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
父母們對孩子提的要求也是盡可能都在滿足,
不管是生活品還是玩樂品,
尤其是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有什麼就想要什麼的小思想上,
作為父母是不是都應該滿足孩子呢?
有一次我帶兒子去公園玩,
兒子看到公園很多小朋友都有溜冰鞋,
兒子瀟瀟跟我說:爸爸,
我的好多同學都有會發光溜冰鞋,
他們可會玩了,你幫我買一雙吧。
我說:家裡有溜冰鞋啊,而且你都不怎麼玩的,
為什麼要羡慕別人呢?
再說你有的很多玩具他們也沒有啊!
兒子想了想說:哦,但是我聽同學說,
他們爸爸媽媽說的,會發光的溜冰鞋更安全,
如果是晚上在玩,你劃過去的時候,別人就會先看到你,
這樣更安全呢,他們都有,就我一個人沒有。
等我長大點,原來的溜冰鞋穿不了的時候,
你能給我重新買一雙嗎?
兒子的話深深觸動了我,
仿佛一瞬間自己身體充滿了洪荒之力,
別人家兒子有的我家兒子怎麼可能沒有呢?
而且兒子還這麼聽話懂事,我要是不滿足他,
這也太讓兒子失望了吧,於是我火急火燎的帶著兒子沖向商場,
讓兒子選擇他喜歡的溜冰鞋。
當天晚上我陪兒子在公園裡玩了很久,
回到家兒子把鞋子整理乾淨放起來,
第二天去上學的時候就偷偷把鞋子放進書包裡,
我裝著沒有看見。
剛開始那兩天兒子都穿著新的溜冰鞋去玩,
沒過幾天兒子就不再去溜冰了,我問兒子,
怎麼不去溜冰了,兒子說,不想去了,
我都玩過了兩種鞋子了,感覺沒有意思了。
對於這件是,我妻子是非常不贊同的,
她說既然兒子都有溜冰鞋了,
而且兒子都說等他長大這雙穿不了的時候再買,
那你就順著他等以後再說了,我知道這個事情我處理得有些急了,
我內心深處只是不高興別人有的東西,我的兒子卻沒有。
我跟妻子一直有協議,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能在孩子們面前爭論,
所以我也就沒有說什麼了,
但是一想到兒子沒有好好珍惜我給他買的新溜冰鞋,
而且還是隨著他年齡的增長鞋子就永遠不能穿的問題上,
我心裡也暗自自責和失落。
為此,我買了很多育兒方面的書籍,
重新研究起了兒童心理學(我自己原來是精神醫學專業的)。
我越是學習家庭教育和兒童心理學越是膽戰心驚,
猶如一盆盆冷水潑向我。
不過我也暗自慶倖,幸虧醒悟得早。
再此之前,一直自認為我和妻子都是很理智的人,
卻沒有想到,在心愛的女兒面前,我們常常都在迷失自己!
時隔數月,兒子突然要求我們給他買一個IPAD。
我說:你要IPAD做什麼?
家裡有的啊,你想玩就拿問爸爸媽媽拿好了。
他說班裡幾個同學都有自己的IPAD,
都是他們自己專用的,想玩什麼遊戲就下載什麼遊戲,
不是爸爸媽媽的。
我當時就沒有答應瀟瀟,當天晚上,妻子給我說,
有的東西可以不買,但是IPAD這種電子設備玩具,
還是可以給孩子買的,因為我也經常因為工作要用到IPAD,
總不能孩子要玩的時候我放下工作把IPAD給孩子吧,
電子設備能讓孩子學到很多東西,
有助於鍛煉孩子的成長發育,而且你不是提倡別人有,
咱也要有嗎,不就是個IPAD麼,給瀟瀟買一個吧。
我深深的歎了口氣對妻子說: 以前我確實錯了,
現在知道還算不晚,我們不能讓孩子想要什麼就不假思索的給孩子買什麼,
要讓瀟瀟懂得思考,問問自己,到底為什麼要,
要了能做什麼,做的事情是不是有意義的事情,
是不是必須用到的物品。
現在瀟瀟和芊芊想要的我們還能承擔,
但是將來有一天孩子長大了,
給我們要超出我們能力范圍之外的東西時,
我們該怎麼辦?
我有個非常有錢的同學,有天突然打電話給我,
讓我陪他去看車,我說你剛換的車,又要換嗎?
而且你這車都能買我的那個三輛了, 我同學說:
他太太每天送兒子上學,
兒子都不讓她媽媽把車停在學校門口,
嫌棄她媽媽的車不好,說丟人,我問朋友,
你老婆什麼車呢?
我還真沒有見過,同學說,
2017款的KDLK,不到30萬的車。
當時我覺得汗顏和羞愧,一起畢業,
我們都是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
他們現在的條件是我們在努力十年都望塵莫及的。
於是沒有在說什麼。
這種教育方式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
才上一年級的孩子,爸爸的車100多萬,
媽媽的車20多萬,媽媽開個將近30萬的車送他上學還覺得丟人。
如果以後要跑車,要遊艇,這還了得,
家裡有這個能力還好,要是沒有這個經濟實力,
就算賣血也實現不了啊?
