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孩子,千萬不要搞錯腳色了,老師是老師,別像媽媽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孩子,千萬不要搞錯腳色了,老師是老師,別像媽媽」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老師像媽媽真沒想象那麼好

經常聽到幼兒園老師說自己像媽媽一樣照顧孩子,這當然會讓家長放心。但真的好嗎?老師有老師的角色要求,他做好老師才是對的,像媽媽,真沒想象那麼好。

提醒每一家有幼兒園小朋友的家長:老師不像媽媽是對的,也是好的父母不要在心裡期望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孩子,其實老師不能照顧周到,是一個看似殘酷的現實,也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機會。孩子非常聰明,潛力很大,如果老師像媽媽一樣,總是第一時間照顧他,而且照顧得非常周到,那孩子會失去很多寶貴的體驗。比如體驗無助、等待、忍耐,鼓起勇氣求助等,而這一切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在心裡把老師當作老師,父母就更能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期待,也更會在心裡希望孩子有更強的自我照顧能力,也會在生活中,更積極地幫助孩子提高自理能力,同時引導孩子理解老師的要求和不周到。這對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有幫助的。

為什麼老師不能像媽媽

首先,老師教育孩子是他的工作,是高度制度化的,被一套固定的規章制度所約束,以及被教育教學、心理等科學的研究所支援。老師有更多的理性,是教育引導的角色。

相對來說,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比較隨意的,不是制度化,更多的受父母的成長經歷、受教育水平、對教育的理解,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的影響。也因此,我們能看到,有人相信“樹大自然直”,對孩子的教育比較隨意,但難免錯失教育良機;有人卻相信“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於是對幼兒期的教育很重視,但如果把握不好度則會過於緊張,患得患失,讓孩子的成長失去從容。家長被更多的經驗和感性所支配,對孩子來說是陪伴的角色。

其次,老師面對的是一個班的孩子,他要讓這個班的所有孩子都獲得成長和提高。

而家長往往首先考慮的是自己家的孩子,他要對自己家的這個孩子負責,要讓這個孩子獲得成長,免受傷害。所以,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矛盾,老師希望家長多多理解和配合,而家長則希望老師多多照顧與關愛。

於是很自然的,當一件負面事件發生後,老師會同時感受到雙方孩子的感受,而家長往往是切身感受到自己孩子的感受。在傷害事件中,老師更容易看到兩個孩子都有失當的地方,也都有受到影響的地方。但如果是家長的話,可能一方會說是“你先動我,我才出手”,另一方會說“你先影響我”,總之往往會更多地考慮自己的孩子。當然這是很正常的。

最後,在處理方面,老師的處理也是立足於讓孩子們都從中獲得成長的出發點,更加強調公平公正,一般也更為理性。而家長可能會受自己情緒的影響而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孩子。

所以,家有幼兒園小朋友的父母們,別期望老師像媽媽,讓老師成為更好的老師就是了。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孩子,千萬不要搞錯腳色了,老師是老師,別像媽媽」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