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孩子發燒不必驚慌,這些知識家長一定要知道!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CA!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孩子發燒不必驚慌,這些知識家長一定要知道!」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source: toutiao)
兒子班裡,很多小朋友請假,大多是咳嗽、發燒。進入冬季,這些常見的疾病就會主動的找上孩子,搞得一家人頭疼。尤其是現在流感比較嚴重,帶孩子哪裡都不敢去,唯恐感染上流感。但千防萬防,孩子還是發燒了。

 

其實孩子發燒並不可怕,掌握這些知識才是重點。

發燒並不是病,而是疾病的一種症狀

發燒並不是一種疾病。發燒也稱發熱,是寶寶生病時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兒科各種疾病中出現最多的一種症狀。所以說,發燒只是疾病表現出的一種症狀,主要是白細胞吞噬病菌(炎症)引起的。

引起孩子發燒最主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除此外,有較多的原因造成發燒如腸胃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傷口感染等,都可能會產生髮燒的症狀。

發燒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它除了受低溫、霧霾等外部環境影響,還跟寶寶的飲食習慣、身體抵抗力等內在因素的改變有關,是各種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比如寶寶長牙發燒,可能跟長牙時牙齦組織發炎和寶寶啃咬了不乾淨的東西有關;出急疹發燒則可能是感染了人類皰疹病毒;斷奶發燒可能因為突然的斷奶讓寶寶的免疫力無法及時適應整個環境的變化,造成抵抗力的下降,被病毒入侵所致;上幼兒園後發燒可能因為細菌、病毒的交叉感染,導致感冒發燒……

所以,寶寶的發燒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可隨時發生,難以預測,媽媽想要從容淡定地應對,就要為寶寶做好充足準備,給予寶寶更細緻的呵護才好。

 

 

孩子發燒,媽媽該怎麼辦?

大多數孩子每年總會發燒幾次,有的媽媽一看到孩子發燒就會焦慮不已。其實發燒的本質基本上是一樣的,無論是哪種情況下的發燒,媽媽都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護理:

1. 給孩子做情緒安撫

孩子發燒,媽媽需要安撫好孩子的情緒,才能更好地開展退燒工作。當孩子表現出煩躁哭鬧或其他不適症狀時,媽媽可以抱著他,跟他說一些安慰鼓勵的話語,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關切呵護,從而放鬆下來。這時,媽媽再採取相應的降溫措施來緩解孩子的不適,往往事半功倍。此外,媽媽還要耐心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給予孩子更多情感上的關注和支援。

2. 日常護理要更精細

除了關注孩子的情緒,媽媽在日常生活中要給予孩子更加精細的照顧。在穿衣方面,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不要給孩子穿太多,以免出汗著涼,導致感冒發燒。一般情況下,給孩子穿衣,以孩子舒適為宜。在飲食方面,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可以適當給孩子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穀類食物和新鮮的蔬菜水果,以維持孩子身體機能,幫助身體恢復。

3. 家中常備退燒藥

 

 

家中常備退燒藥是每個媽媽必須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為退燒藥是家中必備藥品,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而且很多時候,孩子都是突然就發燒,來勢迅猛讓媽媽措手不及。為了避免臨時抱佛腳的慌亂,建議媽媽在家中常備退燒藥。要注意的是,給孩子喂藥的劑量是按照孩子體重來計算的,而且兩次服用之間要間隔4-6小時。

4. 及時看醫生

年齡小於3個月的寶寶發燒,當體溫超過38℃時,建議立即看醫生。大於3個月的寶寶發燒,如果服用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2小時後仍不退燒,且精神狀態不佳,甚至出現持續腹瀉、嘔吐等情況,建議立即看醫生。此外,如果孩子發燒伴隨著情緒激動(看起來像受到了驚嚇、出現幻覺、囈語)等症狀,而且此前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的,媽媽無法判斷嚴重性,也建議帶孩子去看醫生。

知識連結:怎樣區分普通感冒和流感?

最近流感嚴重,所以媽媽最好知道如何區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致病原有高達數百種不同病毒,其中較常病毒為鼻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細胞融合性病毒、腺病毒等。

而流感又稱為流行性感冒,其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其中又再細分為A、B、C三型。流感的傳染性強,危害較普通感冒大。

 

 

兩者最為直接的區別就是症狀上有所不同。

普通感冒:症狀較輕微,多數患者僅出現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上呼吸道症狀,發高燒的人卻不多,大約2-5天內即可恢復。

流感:除上呼吸道症狀,同時還會伴隨高燒、頭痛、明顯肌肉關節痠痛,會感到全身沒有力氣,流感患者至少要1周以上才會恢復。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孩子發燒不必驚慌,這些知識家長一定要知道!」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