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嫌你家孩子動作慢嗎?孫儷催孩子洗手催800遍,但絕不怒罵,因為「優秀的父母允許孩子慢下來!」

前段時間,
孫儷在微博上記錄了餐廳吃飯催兩個孩子洗手的心路歷程,
許多網友紛紛表示有同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老母親。
「我叫了八百遍先去洗手,沒人理我......」
「我又叫了八百遍催他們去洗手了。」
「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在這樣的催促聲中長大的我們,
現在為人父母,就像接力賽一樣,
繼續用同樣的語調催促我們的孩子。

快點起床!
快點洗手!
快點吃飯!
快點走路!
快點寫作業!

一遍又一遍的催促,
飽含著我們的苦口婆心,
也考驗著我們的耐心,
一場家長和孩子之間意志力的較量也就此開始了。

但很多時候,
我們發現,在催促聲中,
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催促不但解決不了問題,
還讓我們內心越來越焦慮。

那面對孩子的磨蹭,
如果我們不去催促,該怎麼辦呢?

先對症再下藥,應對孩子磨蹭,
我們需要先瞭解背後的原因,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能產生效果。

誤把專注當磨蹭

記得之前有一次去幼稚園接女兒,
去得有點晚了,
只剩下女兒和另外一個小男孩,
一個老師帶著兩個孩子正在折紙。

女兒說:“等我把這個小船完成再走。”
我說:“好。”就坐在旁邊等著。

這時候男孩的奶奶也來了。

她一看到孩子就說:“快點走吧!“
小男孩正折了一半,頭也沒抬說:“等會兒。”
奶奶就大聲說:“都這麼晚了,還等什麼等?”
老師說:“讓孩子把這個小船折好吧,您耐心等幾分鐘就好了。“
奶奶卻說:”這孩子從小就知道玩,玩起來沒完沒了的。”

說完走到男孩身邊,一邊拽孩子一邊催:
“快點快點,別玩了,快收拾書包,
奶奶一會兒還有事兒呢,別磨磨蹭蹭的,聽到了嗎?”

這個奶奶錯誤地把孩子的專注當成了磨蹭,
因為我們成人常常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
不顧及孩子的內心需求和感受。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並不是個例。

海灘上,孩子正在專心地建造城堡,
父母開始催促:“該走了,別磨蹭了!“
公園裡,孩子正在低頭看地上的螞蟻搬家,
媽媽叫到:“該回家了!別磨蹭了!”
家裡,孩子正在搭建樂高積木,
姥姥開始喊:“該吃飯了,別磨蹭啦!快點洗手吃飯!”......

孩子正在投入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我們沒有看到他的專注,反而覺得孩子磨蹭拖拉,
不斷打擾他打斷他,催促甚至責備孩子。

我們希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卻常常不經意間給孩子貼上磨蹭的標籤,
破壞了注意力,甚至扼殺了想像力和創造力。

父母包辦代替多

許多家長嫌孩子磨蹭,
怕耽誤時間,就代替孩子做這做那。

孩子早上不能按時起床,動作慢,
家長就忍不住替孩子穿衣洗臉;
老師佈置了手工作業,家長親自上陣,
孩子只是輔助甚至旁觀;出門趕時間,
孩子在笨拙地系鞋帶,家長趕緊替孩子系好;......

家長急於給孩子幫忙,
試圖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沒想到孩子越幫越慢,還養成了依賴的習慣:
我就慢慢做吧,反正有人會幫忙。

家長總覺得孩子太小,
長大自然就會了,
就為孩子處處包辦,
結果孩子不能為自己的事情負責,
學會了推諉責任。

要想讓孩子改變磨蹭,
需要家長先改變自己。

你替孩子做得越多,
孩子就越拖拖拉拉。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
放手讓他自己去做,
他才能學會自我負責。

若是因磨蹭出門晚了,就讓他承擔遲到的後果;
若是因磨蹭作業沒做完,就讓他承擔被老師批評的風險。

當孩子嘗到一點點苦頭,就能明白磨蹭的代價,
下次他就會提醒自己要準時,
也會為該做的事情提前做準備,鍛煉得多了,
他自己的能力增強了,自信心也會隨之提升。

遇到困難需幫助

兒子有段時間做數學作業特別慢,
觀察了幾天,發現他在碰到難題時,
就緊鎖眉頭,眼睛盯著卷子,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十來分鐘。

原來他是因為學習上遇到了困難,
所以才導致做作業磨蹭。

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批評和指正,而是支持和幫助。

我跟他說:
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
不要死摳,先往下做,
等都做完了再思考不會做的題,
如果還是不會做的話,可以叫爸爸媽媽和你一起討論。

