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於「作為好父母,這幾點請做好!!!」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父母一定不能說的話
你的孩子可能在一個方面比不上別人的孩子,但是在另一方面卻遠遠強於別人的孩子。而你,發現了孩子比別人強的這個方面了嗎?比如,你的孩子雖然愛玩一點,但是天性善良,富有愛心,懂禮貌;也許腦子沒那麼靈活,但是很上進,很努力,很正直;也許不善於交際,但是很細心,很獨立。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抓住孩子的缺點不放,而不對他的優點加以讚揚和鼓勵呢?
1:別動不動就向孩子繳械投降
算了,算了,不過,就只有今天,下不為例。
好了,別哭了,媽媽給你買去就是。
好吧,好吧,這次爸爸帶你去玩,以後不許再這樣耍賴哦。
必須拒絕孩子時絕不“心慈手軟”
童童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裡。做母親的,總覺得孩子沒有父親很可憐,所以他有什麼要求,也儘量滿足。甚至一些無理的要求,能做到的,她也一定做到。童童一直被媽媽這樣寵著,也慢慢有了小脾氣。有的事媽媽不答應,他就耍無賴,使小性子。有一次,睡到半夜,孩子忽然醒了,硬是要吃水果。深更半夜的,到哪兒去買水果?母親為難了。她只能安慰孩子:“現在外面沒有賣水果的。咱們再睡一會,天一亮,媽媽就給你去買,啊。”童童仍然不依不饒,哇哇大哭起來。做母親的最後也火了,把孩子狠狠打了一頓。她也終於明白自己的溺愛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很多的父母就是這樣自己給自己製造負擔的。
2:語帶嘲諷會寒了孩子的心
老是心不在焉,說不定哪天腦袋也會忘了帶回家!
真是豬腦袋,連老師佈置的作業都記不清楚。
哎呀,竟然主動念起書來了,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喲,得了滿分,可真是讓人吃驚啊。
嘲諷是惡毒的武器
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平時口才不怎麼樣的父母,一旦挖苦起孩子來,可真像是有非常好的天賦。
“今天主動來幫忙啊,是吹的什麼風啊!”
“同一件事你到底要我重複多少次才能做得好?你是聾了嗎?”
“你可真聰明呀,十道算術題就有九道算錯了!”
聽聽這些話吧。本來只需說聲“謝謝你的幫忙”、“我只說一次,你要聽好”和“算錯了沒關係,重新來”就可以了,可是做母親的偏偏要語帶譏諷,把話說得酸溜溜的。
這麼做的父母沒有意識到,這種話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人身攻擊。用這樣尖酸刻薄甚至冷酷無情的語言來傷害孩子,它不是一種“惡毒的武器”是什麼?它傳達出的資訊就是對孩子的不信任,對他取得的成績的蔑視,對他的人格的侮辱。它就像一把利劍深深扎進孩子幼小的心靈裡。
3:不信任就是不尊重孩子
就你那破鑼嗓子,還想當歌星?做夢吧!
別逞能了,你哪會做這個。
這麼簡單的都不會,看你將來怎麼辦!
小孩子懂什麼,一邊玩去。
你怎麼知道孩子不行?
“奇奇,你將來想去做什麼呀?”爸爸問。
“我要當中國最好的大學校長!”奇奇很認真地回答。
一旁的媽媽冷笑一聲插話了:“切!你那五門有三門不及格的成績還想當校長?”
奇奇想起這次期末考試的成績,不禁低下了頭。
拿破崙說過一句話: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世上的事,只要肯努力,就有做到的可能。重要的是,首先你要有這樣的理想。
你能想象的到上面的事例中,媽媽的話會怎樣打擊奇奇的自信心嗎?孩子要當大學的校長,跟他現在的成績有必然的聯絡嗎?理想和現實,肯定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倘若連個理想也沒有,又何來奮鬥的目標和動力呢?本來應該受到鼓勵的孩子,卻遭到媽媽的一頓搶白,他心裡肯定不是滋味。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改變。用靜止不變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是很不科學的。作為父母,哪怕你瞭解孩子的性格、能力、天賦,也無法斷定孩子將來一定能做什麼,一定不能做什麼。
與其打擊孩子的自信,不如給他一份希望。
你就那麼吝嗇自己對孩子的信任嗎?
4: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
你真的很沒用,你到底能做什麼啊?
天天都把衣服弄這麼髒,看看你,跟個叫花子似的。
你將來就配給人家刷盤子吧!
