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1-6歲,多讓孩子吃五種苦,這是成長中最好的禮物,父母真正的愛,絕不是讓孩子肆無忌憚

艱苦的生活環境能夠鍛煉一個人的堅強意志,激勵他不斷地進取。
真正的愛孩子,不是把他放在蜜罐裡。
讓他適當地吃苦,孩子才能經歷住漫漫人生的風雨。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五種苦。

01
吃點讀書的“苦”

你常說:讀書苦,讀書累,埋怨爸爸媽媽太專制。
可孩子啊,你只知道讀書苦,卻不知道不讀書的人生更苦!
想想你早上上學路上賣早點的叔叔阿姨,
淩晨4點就要早起準備材料,不管颳風下雨,日日如此,他們不苦嗎?

再看看學校旁邊拾荒的爺爺奶奶,他們都已經到了安享晚年的年紀,
卻為了生計不得不四處奔波,他們不苦嗎?

孩子,你的人生還很長,記住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讓你讀書真不是為我們讀的,而是為了你自己,是為了讓你以後多份體面,少份低身下氣。

很多家長認為,小學的孩子還小,等中學時再讓他收心也不遲。
殊不知,小學,尤其是小學三、四年級,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期。

有教育專家曾說:
“一、二年級考90多分很正常,並不能看出孩子的真正水準,
這時候家長大可不必因為差一分去和孩子較勁。
但是三、四年級後孩子的分數就會慢慢拉開,一直拉到高考。”

因為三年級以後,學業難度便開始增大了,
語文增加了作文,數學增加了小數、分數,還開設了自然科學等科目。
如果這個時期把握好,孩子的智商、能力就能產生質的飛躍。

人生充滿變數,三毛曾說:
“沒有根基的人,將來走任何一條路,都比那些基礎深厚的人要辛苦和單薄。”
為人父母,我知道學習有多苦,但我更知道不學習的人生有多苦。
所以,即使再愛孩子,我還是會選擇讓他承受學習的苦。

02
吃點自私的“苦”

分享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孩子懂得分享,是一種善良大氣的表現。
可在一些家長的眼裡,孩子小氣才聰明,才不會吃虧。

朋友講過她兒子的一件事:有天兒子帶同桌回家玩,飯桌上朋友把燉的雞端上,
並跟兒子說:雞腿你和同學,一人一個。

但語音未落,她兒子就把2只全部夾到了自己碗裡,
還一邊還振振有詞地說:“我還在長身體,吃的多才能長得高啊…”
朋友一聽,“欣慰”的笑了,覺得孩子很聰明,以後進社會也不用擔心被欺負了。

有時,孩子耍點小聰明無可厚非,
但若是太過精明,一草一木算的分文不落,這就成了斤斤計較。
一個只懂打小算盤的孩子,不會體會到與人為善的樂趣,
不會懂得分享的充實,有的只是狹隘的性格和難以放寬的眼界。

有一句老話,是這樣說的: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有舍有得,不捨不得!”
在這個世上沒有吃白食的好事,要想有所得,首先要吃點分享的“苦”。

03
吃點嬌氣的“苦”

前幾天坐公交,車上發生的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
當晚正值下班高峰,公車內很擁擠,大家幾乎都是背貼著背站著。
好不容易車到了下一站,但又上來了幾個人,
這時突然有個約7~8歲的小女孩大叫道:
“我不喜歡人太多,這個味好難聞”,
說完嚶嚶地哭了出來。

不管媽媽怎麼哄,孩子就是大哭,
實在沒辦法,母女倆還是下了車。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父母總是竭盡所能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
讓他吃最好的,用最好的,可這樣的愛護,換來的卻是孩子一個比一個嬌氣。
出門走兩步路就喊累,幫媽媽掃個地就往外跑,遇到髒點的地方就喊臭……

這樣不能受苦受累的孩子,長大後你還指望他有什麼出息呢?
要知道,一個孩子在三歲前,嬌氣是沒問題的,
但要是過了這個年齡段,嬌氣就會衍變為蠻橫、不講理、自私自利,
讓孩子變得滿心滿眼只有自己的利益。
現在讓他受點氣,是為了她以後在面對挫折和難關的時候,更好地迎難而上。

04批評的苦

人活著就會犯錯。
在孩子是非道德觀念還未完全形成之前,少不更事,總會惹事犯錯。
當孩子犯下錯誤時,家長有時候不忍心批評或選擇無視,
這樣只會讓孩子肆無忌憚地重複之前的錯誤,不辨是非。

