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是每個德國家庭教育的第一節課
在德國人看來,品德、人格、
好的習慣是被感染的,
而不是被訓導的
是從小讓孩子
在心靈深處種下懂得的因,
才能收穫獲得的果
比起傳授知識,
德國人更注重傳授技能,
注重培養孩子一生的習慣
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繼續看下去...
「好的習慣是被感染的,
不是被訓練的」
德國人極為重視家庭教育,
也是唯一把父母教養兒童的義務
明文寫入憲法的國家
記得很小的時候,
父親從德國出差回來,
帶回來一個音樂盒
這個小玩意兒放在我手上的那一刻,
我驚呆了——
比我的小手指甲蓋兒還小的齒輪,
緊緊地咬合在一起,
每個邊緣都無比光滑整齊,
就像一個微縮的精密儀器
扭動發條,
流水般的音樂淙淙地流了出來
(後來我才知道,
那是莫札特的《小步舞曲》)天籟一般
從那一刻開始,
德國,這個國家的名字,
就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裡
十多年後,
我考入了北大德語系,
再後來,我真的踏上了
這片孕育了無數奇跡的土地——
璀璨群星般的哲學家與科學家,
品質一流的產品和設計,
引領整個歐洲的強大經濟實力…
但在德留學三年,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都由德國而起,
而事後德國人依然在全球受到普遍尊重,
為什麼全球各國似乎對德國人過於「寬容」?
而留學的後期,
我和一個德國家庭生活在一起,
而通過與他們的接觸,
我也終於找到讓我醍醐灌頂的答案
當時我還沒有結婚,
對怎麼帶孩子也沒有概念
剛開始,
在我眼裡德國人帶孩子特別隨意,
孩子愛爬哪爬哪,愛吃土吃土,
完全不管
但這些都是表面的,
後來我對德國的家庭教育改變了看法
德國家庭教育為什麼那麼成功?
教育在德國家庭教育中體現在很多方面
我們可以清晰地找到德國的國民素質普遍較高的原因:
好的教育培養好的習慣,
好的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
閱讀塑造了強大的民族
全世界圖書中有 12% 的語種是德語,
而德國的人口僅占世界人口的 1.2%
德國也是全世界人均書店密度最高的國家,
在柏林,每平均 1.7 萬人就有一家書店,
而這麼密集的書店裡卻永遠不缺讀者
玩手機的人很少,
都是拿著一本書在讀
去過德國的,你會發現,
在機場候機、在地鐵上,
玩手機的德國人很少,
不管大人還是孩子,
手裡經常拿著本書看,
還通常是有一定厚度
就算是 五、六 歲的孩子,
通常手裡也會拿著繪本,
安安靜靜地閱讀
德國人很少看電子書,
電子書的佔有率至今仍然很低
他們的書店裡和家裡都有大量的印刷書籍,
給孩子看的書更是品種豐富
在德國的公共場所,
你看不到喧鬧、喊叫的孩子,
安靜讀書的是大多數
從家庭到學校甚至到整個社會,
都很鼓勵孩子閱讀,
那裡的公共場所,
包括大型活動場所,
都會辟出一個安靜的角落提供書給孩子讀
德國不主張「學前教育」,
不准教孩子學數學、認字母,
但卻鼓勵家長陪伴孩子們閱讀
我的房東先生說,
他從幾個孩子剛出生
就開始給他們讀書
他還經常把書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們,
用他的話說:
「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
愛書的孩子永遠不會寂寞」
德國人很多好習慣是家庭教育的結果,
比如嚴謹、守規則、守信用、有公德
在德國,有一大套和兒童教育有關的繪本,
書店裡到處都是,
德國孩子幾乎都看過
它用一個個暖暖的故事,
來教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
培養好的習慣和好的品德,
也來教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父母的陪伴勝過一切教育 」
網上經常看到「德國禁止學前教育」這種說法
其實,德國不是沒有學前教育,
德國人對「學」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
「學」的內容與我們不同
德國當然也有幼稚園,
幼稚園通常每天只上半天課,
當然了,這也是在德國
「教育假」的支持下才得以實現
幼稚園老師會教孩子們如何乘坐公共運輸回家,
如何遵守交通規則,
在公共場合不可大聲說話,
甚至會對他們進行垃圾分類等社會教育
德國人認為,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
父母與孩子建立良好的、
安全的情感關係是孩子人格完整、
心智健全的基礎
在德國人的心中,
家庭的地位很高
大多數德國家庭都有家庭日,
父母會全身心的陪伴孩子
他們陪孩子散步、玩耍,
一起騎著車去野外……
而德國父母的陪伴
並不只是陪孩子玩,
教孩子規則,教孩子整理房間
做能力所及的家務,
都是陪伴的一部分
所以 6 歲的孩子
就已經有很強的自理能力了
一個國家真正的力量,
取決於公民素養
「一個國家的繁榮,
取決於她的公民的文明素養,
即在於人民所受的教育,
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
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
真正的力量所在」
對一個國家而言如此,
對每個孩子而言,
這段話同樣適用
精良的工業製造、美
輪美奐的藝術設計、
首屈一指的現代醫療,
愛因斯坦、倫琴、馬克思、黑格爾、尼采、歌德……
德國的世界名人群星璀璨,
史上獲得諾貝爾獎的德國人多達 102 人。
是從小讓孩子在心靈深處種下懂得的因,
才能收穫獲得的果
「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是每個德國家庭教育的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