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嬰兒寶寶常見的疾病:這樣防禦及治療就對了!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嬰兒寶寶常見疾病:這樣防禦及治療就對了!」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毛細支氣管炎

80%以上的病例發生在1歲以內

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幼兒期肺炎的一種特殊型別,是嬰兒期比較嚴重的呼吸道疾病,多發生於幾個月齡的嬰兒,主要表現是喘憋。在我國北方地區,該病多發生於冬季和初春,南方則多發生於春夏或夏秋。發病高峰集中在1-6個月的嬰兒,80%以上的病例發生在1歲以內。男女嬰兒發病率差不多,但男嬰病情多比較重。

該病初期表現主要是感冒症狀,2、3天后,出現咳嗽、喘息,一般於發病6、7天症狀進一步加重,出現明顯喘憋。這時,一般父母不再堅持在家裡治療,即使在半夜,也會因嬰兒呼吸困難而看急診。

到醫院後,醫生會立即收住院治療,但即使住院治療也難以在短期內使病情好轉。這是毛細支氣管炎的特點:就是發病7天左右病情最重,喘憋達到高峰;病程10天以後,症狀逐漸減輕。

使用抗菌素無效

引起毛細支氣管炎的病原菌多是呼吸道合胞病毒,使用抗菌素無效。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主要靠自然病程。即使在疾病初期住院治療也不能緩解病情,父母也不必因為沒有及時住院而後悔,病程就是這樣發展的。如果喘憋嚴重,就需要住院治療;如果喘憋不嚴重,可以在家中治療。

有的嬰兒本來病情不是很重,住院後因靜脈輸液,嬰兒拼命哭鬧,反而會使病情加重,倘若合併院內交叉感染,會使病情進一步加重。所以,如果不需要住院治療,不要為了安全而提前住院,這對嬰兒沒有任何好處。

(source: toutiao)

父母應該做的

(1) 多給孩子喝水稀釋痰液。

(2) 定時拍背幫助孩子排痰。拍背的方法:媽媽把手握成空心狀,一下一下,有節奏地拍嬰兒的背部。拍右側背部時,讓嬰兒左側臥位。拍左側背部時,讓嬰兒右側臥位。這樣能夠幫助嬰兒排出氣管內的痰液。

(3) 室內空氣要新鮮,溫度不能太熱,一般保持在18℃左右就可以,這樣才能保證適宜的溼度。冬季如果室溫過高,就難以保持適宜的溼度。

(4) 不要給孩子穿得過多,那樣會阻礙呼吸運動。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兒期比較嚴重的疾病,但家長不要著急,一般會安全度過高峰期,病情逐漸好轉。

二、流行性感冒

全國每年約有10億感冒患者,大多數是普通感冒,病情輕,有自限性。但流行性感冒是一種嚴重的感冒,它與普通感冒不同,應加以區別。

流行性感冒與普通感冒的區別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點是傳播力強,常成地方性流行,當人群對新的流感病毒變異株尚缺乏免疫力時,可釀成世界性大流行,突然發生,迅速傳播。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頭痛、全身痠痛、乏力、咳嗽、咽痛等。

普通感冒可由各種病毒引起,如柯薩奇病毒,艾可病毒,鼻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還可由肺炎支原體及一些細菌引起,散在發病,不造成地方性流行,症狀輕,一般起病鼻咽部區域性症狀明顯,但全身症狀較輕。

流感流行最大特點為突然發生和迅速傳播。一般沿鐵路或公路沿線蔓延,先城市後農村,先集體後散居。人口集中的地區、人口擁擠的場所傳播極快。世界性大流行可在短期內爆發。

流感的預防

注射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有效措施。流感疫苗自應用以來,對降低發病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北京市自1996年首次應用流感疫苗以來,經過4年的觀察,證明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疫苗保護率在80%以上。每年要在流感高發期,一般是在秋末冬季到來之前進行接種。

接種方法

滅活疫苗:嬰兒皮下注射滅活疫苗2次,每次0.5-1毫升,相隔6-8個月,每年秋後加強一次。接種後兩週,抗體上升至最高峰,4-5個月後降至三分之一,一般一年後消失,有效保護時間為半年至一年。

減毒活疫苗:用鼻腔噴霧法,每側0.25毫升,保護期也為半年到一年。

隔離

對患者隔離消毒。病兒應在家休養,托幼機構發病人數多時,可就地隔離休養,減少散播機會。居室宜獨住,空氣新鮮,陽光充足。

(source: toutiao)

