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長大,分房是必然的。
可如果媽媽腦子裡全是這些冷冰冰的數字,
又如何看到一個真實的孩子?
如何滿足孩子最本能的需要呢?
當孩子沒有準備好,
就以“媽媽是為你好”的理由
把孩子推出去,這是愛嗎?
其實,關於孩子什麼時候
應該跟父母分房睡,並不能一刀切。
如果非要有一個答案,
那應該是:分房最好的年齡是孩子準備好的時候。
分房難,難於上青天
“真是要崩潰了!”
前兩天和妞約飯,幾天不見,
臉上已經有了兩個烏青的大黑眼圈。
細問才知道,她最近正在給兒子分房,
可都連著5天了,房沒分成,她卻快撐不住了。
“兒子睡不踏實,我也睡不踏實,
經常頭剛一碰枕頭,那邊就開始撕心裂肺地哭開了。
“那為什不晚點分?”我有點納悶。
“那可不行!專家說了,過了4歲就得分房,
再晚會影響孩子獨立性,我家都4歲半了,
還是男孩,再晚我擔心性早熟......”
聽了妞的話,我沒忍住,
“噗”地一下笑出聲,這是哪個害人的專家呀???
若不是常年在育兒坑裡打滾,
我怕是也要恐慌了。
從未想過,分房睡
竟然成為一條評判孩子是否獨立的紅線。
而網上有關孩子分房年齡的“專家說法”,也是眾說紛紜。
“三歲四歲不分房,五歲六歲悔斷腸”
“和孩子分房超過這個年齡,就危險了”
那麼,到底有沒有統一的分房睡標準年齡呢?
不分房,我們究竟在怕什麼?
早先,馬伊琍曾在微博講述了自己與女兒分房睡的經歷,
她不斷反問自己:我究竟在怕什麼?
怕她跟我們睡一張床就太依賴?
怕這種依賴會破壞了孩子長大後的獨立?
但其實,獨立這事兒,
絕不是把孩子推出去就能培養出來的。
即使孩子僥倖達成大人的目的,
那也只是孩子被迫套上了一層“偽裝獨立”的皮。
要知道,這種行為主義的訓練之所以有效,
大都是建立在孩子對母親回應的“絕望”基礎之上的。
是的,我們的孩子只是“被迫”獨立了。
真正的獨立,從來都是建立在足夠的安全感之上的。
正如心理學家李雪所說:
“愛向內灌注滿了,自然會流向外界,
也才會建立起對這個世界的信任。”
沒人會願意在極度害怕時,
還被逼著走一條玻璃棧道。
可是為什麼要逼一個孩子,
在沒準備好的情況去面對另一個屋子的黑暗呢?
孩子3歲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安全感,
我絕不會拿“所謂的獨立”去消耗。
除此外,關於早熟的言論,更是胡扯。
早在我們父輩時,很多人家裡房間小,
常會擠在一張大通鋪上,可他們並未因此就過早發育。
反倒是現在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
孩子誤吃一些激素類食物,性早熟的情況才變得更多。
早熟和父母同睡,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再退一步說,現在很多家庭,
因為房子小或在外地租房,暫時並不具備分房條件,
面對這些育兒謠言,若信以為真,該怎麼辦?
其實,孩子早期和父母合睡,反而對孩子成長更有益。
美國的詹姆斯·麥肯納教授,
幾十年致力於研究親子睡眠行為,
他認為每個孩子在出生時都帶有自己專屬的“睡眠性格”,
無論是準備同房睡還是獨睡,都應該是一個家庭的私事。
對於2-4歲的孩子,
晚上往往是孩子精神最虛弱的時候,
而父母的擁抱,甚至是體溫、呼吸聲
都可以帶給孩子最需要的安全感。
用“大床邊放小床”的方式,
來避免夜晚壓到孩子的風險,
但對於是否分房,幾歲分房,
還真不要上綱上線地逼迫。
畢竟,只有當我們“放下”標準,
才能真正“看見”孩子。
分房這事兒,這時候,
別說是年齡標準了,什麼標準都不管用。
一直關注育兒的馬伊琍,
也曾多次後悔給愛瑪做分房睡訓練。
不禁感慨,“就讓她躺在我們身邊又如何,
歲月如梭,我們還能擁有他們幾年?”
“養孩子,真不是隨便提個觀念就敢稱自己專家達人的,
沒親自養大過幾個性格不同孩子的,
沒個十幾年以上經驗跟隨來以觀後效的,都別逞能!”
“看見”真正的孩子
拋開年齡、早熟等一切烏七八糟的標準,
遠離延遲滿足、挫折訓練這些不靠譜的謠言,
我們才能真正幫助孩子實現最自然的“分房睡”。
比如,比起生猛的分房,分床是一個溫柔的過渡
在分房睡的過程中,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要允許孩子“倒退”。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情緒反復是再正常不過的。
尤其是當他們生病、或者疲憊的時候,
更渴望能再緊緊地賴在媽媽身邊。
這時,請一定要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
“嘿,寶貝兒,無論是否分房,爸媽都永遠愛你呀”。
你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時間,
就像相信她在你肚子裡成熟後
會自然的離開你的子宮,
相信她會自然離開你的乳房,
相信她會主動提出分房。。。
也會突然有一天,成為別人的老公或妻子。
而我們能看著她漸行漸遠的背影,感歎“不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