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孩子不懂分享,竟然是因為父母這個做法不恰當!

哈摟哈摟各位讀者~~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孩子不懂分享,竟然是因為父母這個做法不恰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一起來看看是怎麼樣的事吧!

在養育中,“孩子不懂得分享”是父母們提到的一個高頻“問題”。
每當這個話題被提起,我都會想起以前做企業培訓時,一位學員講過的一段與“分享”有關的童年往事。

當時她大概5-6歲的樣子。一天,媽媽的一位同事帶著一個小姐姐到她家玩。臨走時,小姐姐看上了她的一個洋娃娃,於是提出,想把這個洋娃娃借回去玩幾天。這個洋娃娃是小姑娘最喜歡的玩具,她抱在手上,堅定地說,“不”。
但是,那個小姐姐卻執意想要,甚至開始哭鬧。於是,這個女孩子的媽媽就和女兒說,“你看,你是主人,姐姐是客人,你要大方點,就把這個洋娃娃給姐姐玩幾天吧。”起初,小姑娘不肯。但是,終於,她拗不過媽媽的“好言相勸”,含著眼淚把自己最喜歡的洋娃娃交到了小姐姐的手上。
時隔20幾年,今天當她回憶起這段往事對自己的影響時說,“因為這個經歷,她變了,變得不敢去主動爭取屬於自己的東西。工作中有很好的晉升機會,她會覺得,算了,爭取也沒有用,最後機會還是不會落在自己頭上;生活中雖然有喜歡的男孩子,可是總覺得,這麼優秀的男孩子,肯定很多人盯著呢,自己就算爭取也不會有什麼希望的。”

這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時我還沒有孩子,但是,卻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孩子,被所謂的“分享”害地一輩子不敢爭取屬於自己的機會,屬於自己的幸福,真是非常可惜。

我們希望孩子能分享他們的玩具,與人為善。但這種典型的成人思維會傷害孩子玩耍的權利,對雙方都造成不好的影響。
被迫分享玩具的孩子會認為:
人們可以通過搶奪獲得自己想要的。
在社會生活中我不能指望媽媽保護我。
我媽媽更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分享意味著我要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
分享令我很痛苦。除非不得已,我不會主動分享。
而得到玩具的孩子會認為:
我可以通過搶奪和哭鬧得到我想要的。

如果我提出要求,我就會得到我想要的。
我的感覺比別人的想法與權利更重要。
大聲吵鬧、快速出擊、堅持己見可以讓別人屈服。
我需要藉助大人的力量才能得到我想要的。
上述這些負面影響,在前面關於“分享”洋娃娃的故事中可謂展現地淋漓盡致。被迫分享,給洋娃娃的主人造成了長期不敢為自己勇敢爭取的心態,而得到洋娃娃的小姐姐也並沒有學會如何用“適合”的方式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那麼,關於玩具,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分享”觀念呢?

1. 孩子需要先體驗“所有權”。

我們可能期望兩歲的孩子學會分享,但就孩子成長的規律而言,他們還沒有準備好。兒童道德發展專家威廉·戴蒙指出,孩子要等到上小學時才會有“真正無私的分享”這種概念。小於五歲的孩子有時會與人分享,但更多的時候他們是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才這麼做。

在孩子學會分享之前需要體驗“所有權”。這種所有權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對孩子來說,所有權就是對一樣東西的支配權,比如,對公園裡的一根樹枝或一粒松果的擁有權,他可以把它拿在手裡並決定誰可以碰它。

2. 先理解“輪流”再理解“分享”。

“分享”可能有很多含義,甚至意味著這個玩具會被奪走,自己再也玩不到了。而 “輪流”的含義就比較簡單了,它就意味著大家依次來玩,2歲孩子已經能夠理解。
當一個孩子正玩得起勁,而另一個孩子試圖來奪走他的玩具,這時,我們要維護孩子玩玩具的權利並教他說“我還沒玩完呢,我玩好了就會輪到你”。孩子可能還需要5分鐘,或者1小時,才能玩好,這都沒有關係。當一個孩子將玩具交給下一個等待著的孩子時,他會感受到真實的慷慨所帶來的內心喜悅。
而對於那個想要得到某樣東西的孩子來說,等待可以教給孩子延遲滿足這門功課。當然,“等待”對小孩子來說並不容易。作為父母,我們可以試著說“當你等待的時候我會一直抱著你”。這時候,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想一想如何打發等待的時間,或者提供另外一個孩子喜歡的活動。
輪流玩耍給每個孩子玩的權利,教會他們懂禮貌,提高他們為別人著想的意識,並激發出他們內心真正的慷慨之情。
一個孩子只有被真正“滿足”到了,他們才能從內心生出“分享”的種子,並且享受分享的過程。
作者:曉菲,“親子溝通如何說”頭條號作者,4歲孩子的媽媽,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專注親子溝通、父母遊戲力、兒童學習力。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葡萄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孩子不懂分享,竟然是因為父母這個做法不恰當!」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