你是豬吧?
即便是父母,也無權侮辱孩子的人格
“笨得跟豬一樣!”
“你簡直一點用都沒有!”
家長氣極的時候這樣的話容易脫口而出。孩子是自己的,大人覺得有權罵,而且口不擇言,有時故意說惡毒的話來解氣。
做父母做到這個份兒上,真得好好反省一下。
孩子再怎麼錯,也不至於否定和侮辱他的人格。是的,也許孩子還沒有人格意識,但是他會為這樣的話感到屈辱,會覺得自己的心靈被刺傷了。這樣的傷痕也許一留就是一輩子。
孩子做了錯事,就事論事已經能夠教育他,為何要牽扯到人格尊嚴上去?難道你罵孩子“跟豬一樣笨”,他以後就可以變聰明瞭?既然對孩子有害無益,又何必說些不中聽的話來傷他的心?
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孩子雖小,他也是人,有自尊心,希望獲得肯定與讚揚,不喜歡被罵。難聽的話他未必聽不出來。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就表明他是個獨立的個體,他的人格神聖不可侵犯。
別讓一句話毀掉了你的孩子
別人侮辱他,取笑他,也許孩子不會當一回事,可是,連自己最依賴的父母都這麼罵,他還能對自己有什麼信心?
5:嘮嘮叨叨只會令人厭
去學習,聽到沒有!今天你已經玩了很久了,從上午開始玩到現在,總該花點心思在學習上吧。還坐在那裡不動,我說的話你到底聽到沒有啊?你到底去不去?還不去是吧?……
媽媽說的話你總是不聽,現在吃到苦頭了吧?以後看你還不聽話!喂,我說的你到底聽進去沒有?你要是再不聽,下次只會吃更大的苦頭。到時候可別怪媽媽沒提醒你……
老調重彈不起作用
人們對於自己擁有的、隨時可聽可看的東西,常常缺乏熱情的關注,並逐漸把它忽略掉了。也就是說,對於不是惟一的東西,人們往往不會重視和珍惜。
那麼你可以想想,如果在孩子的耳邊老是重複同樣一句話,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物以稀為貴,相信說話也是這個道理。
常有母親抱怨:“我家孩子老是不聽人說,真讓人操心。同樣的事要說幾遍才聽得進去。”究竟是孩子不聽話,“同樣的事要說幾遍”,還是“同樣的事要說幾遍”,孩子才不聽話?既然那些話隨時都能聽到父母講,今天沒注意,明天還可以再聽,當然也就心不在焉了。
6:別把孩子比來比去
你看隔壁的小明,一直都那麼聽話,你怎麼跟人家比啊。
你怎麼不學學你姐姐,整天就知道玩啊玩的。
人家的孩子一回家就複習功課,你就知道玩遊戲!
你就不能像……
為什麼非要把孩子比來比去
明明放學回家,一放下書包就開啟電視,因為待會有他最喜歡看的動畫片。正在準備晚餐的媽媽見孩子回來就顧著看電視,有點生氣,忍不住數落起來:“你就知道看電視!作業做了沒有啊?你看弟弟多聽話,一回來就做功課,做完了還幫我出去買東西。你跟他比比,還像個哥哥的樣子嗎?”“是啊,是啊,什麼都是弟弟好,那當初你幹嗎要生我?”明明生氣地喊起來。他就是不明白,為什麼同樣是媽媽的孩子,弟弟老是受到表揚,而自己總是捱罵呢?難道自己就真的一無是處,真的這麼多餘嗎?媽媽的話真的很傷他的心。
這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個。如果你是一位母親,你能理解孩子遭到這種數落時的心情嗎?
7:這樣的話傷孩子自尊
給我滾!就當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
你以為你是誰,你可是我養大的!
媽媽不要你這種不聽話的孩子,現在馬上給我滾出去!
你簡直一無是處!
你很討厭!
愛你的孩子,首先給他尊嚴
“養個你這樣的孩子,我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
“你可是我養大的,有本事別讓你老子養著你呀!”
