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來自一線教師的提醒:學齡前孩子做好十件事,比學區房!重要萬倍!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來自一線教師的提醒:學齡前孩子做好十件事,比學區房!重要萬倍!」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學齡前的一點用心,能讓孩子少走彎路,求學之路不至於那麼崎嶇

入學前的稍微訓練,能讓孩子出類拔萃,嚐到求知的甜頭;進校前的些許堅持,能令孩子在易如反掌中,感受成長的自信。作者:皎潔的後青春時代一年春始,中班大班的家長們開始為孩子入學未雨綢繆了。有的四處考察學校,閨蜜琦以親身經歷寫出的“擇校心得”被瘋狂收藏;有的開始對房子下狠手,朋友喆打算賣了現在的大房子,換一套小學區房;有的加大報班力度,侄女晨頻頻帶著孩子奔走於書法,舞蹈,數學,朗誦班;有的早早讓孩子背古詩,寫字,講故事,鄰居媛立志讓閨女成為未來的董卿;


大家著眼點不同,目的相同:走進校園之前,幫孩子做好一切準備,讓孩子的學業生涯從一開始就步入規範甚至超常的軌道。很給力吧,但似乎總覺得有缺憾。小編有幾位小學教師朋友,他們以多年一線教學經驗,對孩子入學前做哪些準備,有著接地氣的見解。他們認為,入學準備關注的重點應該落在孩子身上,加強對孩子認知和行為習慣培養,以保證孩子入學後能減少障礙,快速進入狀態。在此,列出學齡前孩子需要做好的十件事情,送給不知從哪裡下手的家長們。

第一件事,培養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一些孩子在座位上歪七扭八,屁股底下長草,讓老師很無語。有的孩子握筆姿勢不正確,眼睛距離書本太近,容易造成近視。還有的孩子不會使用橡皮,把本子擦破了。這些都需要平時多進行相關練習,達到熟練自如程度。


第二件事,培養孩子嫻熟的拿取收放用具的能力。有的孩子從書包裡拿取和收放用具時,常常稀里嘩啦散落一地,手工課上使用剪刀,漿糊沒有分寸,常常弄得一塌糊塗。而有的孩子卻迅速靈巧,輕而易舉,距離由此拉開。很多孩子學習成績差,就來自於早期跟不上趟,導致自卑為難情緒,限制了進步的速度。

第三件事,培養孩子眼睛隨著手指移動的讀書習慣。有些孩子讀書寫作業時,經常序列,令人頭痛。解決方法很簡單,孩子閱讀時以手指揮閱讀,眼睛隨著手指移動,一字一句實實在在過眼過腦,慢慢就不會串行了。

第四件事: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有些孩子習慣了自己玩自己的,不能一直隨著老師走,或者時斷時續,時間長了,就容易被拉下。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未必是不聰明不用功,可能就是沒有養成跟老師思路走的習慣。


第五件事:建立數學思維。

最好用實物或者實景,讓孩子直觀瞭解“十以內數字組合”以及“成千上萬”的含義。還要教給孩子“比較”的含義,知道“比……多一點,少一點”。教給孩子“估計”的方法,哪個容器盛水多一點,哪個物體高一點,哪個人瘦一點,鍛鍊孩子的眼力和判斷力。

第六件事,養成正確的筆順。筆順錯了不但影響字形美觀,更讓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無法進行。偏旁部首要多練,“1——10”數碼也要寫的儘量規範嫻熟。這些做不到,孩子寫作業時很容易被絆住。

第七件事,建立規則意識。
進入學校最顯著的變化是,個人服從集體,一切按照規矩來。如果提前不訓練,散漫慣了的孩子很可能因為“不聽話”,“不守規矩”被老師厭棄,成為邊緣人。要提前給孩子進行守規矩教育和訓練。比如打了鈴立刻進入聽課狀態,站隊要聽口令,上課不隨便說話,課前解好手,說話要報告。


第八件事,記住家庭作業,並按時完成。這是一件讓家長最崩潰的事情。包辦過多,使孩子形成為家長寫作業的意識。收起氾濫的母愛,把責任還給孩子,讓孩子承擔起做得好被表揚,做不好受懲罰的後果。

第九件事,學會用語言表達和管理情緒。同學之間難免起衝突。讓孩子學著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感受,“我不喜歡這樣”,以及表達自己的態度:“你不可以這樣”,“如果你不改正,我要去告訴老師。”而不是動輒揮拳頭,耍脾氣,甚至自戕傷人。

第十件事,讓孩子學會準確表述一件事情。
從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引導孩子準確描述一件事情。耐心傾聽,不要打斷,用讚許的目光和悄悄補充,讓孩子對敘述一件事情提起興趣。到學校後,孩子會及時表述在校內外遇到情況。一來有利於孩子及時反映情況,規避化解危機。二來孩子在表達中,梳理了思路,提高了認知。

這些東西看似平淡瑣碎,實則包含了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養成,知識基礎的夯實,基本技能的訓練,情緒管理,以及社會交往能力的鍛鍊。如果這些基礎性的東西做不到位,對後面的學習生活影響很大,很多孩子長期學習困難,成績差,以至於考不到理想學校,人生之路都變得狹窄陰暗,跟早期沒有打好基礎有很大關係。學齡前的一點用心,能讓孩子少走彎路,求學之路不至於那麼崎嶇;
入學前的稍微訓練,能讓孩子出類拔萃,嚐到求知的甜頭;

進校前的些許堅持,能令孩子在易如反掌中,感受成長的自信。家長們總想把最好的資源給孩子,以至於用力過猛,在身外物上牽涉過多,而忘記了最好的學區房是家裡的書房,最昂貴的輔導班是父母讀書學習的身影,價效比最高的準備,是父母在潛移默化中,看似無意,實則用心的意念灌輸和習慣養成,
這一切,比學區房重要一萬倍。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來自一線教師的提醒:學齡前孩子做好十件事,比學區房!重要萬倍!」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