前段時間有則新聞:剛上四年級的小陳,晚上放學後回家,
在3樓下電梯前,將樓層上所有按鍵全都按了一遍,
一個叔叔看到後,很不爽,狠狠地批評了他,孩子回家時眼圈紅紅的。

陳爸爸問他怎麼回事,他不願意說,
隨後,社區保安找上門來,說有業主投訴小陳坐電梯時,把所有樓層的按鈕按了個遍。
陳爸爸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嚴肅批評了孩子,
並告訴小陳:“你這樣做不僅耽誤了別人時間,給別人帶來不方便,
而且還會給電梯造成危險,你這樣做,爸爸也有責任,我們一起寫檢討。”

於是陳爸爸和孩子各寫一份檢討書貼在電梯裡,這一舉動,引發網友的無數點贊。
陳爸爸的做法,完全踐行了言傳身教這幾個字,也是批評的正確打開方式。
批評可以幫助孩子,完成自我反省和自我審視的過程。
雖然批評,會讓你傷心羞愧,但它會讓你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05失敗的苦

成長的路上,風波不停,失敗不斷。
失敗是人生常態,而且失敗總在成功之前發生。
吃得起失敗的苦,才能嘗得到成功的甜。
《當幸福來敲門》這個電影裡,男主工作不順,窮困潦倒,
妻子受不了壓力離開了他,他和五歲兒子相依為命。

因為房租拖欠太久被房東趕了出去,無處可去,
只能躲在地鐵站的公共廁所裡過夜,甚至靠賣血為生。

這種痛苦,外人難以想像,但他一直堅持不懈地探索自己的未來,
不能倒下也不敢倒下,電影的最後,落魄老爸終於應聘成功,這一刻,幸福終於來臨。
而且這個電影取材於真實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當今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

電影裡有句臺詞讓人記憶深刻:“當你認為最困難的時候,其實就是你最接近成功的時候。”
失敗過後,你需要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失敗了,而是你對失敗是否甘心。
不甘心那就爬起來繼續奔跑,將失敗的苦澀拋之腦後,繼續咬牙堅持夢想。

06
享受勇敢的“甜”

人生本身就是一場華麗的冒險,安於現狀才是最大的風險。
曾經一個小男孩問我:為什麼男孩一定要勇敢,我也很害怕啊,真希望自己是個女孩。
我跟他說:何止是男孩呢,女孩也需要勇氣啊,因為這個世界終究是屬於敢於冒險的人。

孩子天生是喜歡冒險的,只是在探索過程中,受了一點傷,
作為家長就會非常緊張,哪怕只是皮外傷也必須看過醫生才放心。

這樣在父母保護下長大的孩子,長大後不敢質疑權威,
因為這需要很大的勇氣,而他不具備。
於是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導致學習很被動,
不懂的問題也不敢問,成績自然也很難更上一層樓。

如果當初在冒險的過程中,孩子受了一點點苦、一點點累,
不是選擇放棄而是站起來,這份勇氣正是孩子以後披荊斬棘最鋒利的武器。

07
享受禮貌的“甜”

其實我們老師是偏心的,但不是偏心成績好的,
而是更喜歡懂禮貌的孩子,因為他會讓別人感到舒服。

之前有次因為暴雪,學校通知第二天停課,我因為有事沒有及時通知下去。
於是A同學給我了條消息:“明天上不上課?”,我回復了,但是覺得很不舒服;
差不多十分鐘後,另一位同學也諮詢了一樣的事,
她說:老師,請問明天要上課嗎?我回復這位同學的時候就明顯覺得愉快很多。

禮貌與粗魯只有一線之隔,只需你在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一點即可。
比如看見熟人打招呼,會問候長輩,將“請”、“謝謝”、“對不起”等時常掛在嘴邊。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試想想一個能力強又懂禮貌的人,誰會不喜歡呢?

08
享受樂觀的“甜”

在荒無人煙的沙漠裡,同樣的半杯水,
樂觀的人會說:“太好了,還有半杯水”,
而消極的人則會歎氣:“糟糕,就剩半杯水了”。

可見在相同的事情上,人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而樂觀的心態更容易讓人感到幸福。
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他更願意去解決生活中所面對的難題,也更容易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