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用7個結合的方法,教孩子識字事半功倍!

大家好,我是Ant 今天來跟你說說 結合幼兒的發育敏感期的特點,用7個“結合”的方法,教孩子“識字”事半功倍吧!

 

孩子實現自主閱讀的前提是足夠的識字量。我家寶貝從5週歲就能自己讀書,6週歲完全能自主閱讀,現在7週歲,是“書蟲兒”一條。

(source:toutiao)

 

前一階段,曾有網上朋友問及到我怎樣教孩子識字的。現在我在這裡回答朋友們,談一下我帶孩子識字的方法。

因為孩子6—18個月的識字方法在以前發表的《讀〈漢字治好“失讀症”〉後,我讓寶寶6個月開始識字(附操作過程),而獲得的好處不僅僅是識字多》這篇文章已經介紹過,大家很容易搜到這篇文章,這裡不重複了。這裡主要談18個以後的識字的引導方法。

我家孩子是18個開始說話的。我當時是依據心理學關於:幼兒在18個月以後會逐漸描述出自己意願,動詞的使用量會大量的增加的原理。認識到這正是我們引導寶寶把語言中的字、詞用字卡、詞卡及具體的事物、具體的人聯絡起來的好時機,經過反覆的讓他看、讀給他聽,寶寶初步理解語言的含義也會與漢字對應。

於是確定把孩子18月也就是學說話開始,當作孩子學習識字的第二階段。

這個階段的所謂識字,還是在“潛在”的階段,所以不能強求孩子一定要讀出來。更多的是一種與第一階段一樣的“看”字的遊戲。我把我這個階段帶孩子識字的方法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source:toutiao)

 

一、選字

在上面提到的孩子6-18個月引導孩子識字的方法中,我曾說過“選字的原則不是看字的筆畫多少,而是選讓孩子容易理解和接觸較多的事物的字詞以平時我們與孩子交流的時候常說到的詞為主”。也就是以名詞和動詞為主

這時的選字原則還是不變的,關於選字的例項,我將在下面的學習方法中介紹給您。

二、學習方法

這時孩子已經能夠自由的活動,學習方法也會有許多靈活的做法。我主要用了以下7個“結合”的方法:

1.實物與字卡結合。

(source:toutiao)

 

注意,這裡是說“實物”與“字卡”結合,而不是帶圖片的字卡。

因為我發現,用帶圖片的字卡教孩子識字,當離開有圖片的卡片時,孩子常常就不認識字了。

根據心理學的知識可以知道這裡面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孩子看字和圖的結合的卡片時,注意點是在圖上,而不是在字上。

二是孩子把字和圖看成了一個完整的影象,當影象出現“缺失”後,孩子當然就不“認”它了。

而我不用帶圖片的卡片還有一個原因:

帶有圖片的字,少了“想圖”——“想出實物”的過程。看到字的時候,不用想,就看到圖是什麼了。

而用只有字的卡片,卡片上的字與實物是“分離”的,孩子在看字、讀字的時候,注意點在字的線條——“圖形”上。當字與生活中的實物結合的時候,需要去“想”實物,有一個想象的空間。

2 .閃卡讀單字與片語讀字組合

(source:toutiao)

 

這時的閃卡方式(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有詳細的介紹,大家可看一下我上面提到的文章)不變,量可適當增加。

因為這個階段,還是在識字的準備階段,不要求孩子一個一個的認出來,只是大人邊讀邊閃卡。孩子這時的“識字”,實際是憑藉他的興趣,是處於一種無意識記憶的狀態。

也就是當他對這個物體、或人的某個行為有認知了,他也就記住這個字了。

但這個階段也有一個變化是,把單字的閃卡和片語結合來用。就是把想孩子能明白的名詞、動詞做成詞條,從詞條中抽出的單字是閃卡的來源之一

片語如:衣櫃、窗簾、床、衛生間、廚房等,玩具如:如胡迪、史努比、巴斯光年、敞篷車等,而把這些字做成單一的字卡,就是閃卡的資料了。

3.遊戲與識字結合

上面的片語如:衣櫃、窗簾、床、衛生間、廚房等,我把它們直接帖在室相應的物品上。而孩子的玩具類的字,則直接放到玩具的旁邊,在和孩子做遊戲的時候,玩具放的位置要相對固定,這樣做才更符合孩子秩序的敏感期的需要。

(source:toutiao)

 

上面的內容準備好後,我使用的是“開火車”的遊戲,帖詞的地方就是車站,帶著孩子“一站”“一站”的走,這樣用幾分鐘就可以把室內的詞卡和孩子“讀”一遍。當孩子讀的遍數多了,往往一說到某個詞,孩子就會找那個位置,反過來,把詞卡從原來的位置“轉移”後,他還會到原來的放字卡的地方去找“站點”。您看,這時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孩子已經“認”出了那些字了。再把這些詞的中的字,以字卡來閃卡給孩子讀。會起到雙重的效果的。

