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老公一定要看這一篇!寶寶滿一歲,媽媽帶和爸爸帶,心理學家告訴你:長大後差別竟然這樣大!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寶寶滿一歲,媽媽帶和爸爸帶,心理學家告訴你:長大後差別竟然這樣大!」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放不下的母親職責,是許多為人母者,共同的心情體驗;但很矛盾的,許多時候,我們又特別希望有人可以幫忙。以家庭的心理健康來看,這個幫忙的人應該是「老公」;但偏偏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比較信任或仰賴「老媽」。

於是,在孩子出生後,你可能很明顯地看到夫妻間的差異—妻子總是忙著抱孩子、餵孩子,先生卻可能是在旁邊幫忙「玩」孩子、「逗」孩子。這種狀況特別容易發生在年齡差距較小的夫妻身上,搞得新手媽媽們紛紛感嘆:我老公,根本就是我的大兒子!當爸爸和當媽媽,真的很不一樣!

(source: toutiao)

 

是的,從心理學來看:父親和母親,真的不太一樣。角色上不一樣、功能上不一樣,心理歷程上更是不一樣。

母親提供安全環境,父親提供熱情活力

在心理學領域中,許多研究發現母嬰互動的重要性,而且這種互動模式不同於嬰兒和父親之間的互動。也就是說,父親和母親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不同的發展功能: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依附對象,提供孩子安全的生長環境;父親是孩子的第二個依附對象,提供孩子向外冒險的熱情活力。

第一個依附對象和第二個依附對象有什麼差別呢?一般來說,孩子從出生以來,必然經歷一個與媽媽「共生」的階段。所謂「共生」指的是:我一定要有你,才活得下去—不管是生理或心理上。

(source: toutiao)

 

在這種階段,「媽媽」角色給孩子的感覺就很重要。心理學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描述:一個瘋狂的孩子背後,通常有一個瘋狂的母親;母親對孩子的影響通常是不需透過言語,僅通過與孩子共處的關係就能傳輸給孩子。所以,母親內心的平靜穩定將能提供孩子一個穩定平靜的安全環境。

孩子和母親之間,是一種細水長流,好壞並存又矛盾複雜的關係。

這種「你儂於我、我儂於你」的母嬰關係,一直要到一歲之後,孩子逐漸長出自己的獨立性,他們便需要把眼光從母親身上轉移到外在世界。此時,「爸爸」就是孩子和世界的橋樑。

(source: toutiao)

 

比起與「媽媽」關係建立的細水長流,孩子和「爸爸」建立關係是很急促的,你可能會發現原本總黏著媽媽的孩子,有一天「突然地」老是喜歡和爸爸走在一起。而且和爸爸在一起的神情,與和媽媽在一起時不同:一個健康的孩子,和媽媽在一起的眼神裡充滿信任與穩定,和爸爸在一起的眼神則閃爍著興奮與熱情。

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孩子對於缺席後回到家庭裡的父親,通常充滿熱烈的歡迎;對母親缺席的歸來卻可能充滿拒絕與憤怒。

來源:mamibuy.com.tw

 

這種原始的、心理上對父母角色需求的差異,讓母愛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就急著湧出(因為孩子才出生就急著需要母親);但父愛卻總是慢半拍才來到(因為即使男人想,他們也無法提供孩子先天的哺乳餵食)。

(source: toutiao)

 

讓孩子不成為媽寶,父親角色極其重要

剛出生的孩子在心理上對母親角色的需求,可能讓新手媽媽們一下覺得被綁住了、走不開。這種感覺對當媽的人來說也很矛盾:一方面驕傲自己對孩子而言如此重要,卻又常常覺得被黏得喘不過氣來⋯

不過,站在心理學的角度,我想要告訴媽媽們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如果妳不想妳的孩子未來成為一個媽寶,在他一歲之後,妳就要想辦法把他踢到他老爸身邊去!

同樣的,爸爸們也要知道:在孩子一歲之後,你有責任把他們拽離母親身邊—如果你希望他成為一個對人有興趣、對學習有熱情的孩子!

(source: toutiao)

 

孩子從出生、學習,到獨立、成為他自己,會經歷幾個重要的心理歷程:

第一階段:完全依賴老媽,一輩子都不想離開家。

第二階段:因為觀察到老媽對老爸有興趣,孩子也跟著對老爸產生興趣。

第三階段:因為和老爸相處,而發現這世界十分有趣。

所以,父愛可以慢半拍,但時候到了,卻不能不給。而且「父愛」對孩子未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有絕大的影響:

一、男孩子如果心理上反抗父親,未來也容易和上司對抗,或保持距離。

二、男孩子如果心理上害怕父親,未來對權威也容易有所恐懼。

三、如果父親在家中缺乏地位、不受母親尊重,男孩子就少了壓制他的男性力量,容易變得叛逆,或者對強勢的女人感到憤怒、甚至被吸引。

四、女孩子如果心理上反抗父親,未來比較有可能變得容易發怒、有攻擊性。

五、女孩子未來喜歡什麼樣的伴侶,往往與她父親有很大的關聯性。

(source: toutiao)

 

父母可以這樣做

成為父親,男人有他自己的步調

成為父親,男人有他自己的步調不同於懷胎九月的女人,男人既然不經孕期之苦,自然也很難在看到孩子出生的瞬間,就踏實地感覺到:對!這就是我的種!這就是我的孩子!

不同於懷胎九月的女人,男人既然不經孕期之苦,自然也很難在看到孩子出生的瞬間,就踏實地感覺到:對!這就是我的種!這就是我的孩子!

(source: toutiao)

 

況且在生物結構上,男性可以播的種,遠比女性所能產的卵多。這種到處可以播種的生物性,也讓男人在孩子出生後,不得不經歷一段「骨肉認親」的歷程⋯所以你會發現:稱讚一個孩子「長得像爸爸」,遠比稱讚孩子「長得像媽媽」來得更有意義。男性就是透過這些外來的證據,「逐漸」成為一個父親­—而且,每個男人所需要的步調還不一樣。

因此,如果妳還期盼著:孩子一出生,妳的伴侶就會像妳一樣歡天喜地、無微不至—那真是太折騰他們了。

他們沒本事擁有那生出孩子的肚皮,更沒有那可以哺育的[乳.房]—媽媽們還是給這些準爸爸一點時間吧!

至於給多久?孩子會給妳答案,孩子會以他們對父親的興趣與好奇,來爭取他們想要的父愛。

(source: toutiao)

 

別讓孩子一歲前的生活模式,跟著你們一輩子

從那麼多心理學上的探討來看,父愛的發展確實比母愛來得晚。這代表身為母親,我們真的要在孩子剛出生的階段,多辛苦一點、多犧牲一點;但這卻不代表身為父親者,什麼都不能做。 一個父親在孩子一歲前,所能做的最偉大之事,就是好好支持他的太太。

只是,千萬別因為為人母者在一歲前扛起養育孩子的大部份責任,就讓這種生活模式變成家中持續不變的習慣。

孩子滿週歲後,開始想要跑跑跳跳,媽媽就要把他們交到爸爸手上,讓他們跟著爸爸去冒險。母愛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成為父愛的橋樑。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寶寶滿一歲,媽媽帶和爸爸帶,心理學家告訴你:長大後差別竟然這樣大!」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toutiao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