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媽媽去哪了?——你躲不掉的分離焦慮

 

「我家的孩子真黏人,不能離開一會兒,真是頭疼。」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煩惱:媽媽走到哪裏就跟到哪裏,夜里睡不安穩,需要媽媽在身邊才能睡踏實。自己想干點啥,真是難上加難。

孩子不是故意黏人的

這其實孩子的一種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指 4、5 個月到 1 歲左右的寶寶,開始出現對媽媽(主要撫養人)產生的持續性的依戀和不願分離、害怕分離的狀況。在 2、3 歲時,分離焦慮會隨著寶寶認知發展的日益成熟會得到緩解。

因為嬰兒沒有時間概念,他們對於媽媽或主要撫養人的離開沒有時間上的認知,所以只要有任何短暫的分別時刻,孩子都會出現分離焦慮。有時媽媽會感覺自己孩子太黏人了,只是去廚房取點東西或者去倒杯水,也會哇哇大哭,晚上睡覺也必須緊挨著,稍微動彈一下就醒了哭鬧。

這些現象都屬於正常,分離焦慮可以按寶寶發育不同時期分為以下三類:

嬰幼兒期:一般 9 個月左右的孩子認知上理解了「客體恒常」概念,比較早的可能在 4、5 個月時就開始知道媽媽是離開了,所以哭鬧起來。這種分離焦慮會在寶寶饑餓、乏困時會變得加劇。

學步期:有些孩子會跳過嬰幼兒期的分離焦慮,會在 15-18 個月時開始出現,由於這個階段,孩子的獨立意識也在發展,更懂得分離的概念。

入學前期:到孩子 3 歲左右,孩子會對更會對分離做出對抗,表演小「心機」了。

為什麼孩子看不到你就哭鬧

每個寶寶在「分離焦慮」時期所表現出的程度各不相同,這跟遺傳、環境、家庭養育氛圍有關。發展心理學認為「分離焦慮」是寶寶在認知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寶寶在 3 個月以前,只要是基本需求被滿足後,他們可以較為容易接受除了主要撫養人以外的其他人對他進行照料。然而,到了4-9 個月左右,寶寶逐漸發現媽媽跟自己是不一樣的個體,他們開始意識到他看不到媽媽時,是因為媽媽離開了而並不是消失了。

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客體恒常性,也就是說,孩子即使看不到某個東西或者某個人,也仍然相信 ta 是繼續存在的。

比如說,給他們一個玩具,他們會伸手去夠它。玩具在眼前時,就存在,如果把這個玩具拿開,這個玩具就不存在了,即使把這個玩具藏在他身邊的毯子底下,當他看不見的時候,他就認為它消失了。一般只有到出生 9 個月之後的小寶寶,才會有意識去繼續尋找。

所以,對於 8 個月到 1 歲的寶寶,這種害怕分離的情況,會更加強烈,表現出分離焦慮。隨著年齡慢慢長大,分離的焦慮感會逐步緩解。

那麼,如何幫孩子平穩地度過分離焦慮期呢?

提前準備,幫孩子度過分離焦慮期

1、在家提前練習短暫分別

比如寶寶爬到另一個屋子後,可以稍等片刻再出現在他面前。也可以離開時,邊走邊用聲音告訴他,你要離開了,但是還能保持聽到你的聲音。平常盡量為寶寶建立良好的、具有規律性的生活作息(讓寶寶知道接下來媽媽要去做飯,然後會回來),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2、出門說再見,不要偷偷溜

很多老人都會讓媽媽偷偷離開,有時還會故意吸引寶寶的注意,讓媽媽溜走。這並非是明智的做法,還會加重寶寶的恐慌,因為他們不知道何時媽媽會突然離開,更加缺乏安全感。和媽媽在一起時也不安心地相處,始終處於焦慮和應激狀態,不利於寶寶身心發展。

3、表達要具體,分別要從容

如果要和寶寶分開了,多擁抱並充滿愛意地告訴孩子,媽媽會很快回來。不要說「過會兒」或「2 個小時」等孩子還不太明白的時間概念,可以具體些,如「吃完水果,媽媽就回來了」,或「看完這個動畫片,媽媽就回來了」。不要認為寶寶聽不懂而不說,多與孩子交流也是讓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更好的發展。每次分別時都要從容,寶寶對表情的捕捉很靈敏,記得多笑笑吧。

4、回來要強調

重新回家後,要高興地說「媽媽回來啦」,抱住寶寶給個親吻,讓寶寶感到媽媽是信守承諾的。用「回來」這個特定的字眼和擁抱親吻等動作可以讓寶寶對媽媽出門後還會回來建立認知。

當然,媽媽還可以引導寶寶熟悉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親人或者保姆,避免過分依戀同一個人。同時,平時陪伴時,也不要忽視繪本的力量,如《魔法親親》、《小豬菲奧娜的重要一天》等,在給孩子講繪本時也可以強調分離是暫時的,來逐漸培養孩子對分離的概念。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