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沒想到!孩子很「聽話」,竟然是家長教育的失敗!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CA!今天要來說說關於「沒想到!孩子很「聽話」,竟然是家長教育的失敗!」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麥兜兩歲四個月,昨日因為自己“製作”泡泡水,把剛換上的一身衣服弄得濕噠噠的,結果引來麥兜外婆的一頓罵。

在挨駡時,麥兜很無所謂,而且在外婆問他“你還要不要弄”時,傲然回答“就要玩!就要弄!”,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最後麥兜和外婆兩個人相互“對峙”,誰也不讓誰。

後來我從中進行了“調停”。首先我故作誇張地誇獎麥兜:“哇!麥兜都會自己製作泡泡水了!你是怎麼做到的?”

麥兜頓時從氣憤的情緒中走出來,特別開心地跟我說:“麥兜自己做的,麥兜自己做的”,我順勢說:“麥兜會自己動手做泡泡水了,這讓媽媽覺得很開心。可是你把衣服弄濕了,外婆要幫你洗衣服,很累。怎麼辦?”

麥兜歪著頭,考慮了一下,略帶扭捏地走到外婆身邊說:“麥兜幫阿婆洗衣服。”一場“干戈”化作玉帛。

(source: toutiao)

 

2

這讓我想起了心理學中的赫洛克效應。心理學家赫洛克(E.B.Hunlock)把被測試者分成四個小組,在四種不同誘因的情況下完成任務。

第一組為表揚組,每次工作後予以表揚和鼓勵;第二組為受訓組,每次工作後嚴加訓斥;第三組為被忽視組,不予評價只讓其靜聽其它兩組受表揚和挨批評;第四組為控制組,讓他們與前三組隔離,不予任何評價。

實驗結果表明,適度的表揚效果明顯優於批評,而批評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評價的效果好。

而在對孩子的教育中,表揚的效果更是顯而易見。其實赫洛克效應所反映出來的,就是賞識教育。

同事家的孩子小童,平時都是被奶奶帶著在鄉下撫養。小童三歲不到,本來活潑好動,看到好奇的事物總喜歡自己去摸一摸。

上個月當我再次見到小童時,我幾乎不敢相信這就是那個曾經活潑外向的小童:看到我們,他就躲在媽媽身後,也不主動說話,看到麥兜在玩玩具汽車,他眼裡滿是羡慕想玩的眼神,卻不敢前去和麥兜一起玩。

我心疼地走過去想跟他說說話,他立馬表現得像受了驚的小鹿,躲在媽媽身後不敢出來。小童奶奶在旁邊說:“你看,這孩子原來那麼調皮,在鄉下我們經常罵罵他,管教管教,現在多聽話!”

我不能譴責老人家在教育孩子時的簡單粗暴,因為這就是他們那一輩的教育理念:聽話的孩子就是罵出來、打出來的。但我真的很痛心,一味地訓斥、打罵,將一個正在形成自己個性的孩子,“打磨”成了成人心中理想的“聽話的孩子”。

而事實上,孩子是真的發自內心的聽話嗎?

在後來吃飯過程中,小童想自己夾蠶豆吃,但是因為筷子用得不好,夾了幾次都沒夾起來,奶奶一筷子就打在他的手上,嘴裡罵著:“沒規矩!奶奶怎麼教你的!夾不起來就不要吃!”小童“哇”一聲大哭起來,無論我們怎麼勸都不停,越哭越來勁。

我很難過,也很憤怒。三歲不到的孩子,使用筷子本就不熟練,夾不起來有什麼關係,多鼓勵他試幾次,或者在他自己的碗裡多放一點豆子,讓他邊玩邊練習,有什麼錯!

一味地否定、批評、訓斥孩子,讓他的真性情得不到很好的顯現,在打罵之下為求自保,孩子只會隱藏自己的不滿情緒,日復一日,他的心中便會埋下自卑、膽小的種子,或者是形成自虐或暴力的性格。

原則性的問題,嚴肅的教育當然有必要,只是如果無論什麼事都只是一味苛責,那這樣教育出來的“聽話”的孩子,是你想要的嗎?

(source: toutiao)

 

3

由此可見,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訓斥的危害有多大!而賞識教育是多麼重要。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簡單誇誇孩子聰明就是賞識教育了呢?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維克(Carole Dweck)研究發現,經常表揚孩子聰明,反而會讓這個優點成為他的包袱。孩子會認為他所有的成功都來自於他的聰明,而否認了自身的努力。

所以為了不丟掉“聰明”這個優點,他會選擇更舒服的方式去創造成就,久而久之,便會形成一個舒適區不願意走出去,最終自我毀滅。

這樣一來,你可能會問,那怎麼表揚才是有效的賞識教育?

