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總為孩子看電視跟婆婆吵架,還談什麼科學育兒!

1

添添媽是一家公司的會計,工作比較忙,尤其是月末年底,常常要加班。

當年生添添休完產假後,添添媽就上班去了。如今添添4歲多,下學期要讀中班了,這幾年一直由奶奶照顧。

奶奶是農村人,性格比較粗線條,許多生活習慣及育兒觀念都和添添媽不一致,添添媽崇尚科學育兒,為此和婆婆之間爭執不斷。

奶奶做家務時喜歡讓添添看電視,孩子安靜聽話,不搞破壞不亂跑,奶奶還認為看電視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添添媽在育兒書上看到的,都是關於孩子看電視的各種害處。

5月份我曾推送文章《那些經常看電視的孩子,後來怎樣了》,在其中總結了看電視的6個害處,比如說傷害孩子的注意力、視力、想象力,不良動畫片還會給孩子提供壞榜樣等。

添添媽讀了這篇文章後更加焦慮,與我聊過好幾次,跟我詳細描述婆婆對於孩子看電視的放縱,甚至隱隱地鼓勵。

半個月前的一天晚上,添添媽給孩子講完故事後準備去洗澡,添添便問奶奶:“我能看一會兒電視嗎?”

奶奶毫不猶豫地回答:“可以啊,去看吧!”語氣中甚至帶著歡快。

添添媽在衛生間門口聽到奶奶的回答後,立馬不高興了,她覺著婆婆至少應該先拒絕一下,爭取讓孩子玩別的去,怎麼能這麼輕易就答應了呢?

她抱著衣服從衛生間折返,阻止孩子看電視,讓孩子自己玩拼圖,可孩子不樂意,大哭大鬧起來:“奶奶都說了可以的!”

奶奶還在旁邊幫腔:“讓孩子看看電視怎麼了?哪有你說的那麼多害處?他爸爸小時候也看電視,不也沒近視?不也照樣考上了大學?”

添添媽澡也不洗了,開始和婆婆據理力爭,兩個人當著孩子的面吵了起來。

2

添添媽和婆婆衝突的第二個焦點是關於零食。

育兒書和各種文章裡,都說零食中有各種新增劑,什麼色素啦,香精啦,防腐劑呀,數不勝數,吃了都對身體不好。

甜食吃了會發胖,油炸食品吃了問題更多......

總之,孩子最好不要吃這些東西。

因此,添添媽對孩子吃零食一向是嚴防死守的,她認為孩子餓了可以給點兒水果、玉米、牛奶或酸奶墊一墊。

然而奶奶對孩子吃零食卻非常寬鬆。

以前帶添添去菜市場買菜,常給他買個包子油條什麼的,還愛買點兒蛋糕、餅乾回來放家裡,孩子餓了隨時拿一個吃。

添添上幼兒園後,每天放學接他,奶奶都會給他帶個點心去。

這些零食多半都飽肚子,孩子吃了後正餐就沒有胃口了。添添媽為此很煩惱,和婆婆說過許多次。

老人家起初是對添添媽的觀點完全不認可:“哪個孩子不吃點兒零食呀?這些點心都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哪有你說的那麼不好?要真那樣怎麼人家還敢生產出來賣?國家都不管的麼?”

說多了幾次,倆人便難免吵架爭執。

3

關於教育,添添媽和婆婆還存在許多分歧。

比如面對孩子偶爾的無理取鬧,婆婆總是無原則地退讓,而添添媽卻認為應該堅守原則。

婆婆和添添玩各種“比賽”,總是故意輸給孩子,導致添添習慣了贏,根本輸不起。

再比如,婆婆總是把“你真聰明”,“你好棒”這樣的話掛在嘴邊,一天得說上無數遍。

這些做法,在添添媽看來,都是對孩子有害無益的。她嘗試跟婆婆溝通,可是老人並不認可她的觀點,更別提改變自己的行為。

添添媽說:“每次一看見她給孩子吃零食,讓孩子看電視,我心頭的火就‘噌’地一下冒出來,摁都摁不住。”

