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對孩子的讚賞,70%以上是無效的,家長千萬別錯過!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CA!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對孩子的讚賞,70%以上是無效的,家長千萬別錯過!」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01

我們這代人,很少得到父母讚賞。

期末考試數學100分,我媽說,“你居然考了100分!”

聽起來就像是,“我從來都沒想過你也能考100分”。

長大後,看《馬男波傑克》,特別有感觸。

波傑克邀母親來片場看他表演,母親始終對他冷嘲熱諷,不肯表揚一句。

這次表演之後,波傑克過得渾渾噩噩,最終一事無成。

他跟別人說,“那是我人生唯一為自己爭取的一次,去演《一代驕馬》的男主角,我渴望母親的認可,卻沒看到她有任何表示。”

我猜,一些父母根本沒意識到,讚賞對孩子的影響那麼大。

對自己經歷的反思,再加上點“補償心理”,

我在千尋出生時,就決心要給夠她讚賞,讓她渾身上下充滿自信。

於是——

她剛剛搭好城堡的第一塊積木,我會大聲讚賞,“哇,千尋,你好棒!”

或者她做了一件特別平常的事,比如吃飯,我也會誇獎,“哇,千尋吃飯了,真好!”……

02

慢慢的,隨著娃長大,問題來了。

剛開始得到讚賞,她能樂上好一陣子。

後來,彷彿是對我的讚賞產生了免疫,不但沒了興奮勁,還經常表現出“索然無味”、“不相信”的狀態。

(source: toutiao)

 

有一天,千尋拿一幅畫給我看,問我,“媽媽,我畫得好嗎?”

我還沒仔細看就大聲肯定,“寶貝,你畫得真棒!”

沒想到,她又問我,“哪裡棒呢?”

我一愣,說,“就是—很漂亮啊。”

她撅起了嘴,氣沖沖地說,“你根本就不喜歡我的畫!”

顯然,缺乏真誠度的讚賞傷到了她。

這件事後我開始思考,讚賞是不是就一定能幫孩子建立信心???

 

 

答案是否定的。

真相是,在我們下意識使用的讚賞方式裡,有70%以上都是無效讚賞,不但不能幫孩子建立信心,還會起副作用。

03

舉一個例子。

你寫了一首詩。

A說,“你寫得真好。”

B說,“你描寫魚的這首詩很打動我,尤其是這句‘當你看魚的時候,魚也在看你’”

你肯定更信任B的讚賞,對不?

因為A就是典型的無效讚賞,它只給出籠統的評價,卻沒有描述細節。

被讚賞的人,不知道對方稱讚的是什麼,會對讚賞的可信度表示懷疑。

之前我誇千尋畫得好又說不出哪裡好,也是這類無效讚賞,難怪她不領情。

為什麼“籠統評價型讚賞”無效呢???

蒙氏教育提出過一個很重要的理論:

孩子的自信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這種內在的精神力量,只能建立在他對自身能力的瞭解和認可之上。

也就是說——無法激發孩子內在認可的讚賞,根本不能幫其建立自信。

諸如我們常用的“你好棒”、“你畫得真好”……這些籠統評價無法讓孩子瞭解自身能力,也無從激發其內在認可。

除了“籠統評價型讚賞”,還有“天賦讚賞”、“比較讚賞”、“過度讚賞”,也是不能激發孩子內部力量的無效讚賞。

心理學家海姆·G·吉諾特博士研究發現,無效讚賞除了會使孩子產生焦慮、助長孩子的依賴性外,對培養孩子自信及不受外界看法影響的品質沒有任何幫助。

So,正確的“賞識教育”是:要誇,但不能亂誇。讚賞是門技術活,得有正確的規則和方法。

接下來,我就結合自己的實踐,具體給大家講講“正確讚賞孩子的四個原則”。

(source: toutiao)

 

第一個原則

用描述性讚賞代替籠統的評價

我回憶起自己第一次實踐這個原則的經歷。

千尋拿著她的畫,來問我怎麼樣。

 

 

以往我會說,“哇,你畫得真好!”

她並不開心,甚至懷疑我的讚賞。

現在,我將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描述出來,“你畫了一個太陽,太陽的下面還有一個快融化的冰淇淋,這看起來相當有創意……”

千尋開始狂點頭。

我繼續說,“這麼巧妙的創意,你是怎麼想到的呢?”

她想了一會,說,“因為我是個很有主意的畫家啊!”

通過描述性讚賞,孩子知道了自己被讚賞的能力是什麼,也清楚了日後努力的方向。它幫孩子體察到自己增長的能力,又因為對能力的認可,萌生出真正的信心。

這個讚賞是真誠的,也是有效的。

(source: toutiao)

 

第二個原則

讚賞孩子的努力而非天賦

“天賦型讚賞”也是很多父母常用的誇娃法。

我特別理解,誰叫咱們當媽的看自己娃,怎麼看怎麼順眼呢,像“寶貝,你真聰明!”這樣的誇耀之詞,常常是無意識就脫口而出了。

但你們有沒發現,天賦這個看似美好的詞彙,有著另一層含義:不變。

能力則相反,它是隨努力程度不斷變化的。

而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肯定不是天賦,是具有成長性的能力。

斯坦福大學教授Carol Dweck很嚴肅地說過,“讚賞孩子的天賦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選擇,是在慢性扼殺他的成長型思維!”

