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發展角度來看,
一個人的感知能力發展得越充分,
存儲的記憶經驗越豐富,
他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發展的空間和潛能就越大。
對於小孩來說,
平時多做些有益智力的遊戲也是對智力開發是非常有好處的。
記憶力被稱為智力的倉庫,有了記憶,
智力才能不斷發展,知識才能不斷積累。
在智力發展最重要的幼兒時期,
記憶處於意識中心,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
記憶占著優勢地位。
如果沒有記憶能力,
那麼幼兒需要每一次都要重新認識那些已經碰見過的事物,
不可能獲得任何生活知識經驗。
其實,寶寶在出生兩三天就擁有的最初的記憶能力,
只是幾乎沒有表現形式。
隨著年齡的增加,到出生六個月後就會出現形象記憶,
再長大些就會形成自然的記憶能力。
作為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擁有較強的記憶能力,
有的孩子天生記憶能力強,可能是因為天資聰穎,
而有的孩子則記憶能力一般,
但通過後天的訓練記憶力也可以逐步加強。
如果想通過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增強記憶力,
家長應該先瞭解孩子的記憶特點,
知道影響孩子記憶力的因素,
這樣才能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不可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
更不能強迫孩子去記,
要在孩子能力範圍內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此外,家長還要瞭解影響孩子記憶的因素,
如孩子的情緒狀態、孩子對所記憶事物的感知程度、
孩子的知識經驗、孩子記憶對象的特點、
記憶對象的多少等。
家長要在此基礎上,鼓勵孩子多觀察事物,
增強孩子的有意記憶。
一、瞭解幼兒記憶特點
1.記得少、忘得快。
幼兒記憶的範圍和保持的時間,
是隨著年齡增長而擴大和延長的。
如小朋友一堂課上能學會一首兒歌或一個故事,
但如果不複習很快就忘了。
2.記憶缺乏目的性。
幼兒記憶很難服從一個有目的的活動,
他們的記憶以無意識為主,只能記住形象鮮明的對象,
引起興趣的事物或引起強烈情緒體驗的事。
要孩子把記憶專門作為有目的活動是困難的。
5、6歲的兒童有意識的能力開始發展起來,
如大人委託他做某件事,
他會運用重複大人說的話的簡單方法,
來記住這件事。
3.記憶方法呆板。
成人的記憶一般是通過對要記憶事物的理解,
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徵和內在的聯繫,
拋棄事物非主要部分,進行意義的識記。
而孩子由於受知識和經驗的限制,
不會進行這種分析,較多地對事物表面進行機械識記。
例如成人和幼兒同時遇到一個初次見面的人,
成人記住的是這個人的相貌特徵,
而孩子記住的可能是這個人的衣著顏色等。
但是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識記,
對他們能理解的事物也會進行一些意義識記。
4.記憶不精確。
幼兒記憶的精確性也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
大多幼兒表現為記憶不完整、相互混淆、
歪曲事實和易受暗示等方面。
例如他聽了一個故事,只記住感興趣的某個細節,
而整個故事的情節卻記不住,
或者把其他故事的情節也混在一起。
此外,家長還要瞭解影響孩子記憶的因素,
如孩子的情緒狀態、對所記憶事物的感知程度、
孩子的知識經驗、孩子記憶對象的特點、
記憶對象的多少等。
家長要在此基礎上,鼓勵孩子多觀察事物,
增強孩子的有意記憶。
二、幫助孩子找到最佳記憶時間
人的記憶時間有四個最高峰:
早晨起床後、上午8點到10點、
下午18點到20點、晚上睡覺前。
這四個時間段,腦神經處於高度興奮狀態,
思維靈敏,記憶效率高。
三、多種手段刺激孩子的記憶
家長應該有意識地教給孩子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
會使孩子達到事半功倍的記憶效果。
1.豐富孩子的生活環境
2.教給孩子一些記憶策略
3.給孩子明確的識記任務
4.讓孩子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
記憶力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東西,
它不像我們使用的零件,
用的多了就會逐漸地老化甚至失去作用。
當我們通過科學的方法促使記憶力使用的更多,
就越能夠取得比較不錯的效果。
因此,家長一定要為孩子創造一個,
需要經常使用到記憶的環境。
對於孩子來說,
提高記憶力的方法無疑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
只有接觸的事物多了,孩子才能夠有記憶的動力。
只有這樣,孩子的記憶力才會飛速的提高。
四、幫助孩子掌握遺忘規律
記憶規律也是遺忘規律。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實驗發現,
人在學習過程中,遺忘是必然的,
但是有科學規律可循。
遺忘總是先快後慢,隨著時間的推移,
遺忘的速度逐漸減緩,遺忘的數量也會減少。
所以,適當重複可以説明寶貝對需要記憶的對象加深印象,
產生長久的記憶。
比如,父母想要讓孩子認識各種顏色,
其實根本不需要拿出專門的時間來教孩子認識顏色,
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見到什麼物品告訴寶貝這是什麼顏色:
「這些紅色的花好漂亮。」
「寶貝要吃蘋果,這個紅紅的蘋果很好吃。」
經過多次重複,孩子就能牢記各種顏色。
值得提醒的是,有的孩子記憶力一般只是暫時的,
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幫助孩子改善記憶力,
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去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