“不說吧,忍成內傷也忍不住,說出來吧,老人又不高興,說辛辛苦苦幫我帶孩子,我還整天挑事兒!老公夾在中間也左右為難。”

“我覺得自己快魔怔了,都該去看看心理醫生。”

添添媽曾認真考慮過辭職在家帶孩子,可是前幾年家裡經濟條件不是很好,自己也不想放棄工作。如今孩子上幼兒園了,“別家媽媽都考慮出來工作了,我反倒辭職回家,好像沒必要。”

她現在的心理狀態不太好,煩躁、焦慮,面對婆婆很難做到心平氣和。

4

添添媽和她婆婆之間的矛盾其實很有代表性,引起他們衝突的那些問題,在許多婆媳之間都存在。哪一對婆媳在育兒方面的步調能完全一致?即便是親媽來幫你帶孩子,兩代人的觀念也存在諸多差異。

說起來,比添添奶奶更讓人抓狂的老人比比皆是。她至少知道要多誇獎孫子,比那些講謙虛當眾“貶低”自家孫子的老人要好很多了。

添添奶奶認真負責地照顧孫子,總好過袖手旁觀、看你忙死也無動於衷的婆婆。

誰的生活能事事盡如人意?幸或不幸,都要有對比才顯得出來。

何況,家庭和睦,比科學育兒重要一萬倍!

對於添添來說,一個是自己最親愛的媽媽,一個是日夜照料自己的奶奶,如果這兩個人總是吵架,孩子會怎麼樣?

在小小孩的心中,世間的所有事都非黑即白,沒有灰色地帶。媽媽和奶奶吵架,一個人是對的,另一個人就一定是錯的。

那麼到底是誰錯了呢?媽媽和奶奶都是他信賴的至親之人,無論孩子在心裡判定誰錯了,對他都是一種傷害。

另一方面,家裡大人的觀點不一致,會讓孩子的是非觀念發生混淆,也讓孩子因為不知該聽誰的而感到無所適從,性格變得猶疑不決。

如果孩子知道,媽媽和奶奶爭吵的起因,是自己看電視、吃零食等事情時,他便會產生自罪心理

家人吵架,還可能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變得膽小內向,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孩子社交障礙等等諸多問題。

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傷害是多方面的,負面影響也是深遠的。媽媽和奶奶吵架,比看一百部動畫片給孩子的傷害更大!

5

生活就是各方面的權衡和妥協,在家庭關係裡,哪裡有誰絕對正確,誰絕對錯誤?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吵架的雙方往往都各有過錯,不過是多少和輕重不同罷了。

過多讓孩子看電視好不好?當然不好!孩子吃過多零食好不好?當然不好!

但是媽媽和奶奶吵架,給孩子的傷害更大!

兩害相較取其輕,在吵架和讓孩子多看一集動畫片之間,當然選擇後者。

因此,我給添添媽媽的建議是:

首先,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不要把看電視和吃零食等的負面作用看得太嚴重,只要控制合適的度,其實對孩子的影響並不太大。

其次,在心平氣和的時候,和婆婆好好交流,把你知道的育兒知識告訴老人。只要態度好一點,對事不對人,不是在吵架的時候說的話,老人多半還是能接受的。一次不行就多說幾次,多少總有一點改善。

第三,把老公拉到“科學育兒”的陣營裡來,孩子爸爸說的話奶奶通常更聽得進去。

第四,針對意見分歧最大的幾個問題,開一次家庭會議,大人之間求大同存小異,儘量達成共識。

第五,無論如何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有意見也要等孩子不在的時候再說。

生活哪能十全十美?不過是在已有的條件下擇優避劣罷了!

-End-

諾曦媽媽:華東師大教育學碩士,兼修心理學,講科學、接地氣,分享幼兒的性格和智力培養、二胎、青春叛逆期的陪伴經驗。歡迎關注!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