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原來父母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事,你可能每天都在做!很多家長沒意識到!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原來父母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事,你可能每天都在做!很多家長沒意識到!」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source: toutiao)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父母對你傷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有一萬多條回答,最高贊的幾個答案都是跟父母說的話有關。

有打擊的:就你這樣,也不指望以後能有什麼出息,不殺人放火我就謝天謝地了!

有發洩自己情緒的:看你**啊!成天就知道看電視!你作業寫完了?!

有威脅的: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趕出去!

有出言惡毒的:養你還不如養條狗,養條狗還會對我搖尾巴!

……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研究報告發現,在中國,67.1%的家長曾在情感上虐待孩子。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語言羞辱孩子,或是沒有底線地批評孩子。

但中國父母不認為這是一種傷害,反而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教育的手段,認為“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說得越難聽就越是為了孩子好,是為了讓孩子警醒,下次不要再犯錯了。

可是,他們沒有意識到,其實孩子是情感上最脆弱,最經不起打擊的人。父母隨口說出來的話,會給他們帶來不可估量的傷痛。

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家Ethan Kross通過實驗指出:情緒和身體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非常相似,當一個人說感到“心碎”的時候,“心碎”其實已經不完全是一個比喻了,他神經系統可能真的體驗到了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當父母辱駡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情緒上遭受到的創傷,可能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source: toutiao)

 

傷害一:自卑、膽小、叛逆等負面情緒

有次帶小馬達去參加一個非洲鼓的體驗活動。在那裡碰見了一個節奏感不太好的小男孩明仔,明仔的節拍總是打著打著就是亂了。明仔扭頭向媽媽求助,可是媽媽卻劈頭蓋臉地罵他:“你怎麼連拍手都不會?!你怎麼這麼蠢?你看看人家……”

後來在親子互動環節,每個爸爸媽媽和孩子都跟著老師的提示,相互拍手唱歌,只有明仔和媽媽坐在那裡什麼也不做,我聽見他媽媽說:“你學不會就不要做!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沒用?!你這樣那以後都不要來了!”

明仔終於在媽媽的罵聲中放聲大哭,最後實在進行不下去了,就提前被媽媽帶走了。

其實跟不上節奏的不只有明仔一個,這對3、4歲的小朋友來說很正常;而只有明仔的媽媽對此十分介意,並當眾奚落他,說他蠢、沒用,最終讓明仔在絕望的哭聲中放棄了學習和嘗試。

對孩子來說,父母是對他們一生影響最大的人,這一點任何老師、伴侶都比不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動力都來源於父母。長期的打擊式教育,不僅不能激勵孩子,反而容易讓孩子變得容易自我否定、自我懷疑,從而產生恐懼、自卑 、壓抑、叛逆等負面情緒。

 

而這些陰影,會一直伴隨著他們的成長。

(source: toutiao)

 

傷害二:難以治癒的親密關係 ico

這種打擊式教育,除了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很難癒合的缺陷,還會讓孩子今後很難正確地處理自己的親密關係。

有個小男孩,小學的時候因為和同學玩耍,不小心弄丟了掛在脖子上的鑰匙,回家後被爸爸罵了個狗血淋頭,威脅他說:“你半個小時內給我找回來,不然你也別進這個家門了!”

男孩半個小時內沒有找到鑰匙,他爸爸就真的讓他去樓道裡罰站。

樓道裡的感應燈幾秒就滅了,滅了之後那裡就一片漆黑。男孩很害怕,隔幾秒就跺一次腳。這動靜被爸爸聽見了,爸爸就在門裡咆哮:“罰站還不老實!你是不是不想進來了?!”