呼吸道分泌物要妥善處理,不要亂扔亂放。患兒用具要煮沸消毒。病兒離室後,打掃室內衛生,通風換氣。勤用肥皂水洗手。

流行季節少帶兒童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少去病人集中的地方診病。加強身體鍛鍊,多到戶外活動,經常用冷水洗手洗臉,增加耐寒能力。居室每日開窗數次,通風換氣。有流行疫情時,讓小兒停課,不去托幼機構。

藥物預防

甲型:金剛烷胺,接觸病毒後立即服用。1-9歲每公斤體重每日4毫克,分兩次口服。病毒唑也有預防作用。九歲以上每次0.1毫克,每日2次,保護率可達50-70%。另外,中草藥如板蘭根、大青葉、金銀花對流感病毒也有預防作用。據專家報道,茶葉中的兒茶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堅持用茶葉水漱口可預防流感。綠茶預防效果最好。

流感治療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目前都沒有特異性治療,抗病毒藥的治療效果有限,副作用比較大,主要是對症治療。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感冒藥有50多種,加上同藥異名和各種劑型的不同,總共有100多種。雖品牌較多,但化學藥主要是四類,即解熱鎮痛、抗病毒、抗過敏、鎮咳等組成的複方製劑。這類複方藥雖組方或劑量有所差異,但沒有本質區別。

目前醫學上尚沒有特效、安全的殺病毒藥物,因此對感冒和流感的治療,主要是休息、保暖、多喝開水、房間多通風消毒,對症治療減輕症狀,抗感冒藥的早期應用對患者的康復和合並症的預防有幫助。

三、熱傷風

熱傷風多發生在炎熱的夏天。由於過熱而患感冒。熱傷風的誘因仍然是受涼,只是熱在前,是先決條件,而受涼是後決條件。熱傷風由於體溫調節中樞與血液迴圈中樞調節失衡,對藥物的反應欠佳,加上環境溫度高,不易散熱,所以熱傷風退熱治療比較困難。

小兒為什麼易患熱傷風

(1) 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

小兒與成年人不同,小兒面板比較薄嫩,皮下脂肪少,肌肉也不發達,而皮下的毛細血管卻非常豐富,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迴圈調節中樞都尚未發育完善,對體溫的調節功能比較差,不能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迅速發生相應的變化。

(source: toutiao)

(2) 毛細血管開放,汗毛孔閉合

在炎熱的夏天,小兒的毛細血管始終處於開放狀態,汗毛孔也始終處於開放狀態,敞開散熱,這樣就使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迴圈調節中樞失去平衡。當受到冷風刺激(如穿堂風、電風扇、空調、大氣氣溫驟降等),汗毛孔突然閉合,以減少散熱。但是開放的毛細血管沒能及時收縮,血流的速度仍然很快;

(3) 汗毛孔開放,毛細血管閉合

在炎熱的夏季突然遇冷後,汗毛孔沒有及時關閉,仍然持續開放,向外散熱,而毛細血管卻遇冷收縮,血流緩慢,進一步使原本不協調的體溫調節中樞與血液迴圈中樞失衡加重。面板抵禦病毒和細菌的力量下降,終使小兒感冒,甚至患氣管炎、肺炎。預防小兒熱傷風的方法,詳見P351“炎熱夏季如何預防感冒”章節的有關內容。

四、驚厥

嬰兒驚厥(抽筋、抽風、驚風)是嬰兒時期中樞神經系統器官或功能異常的一種緊急症狀。

引起嬰兒驚厥常見的原因

高熱

多見於6個月齡以後。6個月以前發生驚厥,即使嬰兒有高熱,也不能輕易考慮是良性的高熱驚厥,一定要排除中樞系統感染,如嬰兒化膿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等。良性高熱驚厥多發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體溫驟升達39-40℃以上。驚厥停止後,神志恢復正常,不引起腦部損害,腦電圖暫時出現慢波,以後正常。驚厥者若有癲癇家族史,日後有可能會轉為複雜性熱驚或癲癇。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僅次於高熱驚厥,除體溫急驟升高外,多數在驚厥發生前後有昏睡、嗜睡、譫妄或昏迷症狀。常見的疾病有:各種腦炎、腦膜炎、中毒性痢疾、敗血癥等。

(source: toutiao)

非中樞神經系統疾患

可發生在各個年齡,驚厥發作前後往往體溫不高,但常伴有智慧落後。

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異常(如原發性癲癇)、各種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農藥或殺蟲劑中毒、植物或食物中毒等)、腦外傷(嬰兒墜落)亦可表現驚厥。

