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最傷孩子的8句話,第6句你至少說了100遍!

上中學時,曾學過一篇文言小說:《促織》。 

這是清朝大文學家蒲鬆齡寫的諷刺小說,里面有一個情節,我印象特別深刻。 

 

說的是,因為皇上喜歡鬥蛐蛐,所以有個州縣為了討好皇宮,就設了個新稅種,即每家每戶要上繳一頭蛐蛐。 

 

有一戶姓成的人家捉了一頭蛐蛐準備上繳,結果他兒子不小心給偷偷弄死了。 

 

兒子很害怕,趕緊告訴媽媽,媽媽也嚇壞了,就對兒子說:“業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複算耳!” 

 

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小子,叫你調皮,看你爸回來收拾你! 

 

兒子更害怕了,就投井自殺了! 

 

當年學到這篇課文時,以為是因為一頭蛐蛐害死了兒子。為人母之後再來看,完全不是。但凡是媽媽說一句安慰的話,孩子都不會投井自殺了。 

 

所以,別小看你生活中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生活中最常見的也是最傷孩子的8句話,沒準兒你天天都在說! 

 

1、責備 

 

例:“你的髒手印又弄門上了!怎麼老是這樣?” 

 

責備通常是無效的,因為這會讓孩子覺得,“門比我還要重要、我是一個髒孩子、我不想聽你說這些”等 

 

換個說法會更好:我看到門又被弄髒了,媽媽很生氣,有哪個小朋友可以幫忙擦干淨呢? 

 

有一段時間,點點玩玩具經常玩得到處都是,我說了很多次玩具玩好要放回原處,她都不收拾,我就假裝生氣地說:“點點總是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玩具它們不高興了,都不想和點點玩了,該怎麼辦呢?”點點立馬就去收拾了。這樣說了幾次之後,好習慣就養成了。 

 

2、謾罵 

 

例:“今天天氣這麼冷,你就穿一件衣服,怎麼這麼蠢?” 

 

沒有人喜歡被罵,孩子也一樣。因為這會讓孩子覺得,“我就是個笨孩子、下一次我一件衣服都不穿、我討厭你”等。 

 

換個說法會更好:寶貝,今天天氣很冷,看到你就穿一件衣服,媽媽很擔心會凍到你,所以我們要多穿一件外套。 

 

這句我經常用,不過要注意,有時候大人的擔心的確是多餘了,所以還是要先分清楚。 

 

3、威脅 

 

例:“快點把衣服穿上,不然我就不管你了” 

 

這類話是最常聽見的,也是傷害指數最大的一類話。因為這會讓孩子“恐懼”、“害怕”,而“恐懼”、“害怕”又是負面情緒里面最為激烈的,心理疾病產生的源頭很多就來自這兩種情緒。 

 

換個說法會更好:我們把衣服穿上,這樣小朋友的身體就不怕冷(暖和)啦。 

 

這句也挺管用的。有時候點點不想刷牙,我就說,“點點快來刷牙吧,這樣小朋友的牙齒就白又亮啦”。她刷完後還會秀她的牙齒,我就及時地讚美,“哇,點點的牙齒又白又亮,真好看!” 

 

4、命令 

 

例:“那個衛生紙丟到垃圾桶里面去,快點!” 

 

命令和謾罵類似,沒有孩子喜歡。因為這會讓孩子覺得,“我不做就可能挨打挨罵、我不想做這些事、好害怕”等。 

 

換個說法會更好:髒了的衛生紙應該丟到哪裏去呢?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點點如此懂事,其實有秘訣的。這秘訣就是多問她問題!一句“髒了的衛生紙應該丟到哪裏去呢”就可以啟發孩子自己思考。如果孩子不知道答案,你可以引導她找正確答案!總之這比直接命令的效果好多了,因為沒有比自己想出來的答案更容易讓自己行動的了。 

 

5、說教 

 

例:“你覺得這樣做很好嗎?習慣都是從小養成的,要對別人有禮貌,你希望別人也搶你的東西嗎?不想的話就別搶別人的東西,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也不要強塞給別人。” 

 

《大話西遊》里唐僧的說教,連觀音都受不了。同樣,孩子也不喜歡。因為這意味著“我真笨,這都不懂、真囉嗦,不想聽你說、真想逃離開”。 

 

換個說法會更好: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能搶!然後將孩子隔離開。 

 

對於2歲左右的孩子來說,相互之間搶玩具很常見,還談不上禮貌不禮貌。等孩子到3歲時,他們的理解力增強了,就應該直接教孩子,如果不聽就最好先隔離開。隔離開之後再用提問的方式讓孩子理解“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能搶,別人也不能隨便搶我們的東西,但可以和別人交換。” 

 

6、警告 

 

例:“別爬那麼高,小心摔下來!” 

 

這是典型的“禁止信息”,這會讓孩子覺得,“這不讓、那不讓,真討厭、到處都是危險,太可怕了”等。 

 

換個說法會更好:來,我們到這里爬!然後帶孩子去安全的地方爬。 

 

有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早期接收到的“禁止信息”越多,就越容易養成膽小懦弱的性格。因此,當你覺得孩子有些膽小時,不妨反思自己,是不是平常對孩子說了太多的“禁止信息”。正確的做法是,多用正面信息來回應孩子,這里推薦一本書:《正面管教》。 

 

7、控訴 

 

例:“你怎麼一點都不懂事呢?我們那麼辛苦把你養大!白養你了!” 

 

這會讓孩子覺得,“我好內疚,都是我的錯;因為我,讓爸爸媽媽吃苦了”等。 

 

換個說法會更好:看到你這樣,媽媽很難過(生氣)! 

 

父母不是神,也是人,當然可以在孩子面前表現出難過、生氣的情緒,但絕不要去攻擊孩子。有時候,點點做了令我生氣的事,我也會說媽媽很生氣。然後她就會道歉。同樣,當我做了令她不高興的事,她也要求我說對不起。  

 

8、比較 

 

例:“你看鄰居弟弟,每次考試都考前兩名!” 

 

這類話是孩子自信心的殺手,經常被拿來和人比較的孩子是很容易一遇到困難就自暴自棄的。 

 

換個說法會更好:和上一次相比,你又進步(退步)了,媽媽真為你感到高興(難過)! 

 

別人是好是壞,很多時候和我們關係並不大,真正的成長是優於昨天的自己。數學界有個段子,“1.01的365次方等於37.8”,也就是說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年後就產生了蛻變的效果。及早讓孩子明白這個道理比什麼都強! 

 

最後,我想說的是,當媽的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發脾氣,是常有的事。點媽雖然很少發脾氣,可當點點做了特別出格的事,我也會忍不住。換句話說,有哪個媽媽敢說從沒對孩子發過脾氣呢? 

 

孩子不聽話,媽媽有脾氣不是問題;問題是這一次脾氣發完了,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時,孩子的行為一切照舊。 

 

你是不是經常說:為什麼我說了100遍,你怎麼都不聽呢? 

 

說一遍不聽,也許是孩子的問題,但說100遍不聽,那絕對是大人說錯話了或者說話的方式錯了。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給你一些啟發,尤其是認為自己的孩子怎麼說都不聽的媽媽,建議仔細看看,也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