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學會給孩子鬆綁,成長需要慢慢來

對於父母來說,養大一個孩子真不容易,從孩子牙牙學語到他們背上行囊獨自追尋夢想時,要承受太多太多了。這個世上沒有誰的愛像父母那般無私,嚴厲也好,溺愛也好,可能有時候教育方式不對,但不可否認,父母是一心一意希望孩子好!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是感到快樂幸福的,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長大後都能如父母所願成龍成鳳。特別是中國孩子,老實說,壓力真的很大,現在很多孩子的書包不再是雙肩包了,而是改成拖拉式的行李包,原因很簡單,每天背的書太多太重了。

前段時間一個新聞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就是關於香港孩子幼升小競爭壓力大的事件,文章指出,孩子們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學編程,從小上兩間幼兒園,功課做到十點鍾;同時上5-6個興趣班,以考取證書為目標;在孩子上學之前要比對近20家學校;起跑線從孩子還在媽媽的子宮里就開始了;就差沒有把上廁所的時間利用起來學習了!

也難怪現在的孩子常常覺得很累,有些甚至因此得了情緒病。在這種社會的怪現象以及家長們之間的攀比成風中,孩子們成了最無辜的犧牲品。欲速則不達,有時候強度越大,效果越會適得其反,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好,真的希望他們能有個美好的未來。父母要學會給孩子鬆綁,讓他們慢慢地自由地成長!

過大的壓力會激起孩子的叛逆。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家其實就是換了一個地方學習。當一個溫暖的家變成了另一個學校,無疑會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雖然學習是好事,但對於孩子來說,它不是全部,明明是周末休息的時間卻要趕赴各種興趣班,明明是親生父母卻常常要求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明明想回家踹口氣,卻常常要做功課到十點。試問:在這些學習強度的壓迫下,孩子勢必會反抗,如果不反抗,父母們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哦!很可能會得情緒病。

孩子始終是孩子,他們的學習範圍不僅僅只是局限於各種習題,給孩子鬆鬆綁,讓他們能夠在學習之餘享受一些快樂的兒童時光。想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是對的,但絕不是賦予他們各種的壓力。

過大的壓力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孩子也不例外,哪怕是個小嬰兒,他們都懂得思考。這也是為什麼琪琪一直強調要盡量地去聆聽孩子內心的想法,這樣教育起來才會容易很多。

父母把孩子的時間排滿,無疑會讓孩子失去自主性與獨立性。很多高智商的孩子,學校里的學霸,生活自理能力都十分差,這不是正常的狀態,讓孩子學習好是對的,但這個前提是要讓他們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考試分數再好,不懂生活又有什麼用呢?

過大的壓力會讓孩子失去朋友。

朋友是每個人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對於孩子來說,朋友尤為重要,如果父母隻讓孩子把時間投入在學習中,孩子們不只不能愉快玩耍,還錯過了很多很朋友們在一起玩耍的時光,特別是很多獨生子女。

其實,教育孩子真的不是為了考取好成績,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夠幫助孩子健全人格,能夠讓他們幸福快樂地成長!兒童時光,學生年代就那麼短,這是一段美好而又難忘的時光,切勿用學習捆綁了他們的生活!

孩子需要慢慢成長,比起捆綁式教育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1)給孩子獨立空間,發展才會無限放大。

(2)放養優於圈養,這個不行,那個不準,怎麼能教出好孩子。

(3)寬容而不縱容,建立規則比說教更有效。

(4)適當磨難,是對孩子最好的鍛煉。

(5)言傳身教是千古不變的教育真理。

(6)不貶低,不虛吹,讓孩子自然成長。

(7)能力大於成績,不要把孩子培養成了考試機器。

(8)視野從小培養,涵養亦是如此。

培養一個孩子不僅不累,還很幸福!父母也好,孩子也好,放鬆點,不要一直處於高壓狀態!

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養兒育女,本身就是父母們的一場修行!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