嬰幼兒某些營養素缺乏所致的病態常與驚厥症狀相似,如維生素D缺乏、低血鈣症等。

嬰兒驚厥治療

引起小兒驚厥的原因很多,要根據小兒的病史及驚厥發作情況,其他伴隨的症狀,結合各種檢查,綜合分析,才能做出病因診斷。小兒驚厥屬於急症,需要看醫生,住院治療。

五、護理不當導致的嬰兒復感

“小兒患病是父母的過錯”,這話有一定的道理,正因為小兒在生理和解剖上存在著薄弱環節,才應該倍加註意,科學護理是防病不可缺少的。父母如何避免護理疏忽導致寶寶生病呢?

季節交替的護理錯誤

在季節交替時節,氣溫不恆定,忽冷忽熱。如果小兒不能及時增減衣服,就會冷熱不均,很易感冒。小兒活動量大,如果過早新增衣服,孩子就會出汗,汗毛孔敞開,血液流動增快,散熱功能加強,加速散熱。由於小兒的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迴圈系統發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時調節體內和外界的急劇變化,當秋季的涼風吹來時,小兒調節失去平衡,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狀,如果抵抗力低或治療不及時,可發展成氣管炎,肺炎等。

父母不要製造這樣的情景

常常看到母親穿著無袖連衣裙,爸爸穿著短袖衫,孩子卻穿著長袖長褲毛線衣。不會走的嬰兒在媽媽的懷中抱著,接受媽媽的體溫。“自由”行動的幼兒不停地蹦蹦跳跳,活動量很大,常常是滿身大汗。

醫生的話

·嬰幼兒自身產熱能力差,視情況給孩子多穿一層單衣是可以的。但沒有理由讓孩子穿得和父母差一個季節(父母穿夏裝,孩子穿春裝)。

·由炎熱的夏季到秋季,氣溫不恆定,忽冷忽熱,特別是一天之中溫差較大,往往是早晚涼爽,正午也許就悶熱,太陽灼人。如小兒不能及時增減衣物,就會造成涼熱不均,易患感冒。

·北方四季分明,氣溫變化大,在季節交替時節,隨天氣變化給孩子增減衣服可以說是一門技巧,掌握好了,孩子患感冒的機率就會大大減少。能夠避免孩子患病,父母不會怕麻煩的。

(source: toutiao)

父母應該這樣做

·早晨起來時,看一下天氣,和前一天作下比較,如果沒有大的變化,就不要輕易給孩子增減衣服。增加衣服最好是早晨起床時決定好。

·天氣由暖變冷時,不要急於給孩子新增衣服,加上後就不好減掉了,因為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只能是越加越多,到了真正的寒冷季節,就沒有加的了。最好的辦法是:您與孩子穿一樣厚薄的衣服,您靜坐時不感到冷,孩子就不會冷,小兒雖然沒有大人耐寒,但小兒始終是在運動狀態,即使是睡著了也不會安靜。

·天氣由冷變暖時,也不能急於給孩子減衣服,可根據您自己的感受,比您自己稍晚幾天減衣服,如果您沒有因為減掉衣服而感到冷,再給孩子減也不遲,但要比您少減一件單衣。

·掌握“春捂秋凍”原則,再根據天氣預報、氣溫變化、您自己的感覺,有計劃地給孩子增減衣服。不要隨心所欲,想給孩子穿什麼就穿什麼,更不能聽孩子的,孩子穿什麼式樣是次要的,不要為了給孩子穿一件漂亮的卻與季節氣候不適宜的衣服。

·當孩子已經出汗時,不要馬上脫掉衣服,應該讓孩子靜下來,擦乾汗水,等到孩子不再是汗流浹背時,脫掉一件衣服,再放孩子去玩。

·不要把出汗的孩子放到風口處涼快,更不能使用電風扇或空調等方法為孩子降熱,也不要讓孩子快速喝冷飲等食品,這樣會使孩子敞開的汗毛孔迅速閉合,造成體內調節失衡,引起感冒。

·應該讓孩子喝溫白開水,這樣不但可預防感冒,更重要的是對小兒胃腸道和肺部有益。

·外出遇到天氣突然轉冷,孩子受到風寒侵襲,回到家中,讓孩子喝上一碗紅糖姜水,可有效預防感冒。

如何阻止上感的進一步發展

·護理不當是患病的觸發因素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則是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要比上呼吸道感染嚴重得多。上呼吸道感染可發展為下呼吸道感染。小兒呼吸道感染一般情況下都是因為父母護理不當造成的,因此父母要高度重視並採用正確的護理方法。

