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致爸媽:你的「神救援」,可能阻礙孩子學習獨立

1.不縱容弱者心態: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人生本來就不公平,
所以每個人都要強大起來,自己解決問題。

可以同理孩子,但絕不要同情孩子。

讓孩子了解在情緒上,
我們可以接受與陪伴你的生氣、失望、挫折、沮喪…,
但我們更相信你可以找到方法來面對與處理,
就算孩子是被害者,我其實很怕聽到家長用:
「好可憐喔,我的小寶貝,怎麼會這樣呢!」
的語氣來回覆老師,
甚至還聽過有爸爸說:
「他要是再敢碰我女兒,我就給他好看!」
而對方只不過是一個中班年紀的男生,
更何況那位小女生的跋扈,
更是我們一直很頭痛的問題。

孩子因故受傷,我們當然可以為孩子感到不平,
但更重要的應該是帶領孩子了解原因及學習如何保護自己,
而非總是讓孩子扮演弱者來博取同情,
然後習慣讓大人幫他出頭,
或讓爸媽找老師告狀來擋掉所有的問題,
大人也該收起「我給得起」的老大心態,
不要總讓孩子裝小,
扮演小嬰兒的角色來滿足大人的心理需求。

2.讓孩子掙扎:

孩子都有能力發展出韌性,
而家長所做最糟的一件事,
就是太常「拯救」孩子。

偷偷說句現場老師的心理話,
有時老師們比較喜歡當職業婦女的媽媽,
因為時間到了她們就要去上班;
上學物品沒帶,孩子就得接受現狀自己想辦法解決。

反觀有些家管媽媽,總是責任心重大,
一知道孩子缺了這個、忘了那個就馬上出手救援,
讓孩子總是無痛度過危機,
甚至知道自己總會被救援,
加上現在的孩子都相當機靈、口語能力超好,
更容易鑽漏洞的取巧解決問題。

我們學校就發生過曾有個大班小男生忘記帶鐘琴,
居然自己偷叫實習老師幫忙打電話叫媽媽現在趕快幫他送琴來,
好在我巡堂時剛好看到,
制止了正在撥電話的實習老師,
才沒讓媽媽再次神救援了這個孩子。

請在孩子可以承擔的範圍內讓他自負後果,
唯有如此,你的孩子才能鍛鍊出心智的堅強。

還有聽過一個小學三年級的老師分享,
他們班上有小孩忘記帶東西,
老師寫在聯絡本上提醒,
沒想到隔天爸爸居然親自跑來學校和老師道歉,
說是自己沒有檢查好小孩的書包,
請老師不要怪孩子!

讓老師當下大傻眼啊!

當孩子忘記帶學用品,總會有方法可以解決的,
也只有當他知道自己必須去面對,
才能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技巧、
擁有面對問題的勇氣,
像是可以和其他班的同學借物品、
和老師借餐具,
或今天上課先空打鐘琴回家再複習等等,
甚至發展出後設認知,
想出辦法幫助自己下次記得帶物品。

這個世界充滿了挑戰,
如果連最安全的學校,
爸媽都無法放心讓孩子去經驗自然後果,
搞不清楚他們已經長大了可以承擔應有的責任,
那未來的他們又將如何獨立呢?

3.讓孩子經歷拒絕:

孩子需要學習,
當別人對自己說「不」時該如何應對。

媽媽們常對於孩子回家說「媽媽,我沒有朋友」
比自己沒有朋友還難過,
我們除了可以當下抱抱孩子,
了解他的感受之外,
幫助孩子找出原因才是重點。

有些獨生子女可能較缺乏社交的技巧,
需要更明確的指導棋;
有些孩子家中大人總百依百順,
讓他無法適應被拒絕,需要調整心態;
當然也有可能在努力過後仍被某特定的朋友為難,
那孩子也要學習放下,找尋別的天空,
畢竟就算是大人,
也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喜歡我們。

在指導棋的部分,
如果孩子回來只是單純的對於物我的觀念不清楚,
或是想玩的東西被別人霸占等等,
比較基本的問題困擾時,
建議直接給孩子明確的語言,
像是教孩子告訴同學:
「小明,等你玩完可以叫我嗎?」
而非直接出手拿取,
或是「我很想跟你玩,你為甚麼不願意呢?」
可以在家多次實際演練,
讓孩子習慣這樣的對話,
都會有助於孩子經歷拒絕時能有正向的處理。

蒙特梭利博士說:
「我們的教育基礎不在於替他做,
小朋友要在自理中獲取生理的獨立,
在自由選擇中獲取意志的獨立,
在無止盡的獨立工作中獲取思想的獨立。」

想要教出一個有韌性,
能夠面對未來種種挑戰的孩子,
首先請收起你的同情心,
拿出你對生命潛能的肯定,
相信我們的孩子必會通過這些挑戰,
甚至從犯錯中得到能量、吸取經驗,
而不是從你的神救援。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