我的日記中記載著這樣一件趣事:在與孩子用這樣的方式玩了21天后,這時孩子也快十九月了,我把掛在孩子的三輪腳踏車前美羊羊角上的詞卡“犄角”拿到遠離車的地方給他看,(沒讀給他聽),他看了漢字後,興奮跑到三輪腳踏車前用手指著美羊羊的左面的小犄角,然後又指著右面的小犄角給我看,這時,他還不能發出“j”的音,嘴裡又不停的“啊,啊”著。那樣子明明白白的在告訴我:“看看,這是犄角。”

因為我認為,孩子對字的“認”實際上就是一種對圖形字義的“認”,看到這個字,就是這個音,就是這個意。

4.兒歌與識字結合

兒歌與識字結合我採取的是選讀兒歌資料和自編兒歌結合的方式進行的。

兒歌資料我選的是《幫我早讀書》,自編資料就是自己根據孩子的發展的敏感期自編一些兒歌。

如,孩子到了18月時,已經基本上認識了身體的各個部位,又是自我意識形成的敏感期,就可以用兒歌的形式,把身體的部位集中在一首小詩裡。我就曾給孩子編了這樣一首從“頭”到“腳”的拍手歌:

(source:toutiao)

然後再把裡面的字抽出來,做成字卡和詞卡,如上面的兒歌中我就從這裡邊選的字詞主要是與人的身體有關的字詞,如:我、眼睛、你、摸、臉蛋、拍、耳朵、鼻子、胸脯、手指頭、肚皮、腳丫、翻、手等。

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認識了自己的身體的各個部位的同時,對應的字也就“認”出來了。

還有一首兒歌,主要是孩子每天都接觸到的讓他注意到的物品:

(source:toutiao)

從這裡邊選出的的字詞主要是物品的名稱字:衣服、褲子、鞋襪、帽子、圍巾、圍嘴、奶瓶、藥盒、識字卡、枕頭、褥墊、被、牆、相片等。

5.詞意與動作配合

這主要是讓孩子理解“詞義”。

在陪孩子讀詩歌的時候,如果詩中的詞讓他能理解,這個詞(有時是一個字的詞),就容易記住。

那就讓他根據詞義做出動作。小小的人,小小的胳膊,小小的腿,大大的腦袋,動作做出來特別的有趣。

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就做一個向上舉起手的表示“直”的動作,再用兩隻手畫一個大大的“圓”的動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這兩句中都有“舉頭”,後半句中一個是“回首”,一個是“低頭”,小傢伙居然能把“回首”和“低頭”的動作分開。

“公子王孫把扇搖”時,我給他準備了一把扇子,有一天竟然因為沒有準備道具扇子,他罷工,到底自己找到後,很得意的“搖”了扇子了事。

還有:

自編的小詩,如:

(source:toutiao)

 

其中的飄飄、高高、轉轉、彎腰就是可以讓孩子做動作的詞。

書中的小詩,如:

(source:toutiao)

其中的招手、點頭、眨眼、拍手、慢慢走也是可以讓孩子做動作的詞。

孩子玩得高興的同時,他再看到他做過動作的詞的時候,特別容易認出來。

相信經過上面的舉例,這裡邊那些字抽出來做字卡,大家已經能知道了。

6.計劃與隨機結合

所謂計劃,就是在孩子成長的某個階段,如18月齡到36月齡這一年半中,我們可以根據孩子接觸到的事物,孩子的行為特點,自己提前組織一套適合自己孩子的字卡、詞卡,所謂零星就是在我們組織的這一套字詞之外,在與孩子的活動中覺得應該加進去的字。也就能更好的讓識字活動與孩子發育的敏感期結合了。

(source:toutiao)

 

如,有一天我帶孩子到到幼兒園玩的時候,幼兒園的小朋友正在老師的帶領下玩滑梯,我就讓孩子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回家後編了一首兒歌讓他回憶玩滑梯的過程:

(source:toutiao)

然後再把這其中的字詞整理出來做為閃卡和讀詞的材料。

從這個角度說,孩子在認識周圍的事物與孩子的識字又是同步的

7.讀書與識字配合

(source:toutiao)

我記得我家孩子小的時候,我還沒有聽到讀繪本的說法,我除了給他準備了一套《幫我早讀書》之外,為他訂了一套《幼兒畫報》,隨手並買一些帶圖的書給他看。到現在《幼兒畫報》仍然是他的最愛,常常拿出來翻翻。

(source:toutiao)

應該就是這兩套書,培養了孩子的最初的讀書興趣。

大致算了一下,孩子從6個月開始到36個月期間大約“讀”過的詞卡中的字超過千字,閃卡讀的字不少於800字。

這是我在孫子18個月以後,陪孫子識字過程中的做法的一點總結,希望能幫到大家。

 

看完今天的文章之後,大家是不是有什麼想法呢?請大家分享出去吧!我是Ant小編。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