·讓寶寶到大自然中去鍛鍊

有氧鍛鍊是提高機體抵抗力的好方法,可大多數父母都是怕孩子凍著,很少有怕孩子熱著的,早早就給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蓋上厚厚的被子,天氣剛剛有些涼意,就門窗緊閉,這無異於剝奪了小兒在大自然中鍛鍊的機會,這樣孩子怎麼能夠適應寒冷的冬季呢孩子沒有耐寒鍛鍊,長大了身體抵抗力也是薄弱的。

·患了感冒,切莫治療過度

當小兒患感冒時,不要服用過多的抗感冒藥,這是預防發展到下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之一。這是因為:

1)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感染;

2)感冒最常見的症狀是發熱、流涕、噴嚏。在呼吸道分泌物中有許多病毒和炎性細胞,流涕、噴嚏是清除病毒的有效途徑;

3)抗感冒藥多數是針對流涕、噴嚏症狀的,還有就是退熱作用,當服用感冒藥後,症狀減輕了,但呼吸道黏膜卻乾燥,不但不能清除病毒,還可使細菌乘虛而入,發展致下呼吸道感冒;

4)就像不嚴重的咳嗽,尤其是痰多時不宜服用鎮咳藥是一個道理。

·其他應注意的

多休息,多睡眠,多飲水,適當退熱,注意護理,勤看醫生是治療感冒,預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好方法。

六、牛奶引起的嬰兒腹痛

牛奶與嬰兒腹痛有什麼關係

·最新研究表明,牛奶是引起新生兒腹痛的最主要原因。

·在出現腹痛的嬰兒中,大約70%嬰兒腹痛與喝牛奶有關。

·義大利醫學家做過試驗,在發生腹痛的嬰幼兒中,改飲豆奶或飲用去掉致敏蛋白的特殊牛奶後,多數嬰兒腹痛會不治而愈,當再次喂普通牛奶後,腹痛又再次發生。

·有試驗表明,如果嬰兒對牛奶過敏發生腹痛,母乳餵養的媽媽飲用牛奶後,其中的過敏成分也可通過乳汁傳給嬰兒,嬰兒同樣會出現腹絞痛。

·美國聖路易斯安那大學醫學院安東尼教授等研究發現:牛也會感染細菌或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後產生免疫性抗體,這些抗體分佈到牛身體組織中,其中也包括乳腺組織。牛奶中也就自然帶有這些抗體,嬰兒喝了含有這些抗體的奶以後,可能就會發生腹痛。

是不是所有的嬰兒喝了有致敏蛋白的牛奶都會發生腹痛呢

並非所有的嬰兒都會如此。這種現象多發生於過敏性體質的嬰兒。有過敏體質的嬰兒消化系統不足以將牛奶中的抗體代謝分解,當這些抗體被免疫系統識別成抗原時,即引發出一系列免疫反應症狀,其中包括腹痛。

對於這樣的嬰兒怎麼辦

·母乳餵養兒是很容易解決的。媽媽不要喝牛奶就可以了。

·如果是牛乳餵養兒,當確定嬰兒發生牛奶過敏性腹痛時,可換一換奶粉的種類。

·我國還沒有脫致敏成分的特殊牛奶,進口奶粉中有這種特殊的奶粉。

如何確定嬰兒牛奶性腹痛

·引起嬰兒腹痛的原因有不少,如消化不良、腸炎、腸功能紊亂、腸套疊等,要醫生加以鑑別。

·當嬰兒出現腹痛,找不到其他原因,沒有其他疾病情況,就要想到牛奶的問題。

·如果媽媽來回變換孩子的體位,或是給孩子揉肚子,孩子會哭得更厲害,躺著時會把兩腿卷屈在胸前或腹前,屁增多,每次放屁後會安靜一會兒,但不久又會因腹痛而再次哭鬧,沒有嘔吐,排除了腸套疊,要想到牛奶性腹痛的可能。

簡單的鑑別要點

嬰兒飢餓時,哭鬧是比較有節奏的,用手碰一碰嘴邊,就會使哭鬧停止。嬰兒想讓媽媽抱時也會哭鬧,但很容易哄好的。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常常伴有納差、少食、腹脹、大便奶瓣酸臭味。

