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寶貝媽媽經
  2. {parent_category}
  3. {sub_category}

家庭的和諧比·····都重要

  • Karate

  • {create_time}
{DM_BeforeImg}
{img_source}
{DM_AfterImg}

所謂審判就是商議如何處罰違法的過程。

審判的過程是公開且有預測性的,

但是大多數的媽媽在處罰孩子的時候,

不僅充當了量刑的檢察官,

連負責判決的審判官和負責行刑的法警也都由媽媽一人擔任。

但在媽媽的整個審判過程中,完全看不到辯護律師的身影。

處罰孩子的過程也必須和審判一樣。

孩子要明確知道自己的那些行為會違反規則,

只要這樣,當違反規則時,

孩子才能知道自己的行為經過審判之後會得到什麼樣的處罰。

 

最好先把包括孩子在內的全家人聚在一起,

提前定好哪些情況下回被處罰,處罰的種類最好也提前訂好,

這是全家人聚在一起立下的規矩,即使孩子在不喜歡 ,也會接受。

 

讓我們來舉個例子。哥哥打罵來弟弟,媽媽很生氣,把兄弟兩人叫在了一起。

首先,讓挨打挨罵的弟弟說明情況,指出哥哥的錯誤。

給哥哥曾對弟弟的情況說明提進行辯論的機會。

聽完哥哥的發言之後,問弟弟應該給哥哥什麼樣的處罰。

對弟弟量刑的內容,詢問哥哥的想法。

 

最後,媽媽做出判決,向兄弟二人說明情況之後,對犯錯的哥哥進行處罰。

兩位當事人都能感受到傷心,委屈等情感反應,

審判的過程必須要排除情感因素,合理進行。

剛開始也許有點困難,但練習上幾次之後,

孩子和父母就都能適應了,最終處罰這件事情本身也會變得越來越少,

即便孩子犯了錯,自己也能根據已知的程序知道自己會受到處罰,

即便不會因此不安,也不會因此而焦慮,

反而會通過接受處罰的過程回想自己的行為並進行反省。

即便媽媽的判斷不公平,也要讓孩子認識到媽媽認真地聽取了他們兄弟兩人的意見,

並竭盡所能地試圖做出客觀公正的判決。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即使與他人在學校或其他社會環境中發生矛盾,

也會試圖通過協商的程序解決問題,

最終,孩子會通過家庭內部的這種訓練,自然而然地成長為一個民主的領導者。

{original_url}
{DM_AfterContent}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DM_BeforeComment}
{DM_AfterComment}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