表揚要具體、有針對性,而不能盲目或誇大、敷衍孩子;表揚要注重過程,而不是只關注結果。下面就以我陪伴麥兜的親身經歷,跟大家分享幾個關於有效表揚的小訣竅。

  誇孩子細心

麥兜剛一歲左右,我的口頭禪是:哇!麥兜好聰明!麥兜好棒!麥兜真厲害!……後來我發現,當他自己獨立拼成了一件玩具,或者吃完了一碗飯,我卻沒有誇他“厲害”時,他就會發怒,甚至會把做好的玩具扔掉!

我很吃驚,問題出在哪裡?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我表揚的方式出了問題?

後來在麥兜獨自完成了一個10塊拼圖時,我認真地說:“呀!這兩塊拼圖特別像,麥兜都拼起來了,觀察真是細心哦!”麥兜當時特別開心地就過來抱著我的脖子,吻了我一下,然後又屁顛屁顛去拆了重拼。

原來如此!孩子完成一項任務時,是要經歷“重重困難”的。所以他們需要的其實是我們發自內心的賞識,是對他們完成任務的過程的一種關注,這樣的賞識和表揚才會讓孩子們更想堅持自己的良好的行為。

誇孩子努力

麥兜的動手能力在同齡孩子中是比較強的,在一歲半不到時,便能獨自完成大顆珠子的穿繩子遊戲。每次串好後,都會特別期待我的肯定。

最初我每次都是誇他說“麥兜又串起來啦!真棒!”,麥兜聽完後也沒有特別興奮的樣子,然後每次串珠子要麼串兩個就停止,要麼串一會便開始注意力分散。

後來有一次我無意間改變了誇他的語言,我特別驚喜地說:“串珠子很難哦,需要很努力才行呢!麥兜都能做好,真是個努力的好寶寶!”

麥兜當時愣了一會,接著哈哈大笑起來,然後拿起串好珠子的繩子,開始興致勃勃地繼續串珠子,認真又仔細。直到現在,麥兜都特別喜歡玩益智類的玩具。

我這才意識到,誇一個孩子努力,會給他帶來多麼大的心靈衝擊力,讓他不斷地去挑戰更高難度的玩具和遊戲。

(source: toutiao)

 

 誇孩子身上的正能量

陪伴麥兜成長過程中,我會及時表揚麥兜吃好飯主動把自己的小飯桌擦乾淨,會體貼媽媽了,雖然他也只是拿了塊抹布意思一下而已;

我會表揚麥兜今天吃飯沒有撒那麼多飯在地上,節約了糧食,雖然大部分飯都撒在了小餐桌上;

我會誇張地表揚麥兜主動幫阿婆拖地,會孝順長輩了,雖然人家只是想玩玩拖把;

我會表揚麥兜今天出去玩主動叫別人叔叔阿姨,是個有禮貌的寶寶了,雖然他可能會錯把阿姨叫成婆婆……

麥兜也在這樣細微小事的表揚和鼓勵中,成長為越來越受大家喜愛的小男生。

是的,不管怎樣,哪怕是極小極平常的事,孩子身上的這種正能量,都值得你去發掘,並毫不吝嗇地大聲誇出來!

(source: toutiao)

 

誇孩子有創意

麥兜的“筷子使用初體驗”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第一次使用筷子吃麵條,這對兩歲的麥兜而言,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

在經歷了各種方式都沒法吃到麵條後,我突然發現麥兜把筷子在碗裡卷了幾下,把麵條在筷子上卷了幾個圈圈,然後順利吃到了麵條。然後非常自豪地對我說:“媽媽!麥兜吃到面面啦!”

我大聲笑起來,然後在他額頭上點了個贊:“麥兜真有創意!原來筷子還可以這樣夾麵條呢,媽媽都不知道哦!”

然後我就看到麥兜得意洋洋地“故技重施”,或者嘗試一根筷子卷麵條,或者一隻手一根筷子相互合作挑麵條……各種“創意”,各種“折騰”,每成功吃到一口麵條,便自己誇自己一句“麥兜有創意”,一小碗麵條自己吃光光。

或許在大人看來,孩子的這些進步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呢?可是,在孩子眼裡,那可是他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之後的腦洞大開呢,這個時候你表揚他“有創意”,他便會嘗試更多的創意。你絕對會更愛這樣的孩子,不是嗎?

(source: toutiao)

 

總而言之,養育一個聽話的孩子,是絕大部分家長的真實內心所想。然而,只會“聽話”卻毫無個性的孩子,那是任何家長都不希望看到的。

在教育孩子時,賞識為主,讓孩子在你認真、精心的表揚裡快樂地成長,那他必定是既有個性,又有自我主見的,這樣聽話的孩子,才是我們為人父母最想看到的,不是嗎?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沒想到!孩子很「聽話」,竟然是家長教育的失敗!」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toutiao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