男孩嚇得一動也不敢動。

幾年後,男孩的爸爸請同事在家吃飯,跟同事說:“我孩子就是不喜歡跟人說話。”

這是之乎網友@無瑕子的真實故事。

最可悲的是,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是現在的樣子。

在打擊式教育長大的孩子,不擅長處理親密關係,不擅長表達感情。在充滿愛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可以自如地對家人朋友表達愛、讚美和憤怒,而他們更多的是選擇毒舌、沉默。

現代醫學告訴我們:每個孩子的心智模式首先是受父母影響的。親子關係是孩子人生中面對的第一個重要的親密關係,父母的語言暴力,會讓孩子意識到,原來親密更容易傷人。他們被這種方式傷害,同樣會選擇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

(source: toutiao)

 

傷害三:將語言暴力延續到下一代身上

更要命的是,這種長期的語言暴力很有可能會延續到下一代身上。當自己的孩子犯了錯,他們就像條件反射一樣,用父母對自己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如此反復,惡性循環……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人,需要花很大的力氣來警醒自己:我千萬不要成為這樣的父母。

我的媽媽其實是個脾氣不太好的人,這可能是她的成長環境,或者性格等因素造成的。在我小的時候,也受過她的語言暴力的傷害。

但是我跟她的關係還是很好,我也沒變得自卑孤僻。這是為什麼呢?

當我自己開始深入瞭解育兒這件事,才發現原來她這幾個方面做得比較好:

1、會主動向孩子道歉

當她發完脾氣,她會來跟我道歉,說她當時很生氣,不該這樣那些話,這不是她的本意。

所以當我摸清了她的脾氣之後,就很少把她的氣話放在心上。因為我知道她那是在發洩情緒,心裡是愛我。

當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我這麼好的悟性,所以大家只要參考她道歉這一行為就好。我知道,控制情緒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和孩子道歉不是。

2、告訴孩子錯在哪裡

媽媽發完脾氣後,除了跟我道歉之外,還會跟我複盤之前她為什麼會生氣。

有一次,我和小夥伴爬鄰居家陽臺的防盜網,被媽媽知道了,把我拎回去臭駡了一頓。

後來她跟我說:“你爬那個欄杆很危險,如果你不小心摔下來了,可能會摔斷骨頭,這樣爸爸媽媽會很難過的。上次爸爸在醫院做手術,你是不是也哭了?”

如果在控制情緒這件事上你能做得更好,可以省去臭駡這個步驟,直接告訴孩子錯在哪裡,會有什麼後果。

(source: toutiao)

 

3、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如果我已經哭成淚人兒了,她的情緒也過去了。她會深深地歎口氣,把我拉到她的跟前,問我:“你告訴媽媽,你剛才是怎麼想的?”

同樣,如果你能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可以在一開始就做這件事。

4、接納自己的缺陷,並努力改正

其實努力學習如何做一個合格父母的過程,也是和自己和解的過程。

從我記事起,媽媽就從來沒回避過自己的這個毛病。她知道自己脾氣不好,生起氣來就口不擇言。

但是她沒有因為她是媽媽,就一副“我這人就這樣”的討厭嘴臉;而是在一點一點地試圖改變自己的脾氣。如果這個月表現的比上個月好,我和爸爸就會一起為她準備一份小獎勵。

等我上大學的時候,媽媽面對很多事不再那麼情緒化。我和爸爸開玩笑說,可能是年紀大了,就看開了。其實大家都清楚,這是這些年她一點一點努力的結果。

作為女兒,我因為看到了她的改變,也會越來越接納她有時候的脾氣。

所以你看,有時候不僅需要父母接納孩子,也需要父母接納自己。你接納了自己的缺點,反而更容易讓孩子接納你,理解你,親近你。

父母並不是什麼高高在上不容侵犯的角色,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的親人。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崇尚“忠言逆耳”、“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不在少數,而我們如何擺脫這種養育模式,避免自己曾經受到的傷害會延續到孩子的身上,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

希望所有被語言暴力傷害過的人,都別忘記那種感覺,也別放棄改變。你的孩子和愛人都值得擁有一個更好的你。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原來父母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事,你可能每天都在做!很多家長沒意識到!」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toutiao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