣點不一樣,家長只能試,看自己的寶寶究竟對什麼型別的書感興趣。

(source: toutiao)

 

上面提到的這些型別的書,的確都非常好玩,1歲以下的孩子也能看,可以鍛鍊他們的手指和感知能力。不過,我並沒有專門給女兒買此類書,一是因為哥哥之前有一套書,我覺得可以拿來給她用,她也恰巧很喜歡;二是設計獨特的書,一般都價格不菲,我覺得有幾本就足夠了,沒有必要囤太多。

說說我們常看的這套書——《義大利最經典左右腦訓練工具書》。其實當時買這套書是為了給四歲的兒子看,但他好像沒啥興趣,反倒是1歲的女兒,愛不釋手,因為每本書都有翻翻、洞洞、3D立體設計等機關存在,而且是硬板書,內頁完全撕不爛,的確適合正處於愛撕書的1歲到2歲的小寶寶看。這套書很開腦洞,孩子用手摳著每一頁的洞洞,可以把這一頁翻開,一個顛覆想象的內頁會出現,真是很佩服畫家的想象力。也就是下圖這樣的體驗:

 

 

(source: toutiao)

 

(source: toutiao)

 

不過,1歲多的小寶寶未必能真正領悟這其中的機關,起碼我女兒還不能。她不太能按照書中的本意,把兩個有關聯的圖畫對照起來,但這並不妨礙她的閱讀興趣,因為可以摳、翻、變,很好玩。比如,在讀《傑克,我一定要找到你!》這本書時,每頁隱藏的小動物,她都會配合著我的閱讀速度,嘩地翻出來,然後說出動物的名字,重複很多遍都不厭倦。

我們家還有一套書,也是設計比較特別的,之前在我的文章《用好這幾本書 像語文老師一樣教孩子認識冬季》中介紹過。那就是一套超級大的《叮咚和閃亮之星島大家庭》,這是一套科學類叢書,分三個系列,我買的這個系列主要是介紹生活常識,比較適合小寶寶看。當然,要給寶寶講清楚其中的內容,估計還要等到2歲以後,而它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實在是大,必須攤在地上看,孩子可以翻得很爽,也可以趴在上面玩。我女兒每隔兩天,就要求把一整套書都攤在地上,每一本都亂翻一陣,估計就是為了體驗那種很大的感覺,和能拿在手裡的書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下圖就是閨女在翻這本超大書。

(source: toutiao)

 

 

 

 

表演配歌謠

兒歌、童謠,是培養寶寶閱讀興趣的一個很有用的方法,孩子還能從中體會到中國語言的韻律感和獨特性。如果念歌謠的同時,能加上一些表情和動作,那孩子會更喜歡。

我女兒很喜歡的一本書叫《手指謠》,也是哥哥小時候的書,很舊很破了,不知道現在還出不不出版了。裡面都是很簡單上口的歌謠,還有每首歌謠附帶的手指動作的圖示,也就是說,家長按照這些圖示學會簡單的手指動作,邊念歌謠邊做手勢。這不僅可以引發孩子興趣,還能鍛鍊他的模仿能力,手與腦是直接相關的,手部動作的鍛鍊會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

(source: toutiao)

 

我在網上看了一下,現在“手指謠”類的書其實還不少,網上也有一些直接可以學的視訊,資源還是挺豐富的。因為給孩子讀了太多遍,後來我把一本書的歌謠都背了下來,大多數時候就不再看書,而是和孩子面對面地念歌謠、做動作。歌謠的動作我只記住了兩三首,記不住的時候就自己編著做,或是拉著孩子搖搖擺擺地動起來,總之,只要孩子覺得有意思,能達到互動的效果,大人可以不必拘泥於書本,自己發揮也完全可以。

(source: toutiao)

 

這類書尤其適合孩子是由老人帶的家庭,老人很容易上手,親子閱讀的難度會大大降低。歌謠中常常有一些生活氣息非常濃的內容,老人也會覺得很親切。比如,我經常給孩子唸的一首是《包餃子》,“切切菜,和和麵,擀擀皮,包包餃子,搗搗蒜”,很有過去年代孩子們常聽老人念歌謠的感覺。

 

 

 

尋找書裡藏著的線索和小祕密

很多80後父母應該都看過一部經典的美國動畫片《非凡的公主希瑞》,每一集的結尾裡都會出現一個小精靈,“嗨,你們好,我是露姬,今天發現我藏在什麼地方了嗎?”這個小精靈會藏在每一集的某一個畫面中。我記得我和小夥伴們總是會瞪大了眼睛,在被故事吸引的同時,也不忘尋找露姬,如果誰突然發現了露姬,會興奮得跳起來。尋找隱藏的小精靈,成了看這部動畫片的一個很大的樂趣。

其實,這樣帶有小玄機的設計,在很多繪本中也會有,它們往往能引起孩子的極大興趣。尤其是小寶寶,他們對於故事的理解力還不夠,在圖畫中尋找這些小玄機,就成了閱讀時的一個主要內容,相當於體驗一場尋找的遊戲。

兒子小時候很愛看一套“汽車嘟嘟嘟系列”繪本,其中一本叫《快跑!宅急便》,我和兒子讀過不知多少遍,卻從來沒有發現裡面藏著關於貓的祕密。而這個祕密是被1歲的女兒發現的。這本書的每一頁,幾乎都有貓的身影,而且常常不止一隻,它們有的很小,躲在畫面的某個角落,有的只是一個輪廓,或是模糊的背影。在每發現一隻貓,女兒都會興奮得大叫,有一段時間,她和哥哥尋找這本書裡的貓,成了每天固定不變的功課。這本書的畫家該多麼喜歡貓啊,才會如此獨具匠心地在裡面隱藏了這麼多的貓咪。你能發現下圖中的貓咪嗎?

(source: toutiao)

 

哥哥的另一套書《萬能工程師麥克》,也成了女兒尋找小動物的樂園。這套書的主人公有兩個,一個是麥克,一個就是麥克的寵物狗。狗狗幾乎會出現在每一頁,而且隨著故事情節有各種有趣的表現。這套書其中有幾本,還會出現一個小老鼠,它也會隱藏在每一頁的某個角落,有時候還隨著情節變換造型,做些模仿工程師的搞笑行為。閨女總是認真地找著每一頁的狗狗,還有老鼠,樂此不疲。看看下圖中的狗狗和老鼠,真夠酷的。

(source: toutiao)

 

閱讀對於1-2歲的寶寶,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認識事物,指認事物,這也是這個階段的孩子發育成長的一個重要特徵。所以,孩子總是樂於去尋找他認識的東西,比如小動物,他會很有成就感。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葡萄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閱讀可以很好玩,讓1-2歲寶寶愛上看書的幾個小技巧,新手媽媽必看!」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