腸炎引起的腹痛伴有大便異常。腸功能紊亂引起的腹痛多喜歡讓媽媽按揉腹部。

典型的腸套疊患兒多有嘔吐,陣發性腹痛,間歇期間如常,多發生在比較胖的孩子,男孩發病率偏高。果醬樣大便是腸套疊的典型大便改變。但當出現這種大便時,多表示病情嚴重。早期診斷最重要,腸套疊屬兒外科急症,如果誤診可引起腸壞死,嚴重者可危及嬰兒生命。因此,當嬰兒出現腹痛時,要高度警惕腸套疊的可能。典型的腸套疊診斷並不困難,但嬰兒腸套疊症狀多不典型,容易誤診。首先要想到腸套疊的可能,及時請外科醫生會診。

七、暑熱症

嬰兒為何發生暑熱症

6個月以後的嬰兒,活動量增加,代謝率增高,產熱增多。但是,這麼大的嬰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不成熟,汗腺發育也不足,出汗少,不易散熱。基於以上原因,在炎熱的夏季,尤其是南方和中部地區,往往是盛夏酷暑,天氣異常炎熱,尤其是在氣候悶熱,沒有一絲涼風的時候,如果父母不注意給孩子避暑,嬰兒就有發生暑熱症的可能。

暑熱症都有什麼表現呢

暑熱症多發生在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

發熱

主要表現是不規則的長期發熱,體溫波動於38-40℃,發熱特點如下:

·體溫的高低與氣候有關:氣溫越高,孩子的體溫越高;天氣越悶熱,孩子體溫越高;天氣稍有涼爽,孩子的體溫就有所下降。

·高燒無汗:孩子體溫雖然很高,但周身卻沒有多少汗液,可能僅在額頭上有微微的汗水,可以說是乾燒。

口渴、多飲、多尿

體溫高時,一天可喝掉1000毫升以上的水,排尿達20次以上。即使這樣喝,孩子的口脣也是乾的。如果不給孩子喝水,嬰兒可能會出現煩躁不安。

病初似感冒

起病初期出現類似感冒症狀,如流涕、噴嚏、鼻塞等。

 

其他表現

體溫過高時,可有嗜睡、驚跳等症;

發熱時間過長時,可以出現消化不良、食慾降低、面色發白、消瘦無力等症。

輔助檢查可正常

儘管發熱不退,到醫院做血、尿、便、胸透等檢查時,可能沒有異常發現。有的淋巴細胞可以輕度增高。

暑熱症的轉歸與護理

·有少數孩子可連續2、3個夏季都發生暑熱症,但症狀會逐年減輕。所以,如果您的孩子今年發生了暑熱症,來年的夏季來臨之前,媽媽可以事先做些預防。可給孩子服用些預防暑熱症的中藥,有條件的把孩子移到涼爽的地區。

·暑熱症可持續1、2個月。氣候炎熱地區可持續3、4個月。所以,在孩子發熱期,父母精心的護理是非常重要的。

·原則上不使用退熱藥物。

·如果是母乳餵養兒,不要在此期間斷母乳。給孩子吃富含蛋白質、容易消化、熱量高、營養豐富的飲食。

·室內要通風。

·每天給孩子洗溫水浴,水溫要比孩子體溫低3-4℃。每次在浴盆中浸泡20-30分鐘,水要相對多些。但要注意安全,不要讓水灌到孩子的口裡和耳朵裡。一定不能只讓孩子自己在水裡玩,成人不能離開孩子。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家庭中大多有空調、冷風機、電風扇等製冷設施,居住環境也比較好,擁擠家庭少了,室內通風也都很好,發生暑熱症的機會不多了,但此症並非徹底沒有了,在炎熱的夏季,父母還是要注意預防的。

八、嬰兒脫水熱

嬰兒發生脫水熱的內在因素

(1)神經系統發育尚不成熟。

(2)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也不完善。

(3)汗腺沒有完全發育,不能通過出汗帶走體內的熱量,主要靠物理對流散熱。

嬰兒發生脫水熱的外在因素

(1)在炎熱的夏季。

(2)室內溫度過高。

(3)小嬰兒被包裹得很嚴,體內的熱量不能散發出去。

(4)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

父母如何判斷嬰兒脫水熱

(1)存在發生脫水熱的外界因素。

(2)無名原因的發燒,體溫可高達40℃以上。

(3)煩躁不安、口脣乾燥、尿少、面色發紅。

工作中常遇到的病例

就診時父母怕寶寶受風著涼,都是把孩子緊緊地包裹著,幾乎是不透一絲風,車裡開著暖風空調,就診前,體溫還是正常的,到了醫院,一測體溫,讓父母大吃一驚,體溫竟達到了40℃,孩子發生了脫水熱。

