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孩子在社會交往之中是主動的還是退縮,與早期家庭養育環境有關係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孩子在社會交往之中是主動的還是退縮,與早期家庭養育環境有關係」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摘要:一個孩子在社會交往之中,是主動的還是退縮的,是謹慎的還是勇於探索的,是靈活的還是僵化的,很多時候是和早期家庭養育環境相關的。

一個人從小小嬰兒到可以離開父母去和小夥伴交往,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不斷髮展社會適應能力的過程,孩子的一個最主要的發展任務,就是在和外部世界互動的過程中,一個階段接著下一個階段不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過程。

這個過程是一個逐級遞進又緊密銜接的過程,孩子只有實現了前一個過程發展任務、獲得了某種品質和能力才能向下一個階段推進,家長也要根據孩子的心理不同發展階段提供相應的養育環境,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完成這個過程。

 

剛出生時,孩子的心理世界和母親分不開,她會覺得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因為母親對孩子的全情照顧,孩子就對這個世界產生了最基本的信任,這也是之後孩子產生願意和他人交往互動最初的興趣。

 

母親的全情照顧像一聲深情的呼喚,喚醒了孩子對外部世界最初的興趣,孩子的心靈開始和母親的心靈分離。

嬰兒開始發現自己和母親不是一個人,她開始通過身體的扭動來探索母親和觀察母親,她從母親的眼睛和表情的不同反應裡看到自己的不同狀態。

如果這種探索沒有被斷然拒絕,孩子對外部世界的興趣會逐步提高,隨著身體活動能力的提高,她慢慢發現在母親的背後還有更大的世界,如果母親允許她進行更大範圍更大強度的探索,即使她在探索的過程之中有一些破壞也不會遭到嚴厲的懲罰和制止,她對於外部世界互動的信心就會進一步增強。

慢慢地,她開始意識到她自己能夠構建以及破壞,可以對外界世界產生影響。此時,她的自我意識就產生了,她不再用父母呼喚她的乳名稱呼自己,她開始用“我”稱呼自己。這個階段,她獲得的就是她將來和外部世界交往的信心和勇氣的最初來源。

之後她開始進入一個艱難的時期,她發現母親也會拒絕、會提要求、自己需要去幼兒園哪怕嚎啕大哭也要忍受和親人長達一天的分離。母親不再是那個什麼需求都能滿足她的甜蜜的人,母親開始分離成一個好媽媽和一個壞媽媽。

在這個階段,母親要能夠耐受孩子對自己的恨意,在孩子的恨和攻擊中存活下來,同時,帶有更多社會化心智的父親在此時開始闖入母親和孩子之間緊密又甜蜜的二人世界,孩子開始面對更為複雜的三角關係。

她經常會經歷愛恨強烈衝突的極端情緒,她可能會對父母說我討厭你我不想要你這樣的壞媽媽壞爸爸,如果父母因此嚴厲地懲罰孩子或認為自己做的不好而情緒太過低落,那麼孩子就會因此覺得自己的恨和攻擊是不能存在的壞情緒,但如果父母因為愛孩子能夠抱持(holding)孩子的這些極端衝突情緒,孩子的這些對立情緒就能夠得到調和,父母的愛就像膠水可以將孩子的愛和恨這兩種極端體驗粘合在一起。

慢慢地,孩子就能夠接受一個人既有讓她愛的地方也有讓她恨的地方,她就能容納更加複雜的情緒,也能做一些妥協,和別人互動時會更具有靈活性和包容性,這個時候她就開始具有了脫離父母獨自和小夥伴交往的能力。

 

一個孩子在社會交往之中,是主動的還是退縮的,是謹慎的還是勇於探索的,是靈活的還是僵化的,很多時候是和早期家庭養育環境相關的。

有些孩子在社交中更容易關注到別人,有些孩子卻更容易觀察到的是自己,有些孩子充滿了想象力但是你卻感覺她呆不住,但是另一些孩子你會發現她更關注細節顯得很踏實。一個孩子只有根據自己獨特的心理型別,找到適合自己的能發揮自己擅長之處的社會互動和適應模式,她才能真的感覺到自己的價值,獲得社會交往中的自信,因為她深深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心理型別是一致的,那麼在發現和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會比較順利;如果是相反的,那對雙方來說這個過程是會比較困難的。此時,父母就需要努力克服這種困難,順應孩子的心理型別,來陪伴和發現孩子的心理型別,幫助孩子找到適合孩子的社會互動和適應模式。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孩子在社會交往之中是主動的還是退縮,與早期家庭養育環境有關係」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