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寶寶學說話有瓶頸,爸媽小心這4個阻礙的行徑!

寶寶大概9個月左右就會自己模仿大人的一些語言,只不過還是“咿咿呀呀”,無法表達清楚而已。大概到了12個月左右,寶寶就可以自己使用一些單音節的字來表達語言,雖然依舊不是特別清楚,但對於家長來說也足夠開心了!

不過有些寶寶,即使到了2歲、2歲半以後,也還是不願意張口發一個音;或者寶寶明明已經學會說話了,而且也能聽得懂,但是卻很少張嘴,不願意開口說話。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家長們好好反思反思吧,寶寶會說話卻不願意說話、說話晚、發音不清、沉默,追根究底,都是家長自己惹的禍!

(source: pexels)

 

一、家長太“稱職”,讓寶寶無需表達

和寶寶有著迷之心靈感應,只要寶寶小手一指、小眼神一瞄,家長立刻就能感應到孩子的需求。根本無需語言告知,家長就把什麼都給寶寶辦妥了。久而久之寶寶就更不願意說話了,因為他知道即使自己啥都不說家長也能懂。所以,說到底,就是家長的“太稱職”剝奪了寶寶張嘴的機會!

家長要給孩子表達的機會,要什麼的時候就讓他自己說出來到底要幹啥。即使發音不大清楚,只能說一兩個字,也要讓孩子自己來說。這樣才能刺激他更好的學語。

二、家長太著急,寶寶壓力大張不開嘴

哎呀,別人家寶寶才9個月就會叫人了啊!鄰居那小孩這才1歲就能說會道了啊!再看看自家還咿咿呀呀的娃娃,開始攀比催促,每天給寶寶施加壓力,強迫寶寶張嘴說話。寶寶不說,家長就一副:“你怎麼那麼笨啊,你看看別人家……”寶寶壓力很大,張口說話的障礙就會更大、更難、更晚。

家長不要再盲目的攀比較真。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家長應該耐心的給寶寶時間,讓他慢慢來完善、鍛鍊自己的語言發音系統,不要急功近利,這樣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三、家長太“寡言”,讓寶寶無處模仿學習

現在的家長每天忙於工作,陪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缺乏和孩子溝通。對於正在學語期的寶寶來說,大人有意識的訓練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很少和寶寶靜下來教他發音說話,沒有人刺激寶寶的語言系統,那麼也難怪寶寶不會說話了。

家長可以多和寶寶交流,使自己的語速慢下來,給寶寶一個感受模仿的機會,這對刺激他的語言發育很有作用。

(source: pexels)

 

四、家長太過分,讓寶寶不敢說話表達

寶寶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發音都是模糊不清的,可能把“爸爸”喊成“趴趴”。在大人看來這或許很好笑,會笑話寶寶,模仿他、逗弄他。但是對於一些內心比較敏感脆弱的孩子來說,這會強烈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即使後來他已經學會說話,也會變得不敢、不願意說話。

 

(source: pexels)

當孩子發音不對的時候,家長不要嘲笑。應該耐心的去糾正寶寶,放慢自己的語速,吐字清晰,讓寶寶慢慢學習改正自己的發音。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寶寶學說話有瓶頸,爸媽小心這4個阻礙的行徑!」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