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孩子五種行為是心理疾病,爸媽們不重視就晚了!

大家好,我是葡萄今天來跟你說說 孩子五種行為是心理疾病,爸媽們不重視就晚了!

 

兒童和大人一樣也會有心理上的病症障礙,只是表現的方式不一樣,你家的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要引起注意了,可能是隱藏的心理問題。

 

01、多動症

表現:孩子過於活潑,在一個座位上永遠坐不熱三分鐘,經常亂扔東西,容易被其他事物影響,很難安靜下來。

(source: toutiao)

原因:孩子多動症的原因很多。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百依百順,過分地溺愛,孩子難以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造成了寶貝“隨心而動”的多動症情況

干預技巧:家長要督促寶寶要按時飲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應遷就兒童的興趣而讓他們看電腦、電視至深夜,以致影響睡眠。避免或不孩子吃高熱、油膩的食物,比如炸雞腿、炸薯條、烤羊肉串、辣條等,這些食物吃多了會誘發孩子的多動症的

02、小孩夾腿綜合徵

(source: toutiao)

表現:小兒可兩腿併攏或交叉內收或利用桌子或椅子角摩擦外陰,女孩常兩腿交叉上下擦動,摩擦時出現面紅、眼神凝視及額頭或全身出汗等現象。

原因:這是正常的生理原因,但是孩子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家長要對此引起重視。

(source: toutiao)

干預技巧:一般發生在1-5歲時,在幼兒還沒對這種行為產生依賴的習慣時,家長要及早重視,不要讓孩子穿過於緊身的衣褲,以免摩擦生殖器;由於很多小兒夾腿綜合症都是在入睡前發生家長可以在睡前安排一些活動,比如親子閱讀,陪伴孩子入睡。

03、喜歡咬指甲,撕手皮

(source: toutiao)

表現:有些孩子特別喜歡咬指甲,以至於撕裂指甲床或指尖咬出了血,家長家長不管說多少次就是控制不住。有的還喜歡撕手皮,一點手皮一定要撕乾淨。孩子愛咬指甲,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等身體原因,但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包括家長關心不夠,性格內向等原因。

(source: toutiao)

干預技巧:尋找心理焦慮原因,轉移注意力對於愛咬指甲的孩子,父母平時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可以跟孩子一起玩遊戲或外出活動。另外要注意正面引導孩子糾正咬指甲行為,比如可以訂立親子合約,切忌斥責孩子的不良行為,否則可能會加重心理問題。

除了心理治療,對於愛撕手皮的孩子,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減少面板起皮的現象,有利於減少孩子撕手皮的機會。

04、撞頭、打滾等自虐行為

(source: toutiao)

表現:有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在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出現撞頭的自虐行為,比如跪地磕頭就是撞牆。此外,常見的自虐動作還有搖頭、打頭、打滾、捏自己、抓頭髮、扯耳朵等。

原因:孩子在情緒受到刺激、要求得不到滿足,或者疼痛因素刺激時,就會出現自虐行為怪癖。自虐其實是孩子有訴求的一種表達,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或某些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表現。

(source: toutiao)

干預技巧:弄清自虐原因多數孩子是隻有在不被滿足的情況下才採取自虐行為,因此更有可能是心因性引發的。 家長要弄清楚孩子自虐的起因並進行矯治,比如檢視父母的婚姻關係等。如有必要,應該諮詢心理醫生。

05、拔毛癖

(source: toutiao)

表現:有些孩子喜歡拔自己的毛髮,比如眉毛、睫毛、頭髮等,而且經大人反覆勸說之後無法改善。

原因:孩子出現拔毛癖,大多是因為孩子與家人的心理衝突或在學校的心理衝突,如親子關係不良、教育方法不良、人際交往不良、學習壓力等,出現情緒焦慮和憂鬱導致。

 

干預技巧:找出焦慮原因並改善

首先要找出孩子焦慮緊張的問題所在,家長多和孩子溝通,改善親子關係,改變造成孩子問題的教育方式,要像朋友一樣跟孩子聊天,鼓勵孩子跟爸爸媽媽說心裡話,多組織一些親子活動,促進親子關係的同時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你家的孩子有上面的五種表現嗎?有的話一定要引起重視了,俗話說三歲看大,孩子的性格從小就能看出來,很多不良習慣也會因此影響孩子日後的生活。

(source: toutiao)

兒童的心理學問題,不比家長少,希望爸爸媽媽們同樣重視孩子的心理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點選訂閱我哦

每天更新好玩實用的文章內容

看完今天的文章之後,大家是不是有什麼想法呢?請大家分享出去吧!我是葡萄小編。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