……
父母動怒的時候,往往口無遮攔。因為是對自己的孩子,覺得有資格罵,所以多難聽的話都能說出來。有時覺得說得越難聽,越能提醒孩子注意。哪裡想到,許多話是有嚴重後果的,絕對不能說出口。上面列出的,可是禁語中的禁語啊。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尊嚴!如果連自尊也隨便被踐踏,他還算一個獨立的人麼?孩子雖小,但一樣有生存的權利、做人的尊嚴。忽略孩子的基本權利,這樣的父母是不合格的。
很多父母可能會說:“孩子是我生我養的,我怎麼不能說他?”沒錯,是你給了孩子生命,給了他生存的保障,但是生他是你自願的,養他是你的責任。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也不是你的奴隸,你有什麼權利剝奪孩子的尊嚴呢?
8:知識比分數重要
這次考試得了多少分?排第幾名?
怎麼又只考了這麼點兒分?
除了分數就不能問點別的?
做學生的,都知道流傳甚久的一句話:“分,分,學生的命根。”在學校裡,老師看重的是分數;回到家裡,父母問得最多的也是分數;親朋好友來了,問的還是分數。成績好的孩子,倒覺得沒什麼;成績差一點的,簡直就無處藏身。
是啊,孩子們也不明白:為什麼從來只問分數?
“最近考試了沒有?得了多少分?”
“這次考試在班上第幾名啊?”
有的父母也許並不是在意分數,而是以這種方式來表示對孩子的關心。誰知倒弄巧成拙了。在孩子聽來,它只是讓人感到厭煩的一句話罷了。張口考試,閉口分數,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就不能例外一下,換點別的東西問?
你大可以換個角度,問問他這次考試的題目難不難,有些什麼題目。要是考語文,可以和孩子討論討論作文;要是考英語,可以讓他講講試卷上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打聽一下他最近學到了什麼新知識,班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學習有沒有碰到困難,是如何解決的。甚至可以跟他討論學習中的某個問題,既幫助他思考,又能從側面瞭解他的學習情況。
如果你實在想知道孩子的成績,可以直接對孩子說:“讓媽媽看看你的試卷,可以嗎?”你的溫和平靜的語氣,會消除孩子的顧慮。只是,不管你看到孩子的成績如何,都不要毫不客氣地責罵他。你陪著他,幫他找出錯誤,分析原因,這才是一位好家長應該做的。
9:讓孩子把話說完
住口!
不用解釋了!
不要再說了!
為什麼不讓孩子把話說完
這裡先來看一段資料:
“父母讓我們住口,而他們卻整天喋喋不休。”
“父母太小瞧我們了,一點也不給我們講話的機會。”
“為什麼讓我們閉嘴?我們心裡有許多話要說給父母聽呀!”
不久前,一所社會諮詢機構對兩千名在校學生做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住口”是孩子們最不願意聽到的父母說的話之一。
是啊,為什麼父母自己老是嘮叨不停,而不給孩子自由表達的機會?把孩子的嘴巴封起來,然後自己說個不停,這也未免太不公平了。
常常有這樣的情況:父母決定了一件事,孩子持有反對意見,剛說了一兩句,父母就聽不順耳了,喝令他“住口”。父母老是覺得孩子不懂事,輪不到他們說話。其實,孩子從他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哪怕孩子氣一點,也的確可以啟發父母,彌補父母的決定或認識的不足。
10:恐嚇威脅孩子是愚蠢的做法
要是再不聽話,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去。
再哭?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
再哭,讓狼把你叼走!
還敢撒謊,我撕爛你的嘴巴!
走不走?不走我走了!
孩子更需要安全感
記得曾經見過這樣的場面:
一位母親在路邊哄孩子。小孩子不聽勸,拼命地哭。母親說好話,給他東西,都不管用。最後,母親實在不耐煩了,大聲說:“你還哭不哭?再哭我就走了!”並做出要走的樣子。孩子哭得更凶了。母親二話不說,扭頭就走。孩子見媽媽真的走了,不要他了,慌了神,趕緊追上去,邊哭邊喊:“媽媽,不要扔下我,我不哭了……”
這樣的場面看著是很令人心疼的。這位母親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非這樣對孩子不可嗎?父母是孩子最依賴的人。孩子從出生起,就對父母有特別的眷戀,同時也有著沒有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潛在不安感。心理學上管它叫“基礎不安”。不管孩子是否懂事,他的心裡,都經常有“爸爸媽媽會不會不要我”這樣的擔憂。在這種心理背景下,還對孩子說“你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他的潛在不安會加劇,易於受到大人無法想象的打擊。這種精神上的不安,很可能會讓孩子做出極端的舉動,比如自殺。到這個時候,父母后悔就太遲了。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葡萄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作為好父母,這幾點請做好!!!」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