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買回來的玩具,孩子只有3分鐘熱度!不妨試試讓孩子得不到!

大家好,我是Tammy 今天來跟你說說 買回來的玩具,孩子只有3分鐘熱度!不妨試試讓孩子得不到!吧!

 

無意中聽到兩個同齡孩子的對話:

“我戴了電話手錶,你想不想要?”

“想!”

“那好吧,你現在進去,從樓上那個窗戶跳下來,我就送給你!”

那一刻我看到那個孩子心動的眼神,幸好,孩子的媽媽把孩子拉走了。這個世界怎麼了?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就對人充滿了惡意?也許他只是好奇,並不知道跳下去的後果,才會慫恿別人去試試,但一想到前不久,兩歲孩子在電梯裡發生的事情,其實太多的危險就在我們身邊,根源在哪裡?

根源在家庭教育,我們不希望孩子變成熊孩子,就需要教他害人之心不可有;我們不希望孩子遇到危險,就需要教他學會拒絕誘惑。

“我有這個,我不給你。”“你叫我老大我就給你吃。”這類孩子之間的對話,無不是“炫耀式”的心態,炫耀加脅迫的方式,讓他人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年幼的孩子無法判斷是非,這種事情有些會讓孩子違背原則,有些會讓孩子置身於危險之中。

如何看待“別人有的東西我沒有”?當兩個孩子爭搶玩具時,常有一方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停止爭執,會對孩子說:“別搶了,爸爸媽媽給你買。”富養孩子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有人說,在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才不會被塵世中的繁華和虛榮所誘惑。

我不贊成孩子的成長用大把的、超出父母能力的金錢去堆砌,與其把孩子帶進“買買買”的物慾中,不如教孩子學會“按需求購買”。給孩子零花錢,讓孩子學會用有限在金錢,在膨脹的物慾中作出取捨,當想要的物品價格太多,孩子就需要自己積累零花錢,剋制住花錢的衝動,把錢存起來,才能買到心儀的物品。

如何幫助孩子調整“別人有的東西我沒有”的心態,心理學家陶杏華老師曾在小學擔任心理健康輔導老師中,收到過學生的一封來信:信中同學想用電腦只能去媽媽的單位借用查資料,因為自己家沒有,也因為愛面子,不好意思跟同學說自己家沒有電腦。害怕同學嘲笑,也恨媽媽怕花錢不願意買電腦。

陶老師提出了3點建議:

第一,區分父母和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把注意力轉移到培養個人能力上。能力提高才是真正的有面子。

第二,看到借用電腦積極的一面。一方面提高我們做事情的效率,一方面在借用過程中提高我們的交往能力。

第三,與媽媽心平氣和的溝通,理解媽媽“吝嗇”背後的用心。在溝通中消除誤會和消極情緒。

而那些喜歡炫耀自己、嘲笑別人的同學,用父母的東西當作自己嘲笑他人的資本,這只能表明你自己是一無所有的,只會阻礙你成長。好好利用父母所能提供的條件,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教育,從來不是把孩子交給老師這麼簡單,梳理孩子的心理,才能讀懂孩子。富養孩子,從來不是金錢物慾的滿足,而是從心理的強大、坦然的面對。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趣或是對你有幫助的話,分享讓更多朋友看看,討論一下你們的想法吧!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