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父母常做這些事,嚴重讓小孩變自卑,再不重視孩子可能自卑一輩子!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父母常做這些事,嚴重讓小孩變自卑,再不重視孩子可能自卑一輩子!」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花錢這件事情上有分寸,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養成節約的習慣,同時還能在人前得瑟一番。

但是,生活中很多家長不恰當的做法,不僅毀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讓貧窮滲入了孩子的骨子裡。即便是孩子長大後富裕了,他仍然沒自信,仍然覺得自己骨子裡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精神貧窮。

(source: cnread)

(1)有事無事的總抱怨家裡沒錢。

(2)明知道孩子所說的是必須的正經消費,卻以沒錢為由一次次的無情拒絕。

(3)不給孩子零花錢。

(4)對自己和孩子都是一副摳門的狀態。

(5)不給孩子買新衣服,總是到各個親戚家裡去收集舊衣服給孩子穿。

(6)學校需要繳納錢的時候,家長總是一拖再拖,非要讓所有的學生都繳完了,才給孩子錢。

(7)孩子參加活動,需要購買統一服裝的時候,家長寧願讓孩子不參加活動,也不願意出錢給孩子買服裝。

(8)親戚給的壓歲錢,家長總是以保管為名全部沒收,事後卻不會給孩子一分一毫。

(9)答應孩子做好某件事就能得到相應獎勵,但事後卻以沒錢為由裝可憐。

(10)即便是答應給孩子錢,也是通過將錢扔到地上等侮辱孩子的方式。

(11)孩子努力的考上高中或者大學,家長卻以沒錢為由讓孩子輟學。

以上十一條常見的容易讓孩子精神貧窮的行為,你占了幾條?

(source: cnread)

孩子因為金錢而出現的自卑,是父母貶低式教育養出來的。在我看來,比起物質上的相對拮据,精神上的匱乏更值得引起重視。

上次回老家,聽鄰居說了這麼一件事兒:

在我的老家不遠處,有一戶人家經濟上特別窮,為此還享受了低保等政策。因為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免去了之後,一學期下來也花不了多少錢。

但是高中卻不一樣,開銷會大很多,於是乎初中畢業後,孩子的媽媽就不讓孩子上學了。理由就是讀書不僅花錢還費力,就這樣沒有文化,沒有技能,就算是窮國家也會出錢養我們。

更不可理喻的是,孩子的爸爸去栽菜,剛栽下去,孩子的媽媽就去拔起來。她還理直氣壯的說:國家拿錢養我們,我們為什麼要勞動?等你勞動有收益了,國家就不給補貼了!

這是一個貧窮限制想像力的典型案例,目光短淺的家長,永遠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家庭教育在眼界培養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那種成日裡給孩子抱怨自己家裡窮的家長,殊不知這種消極的觀念灌輸會讓孩子打心底害怕貧窮。經濟上的貧窮可能是一陣子,但是家長給孩子灌輸的精神上的貧窮往往卻是一輩子!

(source: cnread)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父母常做這些事,嚴重讓小孩變自卑,再不重視孩子可能自卑一輩子!」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cnread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