冬季裡也同樣會發生脫水熱,有的書上把冬季的脫水熱,叫悶熱綜合徵。冬季裡,尤其是沒有取暖裝置的家裡,媽媽怕孩子凍著,不但把孩子摟在自己的被窩裡,還用手臂緊緊地把孩子摟在懷裡。孩子的臉也被蒙在媽媽的懷裡。結果,半夜裡孩子發生了悶熱綜合徵,出現體溫升高,面色潮紅,呼吸急促,煩躁不安等症狀。

無論是在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嬰兒都有發生脫水熱的可能。新手父母要注意避免環境溫度過熱,注意補充水分,嬰兒一旦發生脫水熱,應立即開啟包裹散熱,補充水分。降低室內溫度,但不能馬上就把窗門開啟,溫度降得過快,對嬰兒也是不利的。在冬季,可以在室內灑些水,把臥室門開啟。不但新生兒會發生脫水熱,幾個月的小嬰兒也會發生的,父母在護理中要加以注意。

九、頭部受傷

嬰兒易遭受頭部傷

嬰兒頭部受傷多是由於從高處墜落下來所致。嬰兒頭大而重,身體相對小且輕。當嬰兒從高處墜落下來,或不小心跌倒,或受到硬物撞擊,大多是頭部著地。所以,嬰兒很容易遭受頭部外傷。

預防嬰兒頭部受傷要點

·不要讓孩子一個人獨自玩耍。

·去除孩子周圍的不安全因素。

·不要忘記孩子沒有自控能力。

·孩子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需要父母的呵護。

·保姆看護的孩子,父母要時常囑咐注意孩子的安全。

·向看護人講明這個道理:看護中不慎致使孩子受傷,千萬不要隱瞞,一旦發生腦內傷,隱瞞就會貽誤診斷,造成嚴重後果。

父母如何應對嬰兒頭部摔傷

·需要立即上醫院的情形

1)外傷嚴重,需要手術縫合。

2)出血較多,父母先用乾淨的布壓住傷口,減少出血。

3)神志不清,應及時把孩子抱到醫院,在去醫院途中,要避免顛簸。

4)摔下後,孩子沒有馬上就哭,似乎有片刻的失去知覺,不哭不鬧,面色發白,把孩子抱起時,感覺到孩子有些發軟。無論有無其他異常,都應該到醫院看醫生。

5)父母儘管沒有發現異常,但感覺孩子不像往常了,心存疑慮,不能確定孩子是否有內傷,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毫不猶豫地帶孩子看醫生。

 

·想到腦內傷的可能

孩子頭部受傷後是否有問題,不能僅僅看表面現象。顱腦受內傷不一定能很快表現出來。比如硬膜下血腫,可以在外傷後的數天、數週、甚至數月後才出現相應症狀。所以,如果孩子從高處跌落下來,儘管孩子沒有任何異常,也不要掉以輕心。

1)密切觀察,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2)讓孩子保持安靜,密切觀察孩子是否有不正常表現。如有無嘔吐、精神不振、驚跳、嗜睡、肢體運動異常等;

3)嬰兒可能只會表現出嗜睡、煩躁、易驚、拒食、不易察覺的肢體小抽動。

如果時間長了,父母可能會忘記摔傷的事情,把出現的不典型症狀誤認為是感冒或胃腸道疾病,倘若父母沒有向醫生提供頭部外傷的病史,醫生也恰好沒有詢問,就有可能誤診。所以,有過頭顱外傷的孩子,一旦出現異常情況,父母不要忘記向醫生說明,以便醫生根據父母提供的病史,分析是否有腦內傷的可能(參見第七章第8節有關內容)。

十、嬰兒倒睫

3、4個月的嬰兒,面部開始變得圓圓的,兩頰開始豐滿,顴骨顯得很高,眼睛被擠得彎彎的,總像是在微笑,是非常可愛的娃娃臉。

但是,就在這時,可愛的寶寶開始流淚了,兩眼總是淚汪汪的,早晨起來,還會有眼屎。明亮好看的大眼睛讓眼屎一遮,難看了,孩子還不時用小手揉一揉。

這時,媽媽可能會認為孩子患了結膜炎,在藥店買了眼藥水,可滴了幾天,沒有什麼效果。媽媽就要想到,是倒睫引起孩子流淚了。

(source: toutiao)