現實生活中,無論是我們自己的家裡,
還是在親朋好友,同學同事之間,
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孩子總愛和其別人攀比,
看到別人有什麼,也想要有什麼。
孩子小的時候的要求,我們作為父母的還勉強能滿足。
比如:同學有個新書包,自己也要,
同學有個IPAD自己也想要。
有個挺有意思的小朋友,
對我家瀟瀟說:某某的爸爸是警察,
我希望我的爸爸也做警察。
看到很多現實的家庭教育問題後,
我常常在想: 到底是我們自己出了問題,
還是這個社會出了問題,又或許是我們的教育本身出了問題?
當我們再滿足孩子各種攀比要求時,
我們嘴上說的是為了能讓孩子開心,
但真是這樣嗎?
我們的內心不是為了滿足我們自己的好勝心、
虛榮心、攀比心?
我們是不是經常看到朋友有了什麼自己也想要有什麼?
或者心裡充滿著羡慕和不甘,總想著也要有的欲望呢?
還有一種常常見到的情況,有很多家長,
在我孩子的興趣班裡,
我就至少遇到30個以上這樣的情況,
家長看到別人送孩子去學音樂,
就無視自己孩子五音不全或者年齡不到就送去學,
看到別的孩子學鋼琴買鋼琴,
就給自己明明不喜歡彈鋼琴的孩子也買了鋼琴和請了鋼琴老師。
看到別人送孩子學跳舞,自己也要把孩子送去學跳舞……
時時都唯恐不及別人。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是凡人,看到別人有什麼,
就想什麼,看到別人去了哪裡旅遊,也想去哪裡旅遊。
這都是人人之常情的。
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孩子呢。
因此,當孩子看到別人有什麼也想要什麼而父母不能給予滿足,
想想挺對不起孩子,尤其因為條件本身無法實現的父母,
更會覺得虧欠孩子什麼。
其實,在這裡我真誠的奉勸各位家長,
大可不必滿足孩子的(別人有什麼,自己要什麼)的要求。
因為這會讓孩子陷入惡性的攀比和想要什麼就要得到什麼的聯繫。
一旦這個聯繫建立了,也就是給孩子養成了一種不良的習慣,
當孩子那一次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滿足時,
就容易哭,情緒低落,
當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而暫時無法滿足自己欲望是,
更會感到失落和無助。
為此,我用自己過去的一些經歷和學習總結來的經驗,
總結了5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在育兒路上有所幫助。
一、 超越生理需求的其他要求要酌情滿足。
比如:帶孩子去街上玩兒時,
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在吃零食,
街邊小攤的特色小食,孩子沒有嘗試過,
出於好奇也想要,這樣的情況也要酌情的滿足孩子,
不能什麼都滿足,比如規定好一天內只允許花多少錢,
超過數量就必須控制或反對。
二、 給孩子講清楚基本的生活規則。
比如:讓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東西不是全部都能得到,
有很多是超越爸爸媽媽能力之外的,
如果你想要超越爸爸媽媽能力之外的東西,
那你現在就必須努力學習,長大後自己去爭取,
現在爸爸媽媽能夠給你最好的就是讓你身心健康的成長。
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所擁有的別人可能也沒有,
別人所擁有的我們也不是全部都擁有,
因此不要去羡慕別人有的,
要珍惜我們自己有的,自己才會快樂。
五、 給孩子最大的安慰,耐心的引導
如果孩子看到別人擁有什麼,特別羡慕,
自己卻無法擁有時,大部分孩子還是接受不了,
父母就要耐心的跟孩子及時溝通,
看看是不是可以用其他東西來代替。
但重要的是不能讓孩子有相互攀比的心理。
三、如果孩子提出的是生活中的必須品,父母儘量滿足。
不管怎麼說教養孩子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愛和快樂。
在生活必須的物質上給孩子滿足,也是提升幸福感的方式之一。
比如:孩子幼稚園的時候,看到同學們都是新書包,
也想要一個,而現在他的新書包已經用了一兩年了,
那麼合理的價格內,可以讓孩子來決定選擇哪一款或者哪一種。
四、 必須讓孩子知道,想要擁有什麼,就必須為此付出什麼。
他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爸爸媽媽努力工作換來的,
現在他還小可以由爸爸媽媽照顧,
滿足精神和物質的一些需求,但不是全部需求。
如果自己想要什麼就必須得自己努力去勞動來換取,
如果自己不努力,想要什麼都只能想想,永遠不會得到。
所以從現在起鍛煉孩子會付出的心理,
我給我家兒子每天給孩子佈置些任務
(每天出門把家裡的垃圾提出去換1元錢,
用於自己喜歡的,而爸爸媽媽會反對購買的其他物品上),
只有自己足夠的努力才能來換來自己想要的東西。
如果發現孩子有發自內心喜歡的東西,
父母應該儘量滿足。
因為這可以判斷孩子並不是物質欲望與虛榮心的攀比。
若孩子的眼睛總盯在別人所擁有的東西上,
只是不想輸給別人的爭強好勝心理,
而希望家長為此買單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這樣的教養方式,可能讓自己越來越貪婪,
越來越無法滿足,越來迷失自己。
所以家長們要注意分析和判斷,
既不能打擊孩子的興趣,
也不能助長孩子的不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