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重物質獎勵,容易出現目標錯位。
如:“做好這件事,我給你買······”
這可能讓孩子以滿足物質欲望的目標替代成長需求的目標。
2)、討好型誇獎,容易使孩子迷失自我,
如果孩子穿好自己的衣服被誇成“你幫媽媽把衣服穿好了”。
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自我服務,而不是為別人服務,誇錯了就會消弱孩子的責任意識。
3)、空洞的誇獎,使孩子越發糊里糊塗,
比如很多父母喜歡對孩子說“你真棒!”就沒下文了,
孩子稀里糊塗不知道父母在誇自己什麼。
4)、過度誇獎,容易助長孩子的虛榮心。。
5)、比較型誇獎,容易讓孩子滋生攀比心理。
比如:“你比某某人乖”,孩子比較容易爭強好勝。
誇獎孩子的錯誤行為,使孩子缺乏規則和規範意識,
可見,錯位誇獎都是無效的,甚至是有害的,使孩子迷失成長的正確方向。
那麼怎樣誇孩子才有效呢?
首先是激勵性,父母對孩子的誇獎,要讓孩子獲得良好的感受和體驗,
保持喜悅是心情,以激發孩子內在動力,更加充分地挖掘孩子的潛在能力。
再者是真實性,父母誇獎孩子一定要誇之有“物”,
把“看到的"反饋給孩子,重在鼓勵孩子行為過程,
而不是行為結果。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更加自信、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