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摟哈摟各位讀者~~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於「美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揭示了孩子優秀的祕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一起來看看是怎麼樣的事吧!
我在讀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時,曾記得書中介紹過一種特別好的獎勵孩子的方法,叫做“記功簿”。
從她女兒圓圓4歲時,家裡就弄一個小本子,專門記孩子做的好事。
比如“收好玩具”“自己編故事”“學會認表”這些小事,都用專門的一頁紙跟孩子一起“記功”,還用紅筆畫上小紅花表示獎勵。
孩子特別吃這套,沒事兒就會看本子,數自己的小紅花,不僅從中認了不少字,表現也越來越好。
隨著孩子長大,記錄的事件也從“幫媽媽洗碗”這種外在表現,拓展到“發生爭執能冷靜思考,冷靜處理矛盾”這樣的內在美德上。
直到圓圓上了初二,個性、思想、學習都表現得穩定,也有自己主見後才停下來。
其實這個方法,也特別適合多數家庭使用。
孩子們對周圍環境的反應,比我們成年人還要敏感得多。
你讓他相信他做得好,你是真心的讚揚他,肯定他,他就會發自內心的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這件事,並且從中獲得幸福感,和繼續下去的動力。
這個就叫做積極的心理暗示,父母們如果能利用好這一點,持續一段時間,一定能發現孩子們會更自信,更出色。
02
最早證明“有什麼期待,就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的”,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的一個實驗:
他隨機選取一所小學,又從每個年級隨機選了3個班級,給孩子們做了一項所謂的“快速迸發者測試”。隨後他拿著一份名單交給校長和相關老師,告訴他們這個測試能找出潛力最大的學生,但是需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
其實校長和老師們不知道的是,所謂的名單,只是隨機抓鬮抓出來的,他們跟普通學生沒有任何區別。
然而當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再次回到學校,對當初選取的班級進行測試,奇蹟出現了:
所有名單上的學生,各科成績都有了較大進步。而且性格也更加的開朗,自信心更強,求知慾更旺盛,也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甚至連智商都有很大增加,並且在長期研究中保持增加。
這個實驗向我們證明了,教師們受到實驗者的暗示,會對名單上的學生另眼相看,有意無意通過自己的行為,把期望傳遞給學生。
而孩子們也能通過老師給過來的積極暗示,來更加積極的回饋老師,以達到老師的期望。
這是一種很好的良性互動和迴圈,最後的結果,也一定是雙贏的。
03
仔細回想起來,其實類似的道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挺普遍存在的。
比如最開始只是一些客人出於禮貌、客套,讚美一個天賦一般的孩子唱歌好聽。
可是時間長了,這麼說的人多了,會發現孩子唱歌確實更有模有樣了。
比如有很多孩子一開始對某個科目並沒有明顯的偏愛,但在得到老師、家長几次表揚之後,開始有熱情。
不僅成績會一點點的提高上來,人也變得對這個科目有自信,越來越喜歡學這科。
當然,反過來說也是成立的。
當週圍人帶給孩子都是消極的,負面的評價,從內心不相信孩子,乃至給予嘲諷,孩子也極容易受到影響,表現會越來越差。
比如父母經常說一個孩子笨,寫字不好看,結果發現孩子真的不如以前聰明,寫字也越來越難看。
一個孩子如果每次說英語,都被周圍人嘲笑說發音不標準,久而久之,孩子哪怕單詞都背會了,語法也沒問題,可就是很難開口說流利的英語。
更加常見的例子就是關於孩子挑食這件事。常聽到一些父母們抱怨,類似於:
“我們家這個孩子真的是很挑食,就愛吃那麼幾樣菜,別的什麼也不愛吃。不吃香菇、不吃青菜、也不愛吃豆腐……愁死了。”
但是父母們可能不知道,除了某些遺傳因素和某些過敏因素以外,絕大多數孩子在年幼時的口味是沒有定型的。他們的味蕾在發育,可能會出現短暫的愛吃某個食物或不愛吃某個食物的階段,都很正常,父母經常變換口味做,孩子們會去嘗試吃的。
但一旦父母們不斷用身體語言和行為強化孩子們對食物的印象,那結果必然是孩子們越來越堅信自己的偏好,孩子們受到負面的暗示,真的會越來越挑食。
04
歌德說過,“人是怎樣便怎樣待他,他便還是那樣的人。一個人能夠或應該怎樣便怎樣待他,他便會成為能夠怎樣或是應當怎樣的人”。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其實完全可以在家裡面,儘量多的去給孩子提供一個積極的環境,讓孩子受到積極暗示的影響,來幫助孩子成長、進步。
☞1、經常給孩子具體的、有益的表揚
曾有位媽媽跟我訴苦,說鼓勵的辦法對我們家孩子根本沒用,表揚了也還是那樣。
其實這個更大的可能是,父母表揚的方式錯了。
比較好的表揚應該是充滿欣喜和讚賞的,言辭中要傳達出對孩子努力的承認、尊重和理解,最好配上眼神和肢體的動作。比如孩子玩拼圖玩的很好,父母要是簡單的誇他:“真聰明,真棒”孩子很可能會覺得很空洞,也可能不願意再去挑戰高難度的拼圖。
但是父母如果可以誇獎他:“哇,你可以這麼快就拼完啊,有幾個地方很難找呢,看得出來你一定很專心也很努力了,現在你一定感覺很好吧。”
父母的表揚越真誠,越具體,孩子們就越會發自內心的感到被信任,被肯定。
☞2、用給孩子的指導代替批評
孩子表現好要表揚,但肯定也有表現不好的時候。這時建議父母們可以採用陳述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句式來進行。
比如同樣是孩子亂扔自己的髒衣服,如果父母說:“你看你怎麼總是這樣又髒又懶的,光知道亂扔也不知道收拾,將來能有什麼出息。”
這就是典型的負面暗示,不僅父母教育的目的沒達到,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真的很懶,以後更難教育。
不如跟孩子說:“我看到沙發上有髒衣服,需要你把它們扔進髒衣簍,你什麼時候去?”
我們可以批評孩子們的行為,但不要攻擊孩子們的人格,這樣就既解決了問題,又不傷害孩子。
☞3、給孩子提供可供學習模仿的榜樣
哈佛大學《幸福課》的講師泰勒博士曾經介紹過一個實驗,把學生們分成兩組,分別介紹一些社會精英人物們。但是,在面對第一組學生的時候,實驗人員只介紹這些人物的驚人成就。
在面對第二組學生的時候,不僅會介紹成就,也會跟學生們介紹這些人達到這些成就之前,所經歷的事情,包括挫折、迷茫、困惑、和堅持的過程。
實驗結果顯示,第二組學生明顯比第一組學生更願意,也更有信心成為“精英人物”。
孩子們都有一顆向上的心,但父母如果只跟孩子們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取得了怎樣怎樣的成績,孩子是很難去向這個方向靠攏的。
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的是別人是如何做到的,他們在優秀之前都經歷了什麼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通過什麼樣的辦法來提升自己的。
比如,我們可以給孩子們多準備一些適合孩子們閱讀的名人傳記、名校老師、成績優異的學生撰寫的學習方法方面的書籍。
這些都能給孩子們一個很好的暗示,就是既然他們可以做到,那麼我應該也可以做到。
有句話說,父母對孩子前半生的教育,往往決定了後半生孩子對待自己的命運。這話真的很有道理。
一個充滿抱怨的家庭,必然會有一個看什麼都不順眼的孩子;
一個樂觀有愛的家庭,自然不難教育出凡事積極爭取的孩子;
父母在言談舉止中,展現出的對孩子的態度和期待,流露出的種種或積極或消極的暗示,都在一點一滴中,塑造著孩子長大後的命運。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臺,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