(source: toutiao)

 

如果,你希望孩子是擁有成長型思維的“能力漸進論者”,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隨努力提升,就要多多讚賞他的努力、過程,而非天賦。

話說,美國的小學老師還根據這個原則制定了一個專門的“話術清單”,清單裡列出了15句話,家長在忍不住誇孩子“真聰明”時,可以提醒自己用其中一句來替換掉!(想具體瞭解清單的童靴,請點選 《誇孩子千萬不要說“你真聰明”,試試這15種說法——來自斯坦福教授的忠告》)

(source: toutiao)

 

第三個原則

使用比較讚賞時,少跟別人比多和自己比

“你比姐姐吃得快,真棒!”

“你都會寫自己名字了,比芮子還厲害。”

 

 

有段時間,大概是為了更好的促進娃,我常常不自覺地拿她跟別人比。

當時有個心理誤區,覺得只要不是說“別人家的娃”比她好,就沒有問題。

後來發現不對勁,兩個小朋友一起玩樂高,千尋老是關心芮子的進度,

我意識到,之前老用“你比芮子動手能力強”給她鼓勁,導致她生怕輸給芮子。

比較讚賞,讓孩子的關注點從“自我成長”變成“超過別人”,動力集中在爭輸贏上,長此以往,會出現怕輸、好勝心太強的個性。

如果要使用比較讚賞,建議少跟別人比,多和自己比。比如,你可以讚賞孩子今天的表現勝過了昨天,這樣,他會把重心放在“和昨天的自己比”,而不是和別人爭輸贏。

友情提醒大家,比較讚賞(與別人比)還很容易造就蜜汁尷尬。

有一次,千尋當著我和芮子媽媽的面,對芮子說,“芮子,你比我矮,因為你不好好吃飯!”

芮子大聲反駁,“我才不比你矮呢!”

千尋不依不饒,“我媽媽說了,我好好吃飯,所以比你高!”

這倒黴催的娃,就是這麼實誠……

(source: toutiao)

 

第四個原則

讚賞忌過度,過猶不及

隔壁小孩3首曲子彈了半年沒有絲毫進步,每晚8點準時擾民,請問,該怎麼辦?

A、 接上音箱玩遊戲開到最大聲。

B、 敲門,“阿姨您好,這孩子基本可以放棄了,建議考慮第二胎……”

C、敲門進去直接沒收鋼琴走人。

開個玩笑。

不過,隔壁小孩練琴是真事,我沒事時會串門探望這可憐的娃。

每次去,都聽到他媽在一旁鼓勁,“寶貝你真棒,再努力一點,就可以到音樂會上演奏了!”

娃沒有想象中的雞血,倒是一臉的生無可戀。

我估計他心裡都是焦慮,“媽媽對我期望那麼高,我該怎麼辦?”

這就是過度讚賞帶來的副作用。

當你對孩子行為表現出太過熱情、太高評價,反而會給他帶來壓力,壓力會阻礙孩子的積極性。

另一種過度,是讚賞孩子輕易就能完成的事。

比如,千尋現在這個年齡,讚賞她“好好吃飯”,就不太合適了。雖然乖乖吃飯的確是個好行為,值得鼓勵,但對一個四歲半的娃來說,這明明就是她很容易完成的事。

孩子可不傻,他們心裡有自己的判斷,知道什麼是不容易做的事,什麼是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事。

當你讚賞他輕易就能完成的事時,他會想,“到底是媽媽沒發現這件事很簡單,還是她覺得我很傻,能完成這樣的事已經很不錯了?”久而久之,他會對你的讚賞產生免疫,覺得媽媽其實沒什麼眼光。

(source: toutiao)

 

在瞭解四個讚賞原則後,大家會發現,原來,誇孩子也不容易啊,要學的東西那麼多。

為什麼我們要花力氣去學習"讚賞孩子"的方法呢?

一位媽媽的實踐心得,給出了答案。

她說:我發現,當我不厭其煩對孩子細微處描述性的讚賞,孩子也開始增加他內心的力量。他發現自己可以整理好玩具、能照顧弱小,能寫出自己的名字……所有的體會都儲存在他內心裡,沒有人能奪走。

也許,將來有一天,他會遭遇外界不好的評價,但那些早期建立起來的信心,已成為他性格中的樂觀底色,永遠都不會抹去。

我想,這就是讚賞對孩子最深遠的影響吧!

用正確的讚賞,

幫孩子建立內在的信心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瘋親子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對孩子的讚賞,70%以上是無效的,家長千萬別錯過!」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