從那之後,
他做作業的速度慢慢提高了。

沒有哪個孩子願意故意磨蹭,
我們可以多觀察孩子,
和他溝通,瞭解他學習的動態。

如果發現他遇到困難,
就積極幫他去解決,
成為孩子可以信任的支持者。

完美主義要引導

我一個大學同學的孩子陽陽馬上要上四年級了,
老師要求每天寫一篇小日記。結果媽媽發現孩子最近越來越磨蹭。

老師說,要把標點符號寫準確。
陽陽常常拿不准是用逗號還是句號,於是擦來擦去。

老師說,要把字寫在田字格裡。
有一個筆劃寫出格子外面了,陽陽就要操掉重寫。

擦得太多了,陽陽覺得作業太不整潔了,
就撕掉重新寫,這樣做也就耽誤很多時間。

媽媽說:“已經寫得很好了,可以了。”
但陽陽不聽,還沖媽媽發脾氣。

孩子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但是效率太低了。

其實陽陽不是磨蹭,
而是認真地在跟自己較真,
刻板地執行著自己的標準。

有些孩子天生具有“完美主義傾向”,
追求一絲不苟的秩序感,這時需要家長的適當引導。

媽媽可以引導孩子發現學科學習本身的樂趣,
拓寬孩子的關注點,讓孩子更關注知識的趣味,
體驗學習的價值感,而不是把關注點隻放在形式上。

經過恰當的引導,
“完美主義”的孩子就慢慢學會了不再跟自己較勁,
而是更關注學習的過程,效率也會有所提高。

時間觀念需培養

小孩子對時間的感知跟大人不同。
8歲以下的孩子很難把用分鐘表達的時間轉化成具象的東西。

我們想讓小孩子10分鐘後出門,可以這樣解釋:
“10分鐘大概就是你看完《小豬佩奇》兩集那麼長。”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我們可以用明確的語言告訴他:
15分鐘後我就洗完衣服過來陪你玩。
而不是說:“等我有空了再說。”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逐漸理解時間的概念,培養他的時間觀念。

曾聽有個媽媽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孩子有段時間不願意刷牙,
或者勉強去刷也是敷衍了事,
她就想了一個辦法,
每次刷牙時放一首孩子喜歡的兒歌,大約四五分鐘,
這樣既讓孩子愉快地刷了牙,又保證了刷牙的時間長度。

我也一度為孩子們上床睡覺晚而煩惱,
後來我們就把睡覺前要做的事情提前安排好,
比如9點的時候,就提醒孩子們該刷牙洗漱了,
9點20,我們一起講一個睡前故事,9點30熄燈睡覺。

如果不提醒的話,
就會發現,9點半了,
兒子還在玩著魔方,女兒還在畫畫,
沒有人意識到睡覺時間到了。

我們都知道:“當樂在其中時,時間過得很快。”

孩子對時間的感知會隨年齡而提高,
把一段時間內要做的事情分步驟安排好,
也可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自由支配時間少

有個孩子學習成績很好,
但媽媽反映寫作業總是很磨蹭,
聊了一會兒後,孩子悄悄告訴我:

我要是提前把學校作業做完了,
還得做媽媽佈置的家庭作業,
所以我就故意慢慢做,這樣就沒有時間做別的了。

原來媽媽為了提高孩子成績,
每天額外給孩子做一張英語卷子和數學卷子。

孩子是為了逃避課外作業才故意拖延時間的,
當我跟媽媽探討這個問題後,
媽媽雖然擔心“不增加額外作業成績提高不了”,
但和“改掉磨蹭的習慣”相比,
兩害相權取其輕,她還是選擇了取消額外的作業。

此後果然孩子寫作業比之前快多了,
有了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
她可以看喜歡的書,畫畫,看動畫片,
每天心情愉快,事實上學習成績沒有下滑,還保持得挺好。

注意力不集中

有的媽媽說,
孩子寫作業,
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
一個小時的作業,兩三個小時才能寫完。

那就需要看看是不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試著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也安靜地看書,給孩子一個示範。

也可以幫孩子把作業分成幾部分,
分幾個時間段完成,
這樣孩子更容易體會到成功感,
學會規劃和管理時間。

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都不同,
對低年級孩子來說大約是20分鐘,中年級30分鐘,高年級40分鐘。

最後想和大家分享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問媽媽:
媽媽,為什麼每次客人從咱們家離開的時候,
你都會說慢走慢走!
而每次跟我在一起的時候,
總是說快走快走呢?

遇到孩子的“磨蹭”,
不指責,不批評,不急躁,
像對待客人那樣尊重孩子,
認識孩子的特點,瞭解具體的原因,
保持足夠的耐心,輔以恰當的引導,
孩子就能循著自己的生命節奏不斷成長。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