如果醫生證實了是倒睫所致,可能會建議做手術,或父母怕睫毛扎壞了孩子的眼睛,也向醫生提出手術。但做這樣的決定還為時過早。實際上嬰兒的睫毛很軟,不會因為倒睫而刺傷孩子眼睛的,不要急於手術,隨著嬰兒的長大,這種倒睫現象會逐漸消失。極個別真正的倒睫,也要等到孩子大一點再手術好。因為小的時候不好確定是否能自然消失,所以不要急於手術。

十一、肛周膿腫

新生兒容易發生臀紅,由於新生兒面板薄嫩,很容易破損,細菌通過破損面板侵入皮內組織,發生臀部感染。一旦發生臀部感染,就有可能發生肛門周圍膿腫。

嬰兒排便時哭鬧,更換尿布時,一旦碰到膿腫處,就會引起疼痛。患有肛周膿腫的嬰兒拒絕換尿布,只要媽媽一開啟尿布,嬰兒就會大哭。

肛門周圍膿腫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引起肛瘻,給嬰兒造成極大的痛苦,如果細菌侵入血中,還會引起敗血癥。所以,當有臀紅時,媽媽要隨時觀察嬰兒臀部是否有感染。一旦發現感染,要及時治療。

(source: toutiao)

十二、口腔疾病

嬰兒期口腔感染比較常見的有皰疹性咽峽炎、潰瘍性口腔炎、手足口病。

嬰兒口腔疾病的主要症狀

嘔吐、發熱、流口水、不吃東西,尤其是不能吃固體食物。嬰兒口腔疾病嚴重時,最喜歡喝的母乳,也會拒絕。媽媽把奶頭送到孩子嘴裡,剛一吸吮,可能就會把奶頭吐出來,大聲地哭,哭得很傷心,還會打挺地哭。本來很乖的孩子,把媽媽鬧得沒有辦法,到了晚上更是哭鬧,孩子又餓又不敢吃。

媽媽不知道孩子口腔有病之前是很害怕的,往往認為得了什麼大病,急忙跑到醫院,當醫生告訴媽媽,孩子口腔出了問題,或者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或診斷是潰瘍性口腔炎,媽媽可能有些不相信。心想:嘴裡小小的地方感染,孩子能這麼重,燒得這麼高,有的嬰兒體溫會到40℃。嘔吐也厲害,滴水不進,肯定不會這麼簡單。

醫生解釋後,媽媽相信了,取了藥回到家裡。可藥物根本就喂不進去,連奶都不吃,怎麼能吃進去藥呢,這位醫生忽視了這一點,口腔有病的嬰兒是不會乖乖地吃藥的。皰疹長到咽部,如果不潰破,還能夠咽東西,一旦潰破,即使不咽東西,也會感到火辣辣的疼,咽東西就更疼了,嬰兒怎能不哭不鬧呢?

有感染,唾液分泌增加,可因為嗓子疼,又不敢吞嚥,就會流口水。所以,患口腔疾病最典型的症狀是流口水。

口腔疾病的就醫和家庭護理

引起口腔潰瘍的病原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皰疹性咽峽炎的病原菌是病毒,這兩種病原菌侵襲體內後,都會引起嬰兒全身中毒症狀,高熱不退。

皰疹性咽峽炎屬於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是1周左右,發熱可持續3、4天,如果不合並細菌感染,可自行痊癒。沒有特效藥物治療,但一週左右就能自愈,不要給嬰兒喂口服藥,區域性塗藥也沒有什麼意義,只能給孩子帶來疼痛,就不要折騰孩子了。嬰兒不敢吸吮,用小勺給孩子一點點餵奶,一定要喂涼一些的,熱會使孩子疼。如果喂冰糕,孩子會喜歡吃,冰糕能減輕病痛,但對於沒有吃過冰糕的嬰兒,不能過多喂,會使嬰兒肚子不舒服,或者腹瀉。

(source: toutiao)

潰瘍性口腔炎需要使用抗菌素,在控制感染之前,嬰兒持續高燒,由於服藥困難,多采取口腔區域性塗藥,但有時難以奏效,孩子不吃不喝,又高燒,只能靜脈使用抗菌素。

還有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也能引起口腔病變,叫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症狀有些相似,病程經過也差不多。不同之處是在手、足心長出水皰樣丘疹,有的在臀部也會長出皰疹。手足口病也是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特殊治療,一週左右能自行痊癒。

