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孩子哭時,別再用這句話傷他了!!

孩子小時候,跑跑跳跳的難免磕碰,或者病了哪裡不舒服,或者打針疼了,哭哭是正常的。可是我們總喜歡說:

“沒事沒事,不疼不疼。”

無效,還哭,那下一句是——

“你是男子漢,你是最棒的!男子漢不能當熊包哦。”

還沒用,到底要怎樣才不哭?

“別哭了,再哭媽媽就走了!”

Free stock photo of hands, love, woman, feet

(source:pexels))

這就是原來的我會說的話。慢慢的,寶寶磕碰到了明明很疼,卻眼裡含著淚的看著我,大喊:“不疼!”“沒事!”,好像自己犯了錯。

我趕緊跑過去安慰他,他會使勁的推開我,大喊著:“我不要媽媽!”

我想寶寶一直是個敏感又情緒化的孩子,可能大一些就好了,直到我看到身邊一個又一個一樣的孩子。疼痛發生時,他們的媽媽正站在他情緒的對立面,告訴他們不疼,你不應該疼。

後來看到一篇外國媽媽寫的文章,她的孩子很小就患上了哮喘,她教孩子用一種比喻去表達不舒服,以便發病時,她可以及時判斷嚴重程度。比如,當孩子覺得有一頭大象踩在胸口上,她知道這是一級警戒該送孩子去醫院了。而其他的表達,她就知道孩子的症狀沒那麼嚴重。

而看看我自己在幹嘛?我不但沒有教寶寶怎麼表達痛,而且暗示他:你的疼是不對的,雖然我並沒有直接這麼說。

我就認識一位在這樣暗示下長大的孩子。

Free stock photo of person, love, kiss, cute

(source:pexels))

剛工作時有位同事,上班時突然暈倒,給我們一眾人都嚇得不輕。過一會她甦醒過來,我們問她哪裡不舒服,她只是捂著肚子虛弱的說:“沒事沒事……”我們叫來了120,送到醫院才知道,姑娘有婦科囊腫,醫生說:這種病不嚴重,只是疼起來比痛經疼百倍,有點像生孩子的宮縮!

姑娘在辦公室裡忍了幾小時,忍到暈倒我們才知道!住院以後,她媽媽趕過來看她,跟我們說:“我女兒從小我就教她堅強,哪裡不舒服她也不和我說,都堅持上學。”姑娘後來果然以狀元的成績考上了人大。

當時並沒有覺得什麼不對,可現在想想,如果沒有同事在身邊,姑娘又不會主動求助,她會不會有危險?壓抑自己的病痛不表達就是對的嗎?

當孩子疼了、哭了,我們當然知道他很疼很難受,我們去安慰他,去迴應他,當然是必須的。可是脫口而出的安慰的話“沒事、不疼、不哭”,卻是錯的。

Boy in White Tank Top Playing Blue Coupe Die Cast Near Brown Wooden Bench Chair during Daytime

(source:pexels))

正確的做法是:

你立即跑過去確認寶寶是否傷到了,如果沒有嚴重的外傷,你只需要輕輕的擁抱他,說:“媽媽看到你摔疼了,媽媽能感受到你的疼痛,你想哭就哭一會吧。”

當我這樣嘗試了幾次之後,寶寶不再拒絕我了,他會趴在我肩上繼續哭一會,很快他就會關注別的事去了。

這樣做,往往哭鬧的時間比以前短的多。

這種做法在心理學上就叫做“共情”。關鍵點是——把發生的事實轉變為孩子的心理感受,情感需求。但同時,我們不做任何評價,不評價他摔倒或磕碰的對錯,讓他感受到媽媽是“跟我站在一起的”。

關於“共情”的力量,我聽過一個很美的故事。

一位老人坐在公園的椅子上嗚咽,他剛剛失去了老伴兒。男孩看到此情,跑過去看個究竟,他爬到老人的腿上,靜靜地坐在那裡。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老人一下子就覺得好了很多,情緒也穩定下來。後來,男孩的媽媽問他對老人說了些什麼,男孩答到:“我什麼都沒說,只是幫他哭泣。”

各位媽媽,你願意幫孩子“哭”嗎?

看完今天的文章之後,大家是不是有什麼想法呢?請大家分享出去吧!我是CA小編。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