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 包括青春期 然而99%的父母都做錯了!

1.不被認同就是這麼簡單

麗是我一個要好的朋友,30多歲
她性格乖巧溫順,對朋友寬容大度
在單位,她勤勉肯干,
領導也很肯定她的工作

結婚後很幸福,
丈夫非常疼愛她,
她也很體貼丈夫

但是最近不知怎麼了,
一見面,麗就跟我說,
這段時間自己在老公面前像個孩子一樣
一聽到老公誇獎自己心裡就美滋滋的
但一感覺老公忽視她,心裡就很失落、很難受

而且自己以前總會去討好老公,
但這段日子卻控制不住地指責他,
說他這裡做得不對,那裡弄得不好
我開玩笑地說,
那是你童年在父母那裡得到的關注和欣賞不夠,
現在就希望在老公那裡得到啦!

指責別人,那是在宣洩你多年的壓抑

麗愣住了。

麗在家中排行老二,
上面有哥哥,下面有妹妹。
童年的記憶中,哥哥最受父母的關注,
哥哥的一切要求總能在父母那裡得到滿足,
哥哥的每一點成績也總能得到父母的讚賞,
而嬌小的妹妹也比較能獲得父母的照顧。

而處在中間的她卻總是被忽略,
似乎父母總關注不到她的存在,
她的要求在父母那裡總被認為是不合理的,
她的努力和成績在父母眼裡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而且她還要擔當起照顧妹妹的責任

童年時期,她常常會感到委屈、不公平,
但幼小的她已經懂得討好父母、討好周圍的人,
以獲取大人們的關注,
這也形成了她乖巧溫順的性格

這樣的成長經歷不斷給她這樣的信息:
哥哥、妹妹很重要,
而自己是不重要的,是沒什麼價值的。
而她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這樣的事實。

她卻不知,自己的那份被關注、
被肯定的渴望早已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就這樣帶著渴望,一直到成年。
結婚後,愛人對她的寵愛,
重新喚醒那份在心底埋藏了多年的渴望。
她開始渴望丈夫像父親一樣愛她、關注她、
重視她、肯定她、欣賞她。

就在獲得滿足的過程中,
她不再那麼小心翼翼地討好別人,
而變成了一個指責丈夫的女人
這種指責並沒有惡意,
但它卻能讓一個人多年的壓抑宣洩出來

有時候,我們長大成人,
便忘了小時候受過的傷害,
但其實,當時的傷疤還在,
在某個瞬間,某個關口,
再一次刺痛我們的神經

2不認同會給孩子挫敗感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
只是父母有時還沒有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
時常還會深陷在自己的情緒中,
根本顧及不到孩子的需要和感受

父母想愛而無力愛,
想愛而不懂得怎樣愛。
或者有時,他們雖然想表達關心,
但卻選錯了方式——用否定、嘲諷去打擊孩子
從而樹立起自己作為父母的“威嚴”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
多多少少或有意或無意,
都會留下一些心理的傷痕

馬丁在《超級演說家》中的演講
“父與子的戰爭”
其中有一句:我爸對我深深的不認同,
會從小帶給我深深的挫敗感,
這種挫敗感會轉化為深深的逆反

還有個朋友說,自己從小到大,
從來沒有做過一件事,
被母親誇過,哪怕是滿牆獎狀、滿櫃證書,
也撕不掉在母親心中“什麼都不行”的標籤

從十幾歲開始與母親對著干,
直到現在,年近三十,
依然凡事與母親反著來
比如婚姻。母親一直催,她就一直躲

記得一句話,大意是:
什麼都順著父母,說明你沒長大。
什麼都逆著父母,也說明你沒長大。
只有你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與自主決定的心智,
你才真正長大

3逆反,就是錯嗎?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發表演講時說:
不要讓他人的觀點所發出的噪音淹沒你內心的聲音。
最為重要的是,要有遵從你的內心和直覺的勇氣,
它們可能已知道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所以說,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孩子“逆反、不聽話”
也許僅僅是因為,小傢伙已經長大
有了自己內心的聲音,希望得到你的認可而已

有時候,他們想要的,可能只是一句:
孩子,你能這麼想,真棒!
但事實上,我們說出口的往往是:
你怎麼能這樣想呢?這是不對的

但靜下來想想,到底何為對,何為錯?
其實,只要不違反公德,不觸犯法律,
不危害他人,能愉悅自己,就是對

4認同,是化解青春期叛逆最好的“藥方”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個典型的特色,
就是抗逆父母親,有自己的主見,不聽話。

事實上,當孩子的身體成長到某一個階段,
他的荷爾蒙有變化的時候,
他會產生一種所謂的成人感這
是一個比較正常的逆反,家長不要急於否定

例如孩子想自己做一些決定,
這個時候家長需要知道,
孩子做的這個決定是他可以有的空間,
他需要開始學習練習,
知道做每一個決定都會有一個後果

他要從這個後果知道哪些決定
是他將來成熟的時候他該做的,
哪些決定是他不該做的

青春期是訓練孩子
準備成為大人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
要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從小事開始練習做決定。

這個時候做家長的就不要去惹兒女的氣,
在不相關的事情上,
家長不要有太多的干涉。
例如孩子穿著短褲短袖,可是天很冷。

其實沒有關係,天冷不要緊,
只要不危及到他的生命,他出去感冒,
這是他自己的決定,這是他學習的機會
這不會對兒女造成多大的傷害,
一點小小的功課是他人生必經的一個過程

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不是逆反,
這是孩子在發展他的自主跟成人的一種能力。
所以這個時候,
我們不要急著去否定和糾正,
不妨放他這樣試一次

還有,家長要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
與孩子建立起正向的連接。
我們中國的父母親有沒有花時間在孩子身上?
回答是肯定的“有”
但是我們沒有花時間跟孩子溝通

家長經常問的就是作業做好了沒?鋼琴練好了沒?
家長跟孩子的對話很少關心孩子的生活,
很少問孩子在學校里的一些事情
如果孩子講學校里發生的事情,
家長几乎是給孩子一些批評指教,
而不是去認同孩子說的

我的孩子在外地讀大學,
一天他半夜12點多打電話給我說:
“媽媽,我已經讀了三四個小時的書,但是還是讀不完。”
那孩子一定也很著急,也很困,
都已經半夜了,但是又沒寫完功課
這個時候就要跟孩子情感上有連接

我就鼓勵孩子說:
“那你一定很累,你還是都把它完成了,
媽媽知道你是一個很有毅力,
而且會克服困難的孩子”

當我這樣和孩子對話,我就把握了機會,
這樣孩子的情感會滿足。
因為你跟他站在同一條線的時候,
他就感覺他的情緒被你了解,
你真的關懷他,你真的了解他,
他的情感會滿足

你如果跟孩子講你是不是又跟同學出去玩,
這麼晚才開始做功課,難怪還沒寫完。
這樣就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下次有事情的時候,他就不會再跟家長講了

有時候,家長的不認同,
會讓原本聽話的孩子產生怯懦、自卑心理,
讓叛逆的孩子變得更叛逆

所以,下一次,當孩子遇到問題時,
不妨先站在他的立場,認同他的感受,形成共情。
即使孩子真的做錯了,
也不要用過激的言語去否定它
畢竟,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改過,而非羞辱!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