如果嬰兒體溫過高,有發生高熱驚厥的可能,所以要注意控制體溫。嬰兒不能口服用藥,可以使用退熱栓,退熱效果好,還免除打針給孩子帶來的疼痛。

嬰兒也可以患牙齦炎,牙齦炎也多是細菌感染所致,表現高燒,牙齦紅腫,嚴重者牙齦成絳紫色,牙齦出血,如果滿口牙齦都發炎了,嬰兒剛剛萌出不久的乳牙,都有可能鬆動。嬰兒根本不敢進食水,多需要靜脈使用抗菌素,這時要想到口蹄疫。

十三、嬰兒耳病

嬰兒期容易患耳病,尤其容易患中耳炎,還有外耳道炎、外耳道癤腫等。

嬰兒容易患耳病的原因

嬰兒的耳咽鼓管是又短又粗,還呈水平位,當嬰兒感冒咽部發炎、流淚、吐奶、嗆奶時,奶水容易經耳咽管進入中耳,可引起嬰兒化膿性中耳炎、外耳道發炎、外耳道癤腫等。如果嬰兒總是枕在潮溼的枕頭上(愛出汗的嬰兒,汗液把枕頭弄溼了;愛吐奶的嬰兒,奶液流到嬰兒的耳朵底下),還可引起嬰兒耳後溼疹。

嬰兒耳病很容易漏診

無論是外耳,還是中耳,只要發炎,都會引起疼痛。尤其是中耳炎,在沒有穿孔以前,疼痛是很劇烈的。從外觀上也看不出來,所以,媽媽也想不到,更發現不了嬰兒患了中耳炎。

耳膜穿孔影響寶寶聽力嗎

中耳炎導致耳膜穿孔時,疼痛會突然消失,孩子也不哭了,但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孩子耳朵裡流出了黃色的液體或膿性分泌物。

在沒有穿孔前做出診斷,穿孔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如果醫生告訴媽媽孩子是中耳炎,耳膜已經穿孔了,父母會很著急的。那還了得,孩子耳膜穿孔了,聽力一定受到很大影響,還不聾了。

媽媽不必有這樣的擔心。嬰兒和成人不同,即使骨膜穿孔了,也能夠長好,不會造成耳聾的。當然,如果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不讓發生骨膜穿孔是最好的。穿孔了畢竟有過損傷,總不如不受損的好。

(source: toutiao)

預防漏診父母很重要

當您的嬰兒感冒後,出現哭鬧,或發燒,哭鬧,找不到其他病因,就要想到是否患了中耳炎。想到了,就會及時帶孩子看醫生,也會提醒醫生檢查一下,是否患了中耳炎。

不要小瞧父母的作用,有些疾病就是在父母的提醒下,診斷出來的。因為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最瞭解孩子。如果父母肯定孩子不正常,醫生即使暫時沒有發現,也會很重視父母的看法,做詳細的檢查。

父母如何發現嬰兒耳病

外耳發炎或癤腫,媽媽只要能夠想到,就能看出來。有外耳炎症的,只要觸碰到孩子的耳朵,嬰兒就會哭鬧,把孩子放到枕頭上,孩子就哭鬧。父母就要仔細檢視一下了,是否耳朵發炎了,是否頭皮上有癤腫,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

中耳炎在穿孔前是很疼的,但是嬰兒哭鬧得也許並不是很劇烈。這並不是嬰兒不太疼,也不是嬰兒感覺不到,而是嬰兒不敢大聲劇烈地哭。一哭,中耳內的壓力就會增高,就會使已經發炎的耳朵更疼,所以嬰兒就小聲地哭。但是媽媽能感覺到,孩子是比較痛苦的,是真的難受地哭。這只有與孩子朝夕相處的媽媽才能夠體會到,媽媽能解讀孩子的特殊語言,尤其是哭和身體語言。

十四、嬰兒常見皮疹

面板疾病需要視診

嬰兒出皮疹是比較常見的,但無論出現什麼樣的皮疹,父母都不能自行做出判斷。就是向有經驗的醫生諮詢,醫生沒有親眼看到皮疹的樣子,也很難作出準確的判斷。所以,一旦孩子出了皮疹就要看醫生。

在這裡談一談常見的嬰兒皮疹,目的是讓父母瞭解皮疹的有關知識。看病時,醫生和父母講了一些病症,但如果趕上病人比較多,醫生可能不會很詳細地解釋;即使解釋得比較清楚了,可回到家裡,可能忘記了大部分;這時根據醫生的診斷,翻翻書,對父母還是很有幫助的。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葡萄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嬰兒寶寶常見的疾病:這樣防禦及治療就對了!」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